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別的地方不能去嗎?

思考中的故事


老太太還能往哪裡逃跑呢,早在庚子年七八月間德國要為克林德公使“報仇”,七千名海外遠征軍從不萊梅港出發,登陸天津,英國從東亞殖民地印度,香港,澳大利亞增派部隊也陸續登陸天津,意大利和奧匈帝國有三艘軍艦駐泊在大沽口。



美國從菲律賓和西海岸舊金山調集第十四步兵團,第五炮團和騎兵第六團以及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相繼抵達天津,東面成了列強進軍京畿的出發匯集點,在那邊都有留守部隊,往東邊跑除非她腦子進水了自投羅網。

往東北老家跑,那邊也不安逸,北極熊利用地緣優勢不光在北直隸駐紮六千多兵力,在南滿還有五千人馬,東北龍興之地在日俄戰爭前已經是老毛子的天下。



往北邊跑,那邊只有的是渺無人煙和荒漠,得不到庇護和給養,老太太既沒有逐水草而居與牛羊為伍的身板,更沒有這打算。打南邊逃吧,老太太也打小算盤,別說直隸和山東是德國佬的地盤,那裡可是義和團鬧得最兇的地方。在局勢明朗之前,和義和團攪在一起糾纏不清,將來議和談判會帶來麻煩,老太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缺乏空間。

只有“西狩”往川陝方向跑,那裡自古是中國的內地戰略縱深,洋人染指得少,沿途還可能得到各地官府的接應,實在局勢糜爛,還能經陝入川。那邊西安,太原都是省會行轅,到那裡駐陛能夠方便地接受各路信息和接見朝廷或地方大員以便及時做出決策。


當八國聯軍向皇城發動進攻,美軍從南邊,俄軍和日軍從北面,法軍從東邊提供炮火支援,“兩宮”已似被封堵的老鼠,只有往西跑,除了那邊,還能向何處呢。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首先西安與北京之間交通便利,途中有火車鐵路。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慈禧便可以快速離開北京,保證自身以及皇帝的安全。

同樣的也可以在西方列強離開北京之後迅速的返回京城,重新回到政治中心掌控全局。

其次,西安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關中地區。西安周圍被群山環抱,有天險可守,是一個可以做最後退路的地方。

並且西安作為六朝古都,城防設施非常的齊全完備,城牆的厚度不是其他的城市可以比擬的。 而且西安的民風淳樸,生活條件比其他的城市更加傳統以及優良,伙食方面也更合慈禧的胃口。


加上山西陝西與中央聯繫密切,各種票號都集中在這一塊,所以逃往西安還可以使用這些資金以避免出現無錢可用的情況。

而且當時偌大一箇中國已經被列強瓜分的差不多了。東北被沙俄的勢力所佔據,慈禧根本不可能逃往東北地區。況且東北地區冬天天氣寒冷,慈溪是無法忍受這種環境的。

然後東南各省已經私下裡聯合,拒絕執行慈禧向世界宣戰的命令,所以在南方各省曖昧觀望的態度下,加上西方列強對此地的滲透。

慈溪必然也不能貿然前往。西北之地荒涼,更是無險可守,加上同樣有沙俄的覬覦 ,加之此地素來與中央朝廷不和,所以西北地區也不能去。

那麼慈禧就只能逃往關中地區。 而且一但西安地區失守,慈禧一行人還可以沿著曾經的歷史上唐玄宗逃跑的路線撤退至巴蜀之地繼續清朝的統治。

所以在地方各省份與中央朝廷離心離德的情況下,加上外有強敵的入侵,走向西安便成了最好的一條退路。

進,可快速的重回北京,再次掌握天下的政權,最大程度的重新擁有那些不斷觀望的省份。

守,可憑藉天險守個十年八載,趁西方列強沒有用盡全力的時候消磨敵方的耐心。

退,可沿陝西逃向四川,做四川王,至少名義上保全大清的國號。


小司馬遷論史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之所以帶著光緒等人往西安逃跑,而不是去其它地方,我認為有以下一些考慮。

(慈禧太后劇照)

一、東北去不了。

東北本來是滿清的大本營,照理說,應該是慈禧太后最先考慮的地方。但是那時候的東北,和康乾盛世時期的東北,完全是兩個概念了。

康乾盛世時期的東北,確實是滿人的大本營,確實是滿人最安全的地方。

別說康乾盛世時期的東北,就是中英戰爭時期的東北,也是滿人最安全的地方。當年咸豐就帶著慈禧、慈安,以及肅順等人跑到那裡躲了起來。慈禧還在那裡醞釀發動了辛酉政變。

但是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期的東北,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本和俄國這些侵略者在那裡虎視眈眈,劍拔弩張。民間老百姓也已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可以說,那裡既不安全也沒有什麼吃喝玩樂的東西,慈禧太后當然不會去了。

