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就在前不久,发生了一件特别痛快,特别扬眉吐气的事——

在世界三大之一的柏林电影节上,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男女主角,演员王景春和咏梅 " 夫妻 " 双双把熊擒,捧得两座银熊奖杯回来。

演员实力强,这部片子本身也了不起。

片长长达三个小时,在柏林放映却无一人退场。而且全场包括很多外国观众,集体看哭。

国内点映,更是好评如潮。

有人哭到难以自持,坦言这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骄傲。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via Arch butler

有人高呼,(其实是)25 年后,我们又拍了一部《活着》。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via 杨影枫

甚至有报道,在放映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表姐第一时间去看了,看完第一反应是 ...

担心。

不是担心片子质量——

这电影,可以说近年来最优秀的国产片之一。

我担心的,是票房。

我害怕看到那种" 劣币驱逐良币 "的结局: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这种担心,丝毫不多余。

因为这部片子,从导演到演员,到整个故事,都显得跟时代格格不入。

这个时代属性是精明。

而这是一群,笨拙又真诚的人。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导演王小帅,你可能很少听到这个名字。可在表姐心里,这个名字还代表着两个字:" 良心 "。

他的作品,《我 11》、《青红》、《闯入者》...

每一部,都把镜头对准那些在时代里受了伤,却没有机会喊疼的人。

很多导演在这样的议题面前,习惯性鸦雀无声。因为知道费力不讨好,赚不了什么钱。

王小帅却一次次振臂高呼。

回答他的是什么呢?

就拿上一部《闯入者》来说吧,搭档老戏骨吕中老师,上映首日排片仅 1.15%...

直接被判 " 死刑 "。

整部电影票房才 1000 万。那已经是 2014 年了,

收不回成本的 1000 万。

《闯入者》里的吕中老师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那次之后,王小帅坦言:" 我太沮丧了 "。

这是一个老实做事的人,争不过投机取巧之人的委屈。

此后 5 年,大荧幕上再看不到他的电影。

你以为他是被伤透了心,他却带着这部《地久天长》回来了。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又一部叫好不卖座的严肃电影。

是不长记性吗?

我觉得更多的是放不下这些人,过不去心里那个道义的坎。

就像贾樟柯导演那句:"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地久天长》这部电影里,你能看到导演试图扶起被时代重创之人的慈悲。

这些人,就在身边。

可能是我们的邻居,亲戚。也可能,就是你我的父母。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以下轻微剧透提醒)

电影的主角,是一对国营厂夫妻。

" 国营厂 ",80 后的朋友对这个词不陌生。

爸妈双职工,厂子盖的筒子楼里,住的都是同事。每个小孩脖子里都挂了一把钥匙。

厂办食堂、厂办澡堂、厂办学校、厂办医院 ...

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在这个厂区完成。

主角刘耀军、王丽云夫妻就是其中之一。

在那里,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有从知青相识至今的好兄弟沈英明一家,有一个健康的儿子。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正如片名,地久天长。

所有人都以为这样的生活是安稳的,长久的。

可电影还有另一个英文名字,so long,my son. 再见,儿子。

四次跟儿子的诀别,打破了这份地久天长。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第一次,计划生育下的意外怀孕。

好友沈英明的妻子李海燕,厂里的妇女主任,亲自叫车把闺蜜丽云送去医院流产。

丈夫刘耀军一拳一拳砸在计划生育宣传栏上发出的闷声。

医院其他产房突然传来的新生儿的啼哭声。

以及那首极具讽刺的《友谊地久天长》响起时,第一个孩子没了,丽云再也无法生育。

日子还是照样过。

耀军、丽云无奈接受;海燕觉得职责所在,理所当然。

没有人做错什么。这样的结果,也不知道该去责怪谁。

但心里,还是生出杂草了。

第二次,孩子间的一次玩闹。

儿子刘星死了。

不会游泳的刘星,在沈家儿子沈浩的怂恿下,去水库玩时,溺亡了。

友谊地久天长?在生死面前,没有地久天长。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不久之后,国企改革,一大批工人下岗。其中就有丽云。

