03.04 今後我國的糧食必須走企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你怎麼看?

桂農通


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僅能滿足自給自足的需要,這是客觀事實,因為糧食價格較低,農民種出來的糧食根本不能掙錢,甚至是虧本。而糧食生產走向企業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後,能夠使得產品附加值得到提升,同時很大限度的節約生產成本。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糧食生產規模化後,種子、農藥、化肥都是成批量的購買,可以直接從廠家購買,省去了中間的差價,這就叫量大從優。

生產的規模化、企業化、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很多人都在擔心甚至很排斥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和產業化,一方面擔心自己喪失土地,另一方面於心不甘,認為自己種地掙不到錢,交給別人後,反而肥了別人的腰包。

這裡不得不說明,根據現在的土地政策,土地的承包權一直都掌握在咱農民手中,只是經營權可以流轉,並且是自願,根本就不會存在喪失土地一說,國家說了三十年不變樣。其次,按照一貫的生產方式,每家每戶守著一畝三分地,投入和產出根本不成正比,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丟荒地越來越多,農民要生活,不得不進城務工,為了使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通過自願流轉,使得生產更加規模、集約,未嘗不可呢。

糧食生產企業化,使得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成為可能,提高了生產效率;產業化經營,可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農民還可以以土地入股的形勢成為合夥人,這些都是可行的,另外,企業化和規模化後,還可以促進農村就業。


Power泡兒


現在有人在嘗試一種土地託管形式,是由一家“農業服務”公司為許多連片的農戶種地,統一品種,統一管理,農業服務公司投資農業機械。這種方法部分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解決農業機械化問題,同時將農民從土地上解脫出來,外出打工。這種方法值得探討。土地流轉是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出價低農民不願意,高了流轉土地的企業就無利可圖,目前來看,集約化經營的成本比個人種地的成本還高,一是因為農民自己的人工不搭錢,二是農業生產還是用工密集型的經營,無法全部實現機械化。另外,很多流轉土地的人就是衝著國家的農業補貼來的,流轉幾百畝土地,就掙國家給的那點錢,實惠都落到少數非農人手裡,讓一部分不幹農活的人先富起來了,並不能帶動農民致富,也不能增加糧食產量。

最後,農村走企業化,規模化,產業化這只是一個方向,但是發展還是需要大力發展工業,只有將一部分將從農業中解脫出來,在工業中,在城市中找到自已的生存之道,民生問題解決了,後面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以工補農”才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之於農村發展村觀經濟,農場主經濟,”土地流轉”等等這系列問題,解決民生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標峰理評論


農業走什麼路?一,以農民為主,培養能吃苦的年青人。二,走集體合作社,國家補貼肥料種子農藥。三,規模化統一流轉,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四,縣級領導包村下農村,大公無私做實事。五,提高農民退休金,降底城市高工資退休金。六,設立以村鎮縣省公立醫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七,提高教育素質,德智體全面教到,提高老師教育,不合格的老師不準上崗教導。


用戶1719423786620


中國的農業必須走企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發展的路子!鼓勵和支持企業家向農村發展和投資!建立農場主制度,把國家的士地租給農場主經營!農場主按市場需要和國家需要種植農作物,並由國家負責收購!把農民變成農場工人,和城市工人一樣,月月拿工資,享受和工人一樣的醫療和養老待遇!


蔣理667


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康壯大道最好,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讓全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天心自靜平


個人觀點:從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解放農業生產力以適應現代機械製造、科技技術進步等的角度出發,應該調整現代農業生產關係以適應現代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需要,農業生產總體規劃安排:在平原地區還是走集團化、機械化、甚至智能化的糧食作物生產好!山區丘陵地帶可重點發展畜牧、養殖業、林業、林果、蔬菜業,沿海水澤地帶以水產品為重點等,集團公司以國有為主導。農民變員工(沒工作的可享受集團內低保待遇,鼓勵農民積極應聘於集團內的各個勞動崗位),為農民員工提供免費公有制住房,以解決農民吃飯、養老問題,同時也釋放了因空心村佔用的大量耕地,也可改善村風、村貌等農村生活、生產方式及環境等。


石築路者


種糧郊益低不是規模小的問題,而是低產低價的問題。掙不到也不是單家獨戶的問題,也是低產低價的問題。如果低產與低價的問題不能解決再大的規模也不行。再則大規模化之後,之前的單家獨戶又往哪裡去,二十一世計是個智能化時代,各行業生產又被智能所取代,數億萬農村人就靠百十元的農保能保生計嗎?所以我認為規模化生產不可取


用戶7826567498171


隨著社會的發展,你把地分的一畝二畝一塊,種每年需要七到十個工作日,每畝收益在三百至六百之間(種糧,一般情況丿。效益不抵三分之一的工錢,還有找挨累的嗎?九零後還有種地的嗎?所以分田到戶應在權益不變的前提下適度調整,真正關心糧食安全,而不是唱高調,報水災。農業的根本出路就在於機械化,不服早晚得服,不管蹦多高。


Mrfarmer539


農地走企業化符合國情但企業化不能種經濟林和發展農家樂只能種小麥大豆稻米玉米等等不然企業化都成空淡了

經濟作物只能給以前只有一兩畝地的農戶種這樣國家的糧食就安全了

糧食企業化就好國企來作另外化肥廠也給糧食國企這樣國家的糧食才能有保證。


用戶7723574836112


凡事都要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刀切,希望中國的農業不要毀在偽專家的手裡!這種人為了自己的政跡喪盡天良,讓國家和農民損失慘重,希望國家以後出臺政策前要舉行聽證會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