(八國聯軍)

二、江南去不了。

江南去不了的原因,是因為江南臨海,是洋人最容易打進來的地方。慈禧太后要是到那裡去,洋人正好從海上打進來,輕輕鬆鬆就把她給捉住了。

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是下了緊急命令,讓各地到北京來勤王的。但是江南的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卻不為所動。他們認為,八國聯軍之所以入侵北京,正是由於慈禧太后縱容義和團鬧事造成的。所以對慈禧太后的命令懶洋洋的,推諉不聽。

既然慈禧太后命令他們進京勤王,他們都不動,慈禧太后到他們的那些地盤上去,安全怎麼可能得到保障呢?因此,慈禧當然就不去了。

北邊是蒙古草原,西北是戈壁沙漠,當然都不是去的地方了。

既然東邊、南邊和北邊慈禧都去不了,那她也就只能往西邊去了。

(李鴻章劇照)

往西邊去,應該去哪裡呢?也有兩個選擇。

一是去四川。

其實,去四川是很多帝王在逃難的時候的一個重要選擇。唐朝的時候,唐玄宗、唐僖宗都曾跑到四川去避過難。宋朝的時候,遼國打過來,宋真宗也曾試圖往四川跑。宋高宗也曾有過這樣的動議,只是後來覺得去江南,往海上跑,更容易一些,所以才選擇了江南。民國政府躲避日本人的時候,也去了四川。

之所以去四川,是因為四川是個盆地,周圍都是崇山峻嶺,敵人要打進來,非常不容易,安全係數會高很多非常高。

不過,去四川也有缺陷。因為四川很遠,要在路上奔波很久。而且,感覺上是一種逃亡,而不是“西獵”。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那裡。

二是去西安。

說起來,去西安顯然比去四川更恰當一些。為什麼說去西安更恰當呢?

其一,西安也有山川之險。雖然比不上四川,卻也不是很差。

其二,西安曾經是漢唐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排在第一位的都城。慈禧去了西安,相當於也在都城裡,並不丟面子。

其三,“西安”這個名字比較吉利,是西邊很安全的意思。慈禧是一個迷信的人,她對這個很講究。

其四,北京到西安不是太遠,可以免除舟車勞頓,慈禧不會很辛苦。

其五,當時八國聯軍只是進攻北京,而且人數也不多,慈禧沒有必要往更遠的地方跑。

其六,西安距離四川最近,如果八國聯軍又追過來了,慈禧還可以繼續往四川跑。

總之,去西安顯然是慈禧的最佳選擇。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00年,這一年應該是慈禧太后最狼狽的一年了吧,八國聯軍打入了紫禁城,慈禧聽說八國聯軍都到了東華門了,嚇得想要跳井自殺,被人攔住以後才決定連夜逃跑,帶了皇帝阿哥妃子們等1000多人,打著“西巡”的旗號,往西安方向逃竄,那為什麼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去呢?

之所以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去,因為她沒有別的選擇,原因如下:

第一:其他地方去不了

東北地區:東北地區是蒙古和荒沙大漠,天寒地凍,條件特別惡劣,老太后不願意吃苦,況且東北地區已經是沙俄的天下,很有可能落入俄國人之手,去不得,而且如果慈禧到了關外,很可能失去了對中原的控制,可能沒機會再次入關了。

東南方向:南方本來是個好地方,氣候好,經濟好,可是當時張之洞和一批封疆大吏,聯合東南各省,搞了一個叫“東南互保”的活動,已經不再聽從慈禧命令了,保不準慈禧就在路上被抓了,慈禧這不可能貿然前去的。

第二:西安城的各方面條件優越:

種種因素比較下來,慈禧只能選擇關中,決定去西安,只有西安才能讓老佛爺安心,西安有以下優越的條件:

首先當時的陝甘總督是滿族旗人,是徹底的保守派,對慈禧忠心不二、唯命是從,絕對靠得住,況且慈禧最寵信的榮祿曾經做過西安將軍,有榮祿在身邊陪同一起去西安,自然萬事妥當。還有就是山西省在清朝時期出了很多著名的晉商,控制了全國各地的商號,與北京統治者聯繫緊密,這樣沿路可以有很多商賈接風吸塵,不算太辛苦。