与下岗相对的,是下海,南下广州。其中也有丽云夫妇。

只是他们不是奔赴未来,而是逃离过去——

这个地方太伤心了,再住下去,人会疯的。

第三次,养子的叛逃。

在南方海边的小城市,耀军夫妇又领养了一个长得很像星星的男孩。

最后,这个男孩也因为不堪自己只是个 " 替代品 ",离家出走了。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第四次,偶然的产物。

很多年之后,耀军遇到年轻时很喜欢的沈英明妹妹沈茉莉之后,一夜出轨,还阴差阳错地有了一个孩子。

但最后,出于对妻子丽云的感情,那么渴望有自己孩子的刘耀军,放弃了。

他说:" 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我认了。"

三十年来对孩子的执念,始于沈家,终于沈家。

沈家就过得好吗?

失手害死刘星的沈浩,背了二十年的道德包袱,无处诉说。

海燕因为当年的坠胎,到死都想求一个原谅。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看这个电影,你无法分出对错方来。

里面所有人,都不自觉地被大时代所裹挟,阴差阳错造成了一个一生的悲剧。

丧吗?

可还是能从里面看出温暖的,在这个时代特别珍贵的东西。

从电影一开始,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地久天长的。

集体生活被一场经济改革解散了;多年友情因为意外生疏了;父子亲情被阴阳隔开了 ...

看到最后,耀军丽云在儿子坟前坐下,分吃一个橘子,突然懂了——父母爱情。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失独夫妻,是很难走下去。因为彼此的存在,就像一个提醒。

但刘耀军夫妇挺过来了。

电影里,有那么几幕格外让人心疼:

一幕是丽云被拉去流产后大出血,醒过来对丈夫说了一声 " 对不起 "。

对不起,作为一个妻子,没能保住我们的孩子。

一幕是沈英明来告诉丽云夫妻真相,耀军作为男人,嘴上说着大度的话,丽云埋头蹬缝纫机,越蹬越快,突然咔的一声,针断了。

那一下一下登的,其实是没说出口的怨。怨丈夫不给儿子讨一个说法。

一幕是耀军劝茉莉打掉孩子,丽云觉得自己多余后自杀,耀军抱着她往医院跑。二十多年前,同样的场景,他怀里抱的是溺亡的儿子。

在生死面前,一次意外出轨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幕是两个人回到老房子,耀军拉不上羽绒服的拉链,丽云弯下腰帮他拉好。

多年的默契,已经不需要言语了。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这场婚姻没有过危机吗?

漫长岁月里,人心百转千回,肯定有。

但两个人盘根错节地依靠在一起,才没有在这场时代的洪流里被吹散。

在被生活缓慢捶打的过程里,才一点点生出地久天长的甜来。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这一次,王小帅又讲了一个 " 不合时宜 " 的故事。

我们或许早就不相信,还有 " 渡尽劫波兄弟在 " 的友谊,还有以德报怨的道德圣人,还有牵了手就不分开的爱情。

我们也早就不愿意,不愿意反思过去,不愿意为了那没赶上来的少数人停下脚步,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修补一段感情。

所以我担心,即使有王景春、咏梅两个影帝影后的演技加持,还是没有热度。

因为它就像那种踏踏实实的老实人,不会媚俗地讨好人,不会专拣你爱听的说,不会玩那些噱头、流量的游戏规则。

这样的作品,在一片浮躁里,能赢吗?


明明是这么难得的好电影,却被流量烂片盖住,来不及被更多人看到


表姐看到一个数据,2018 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 600 亿了,今年可能更高。

但像《地久天长》这样的良心电影,能占多少?

这背后,是钱的事,但永远不只钱这么简单。

它还事关,对于上一代人的隐伤,那些没能喊出口的疼,我们关心吗?

我最怕看到的,是这部电影曾看哭了很多外国人,而最该看到它的我们,却无动于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