西安自古是帝王都,千年古都,龍興之地,建都朝代10代以上,歷史底蘊也深厚,又是關中,可以控制全國。西安南邊有秦嶺作為保障,東面是黃河,西安城內還有一週圈高大笨重的城牆,這些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擋八國聯軍的侵犯。

所以綜上幾點,對於當時的慈禧太后來講,她逃往西安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了,你們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小聰歷史客棧


慈禧之所以往西安跑,兩個原因——1.西安是理想的逃難地區。2.她也的確是沒有地方可去。

當時的中國,能夠容納慈禧的地方不多了

提起八國聯軍進北京,就得提一件雖然歷史知名度不高,但是影響很大的事情——東南互保。

1900年,慈禧下達向列強開戰的動員令之後,第一個接到命令的兩廣總督李鴻章立刻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他心裡清楚中國根本不是列強的對手,認為此戰一開,中國有萬劫不復的風險。於是他回覆給了北京八個字——“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意思是,你們這是胡亂下命令,誰愛聽誰聽,反正我們兩廣不聽。

李鴻章不僅自己不聽,還拉上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人,一起和列強談判,最終與十一國簽訂了《東南互保條約》。

東南互保條約規定,江南諸省不響應北京政府的號召,對列強不持敵對態度,依然保護列強在南部各省的利益,並且不參與到慈禧的戰爭中去,但條件是列強亦不得派兵進入南方諸省。

列強本來就沒有全面侵略中國的打算,所以東南互保很順利的實行了,南方各省在李鴻章等督撫的保全下沒有遭到破壞。

但是對於慈禧來說,地方督撫這種公然的抗旨行徑,已經跟造反沒什麼區別了。

但是這次東南互保的簽約省份幾乎涉及了半個中國,慈禧也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裡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追究這件事。

由於東南互保的限制,南方各省不得參與到戰爭中。那麼如果慈禧南逃,南方各省會不會接待,怎麼接待,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慈禧不可能南逃。

不往南方走,回東北老家?

更不可能了。

當時的東北,已經是日本和俄國的砧上魚肉,幾年後就爆發了日俄戰爭,去東北等於往敵人的手裡鑽。

蒙古?苦寒之地,狼比人都多,慈禧受不了那個苦。新疆?有多遠就不說了,單說俄國人的威脅,慈禧也不敢去新疆。

只有山西陝西一帶,是少有的沒有洋人染指的地方。

西安好在哪?

在清末的人畫的《時局圖》裡,可以看到,偌大個中國,幾乎處處被洋人侵蝕。

蒙古、新疆、東北受俄國侵蝕,遼寧、臺灣、山東受日本侵略。兩廣雲貴被法國虎視眈眈,從上海向西的長江流域(蘇浙兩湖四川)和西藏則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看來看去,只有中原地區,由於地處內地,而且交通不便,受洋人的影響比較小。

山西、陝西和河南、直隸(河北),是唯一幾個可供慈禧選擇的省份。

可是河南和山西的義和團鬧的都很厲害,直隸不僅有義和團,還直接暴露在洋人的打擊範圍之下,當時的直隸首府,就是天津。


所以,慈禧能選擇的,就只有陝西。

清朝對陝西的經營是很用心的。因為陝西是李自成的老家,從清軍入關之後就被清政府重點關照。三藩之亂時,陝西是抵抗吳三桂的大本營,加上同治回亂,左宗棠收新疆等,陝西的戰略地位在清朝始終在發揮作用,因此清政府很重視陝西。

具體的說,清政府在西安設置了西安將軍,西安的內城是滿族人居住的滿城。

而長期擔任西安將軍一職的,是慈禧的心腹大臣榮祿,駐紮在西安的清軍,對慈禧的忠誠度是沒有問題的,至少不會出現“西安互保”這樣的事。

另一方面,西安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洋人再厲害,當時也沒有飛機,把潼關一堵,洋人照樣進不來。即使在四十年以後,強大如侵華日軍,也沒有踏進陝西半步。

所以,慈禧不去西安,又能去哪呢?


小約翰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進北京,8月15日慈禧帶著光緒以及一些皇后等一行逃亡西安,在西逃的時候,可以說慈禧和光緒是十分狼狽的,慈禧打扮成和農家老太一樣的老太太,光緒帝也是普通打扮。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西安,之所以去西安是慈禧深思熟慮做出的結果。

【一】慈禧雖然留下李鴻章在北京與八國聯軍和談,但她不知道和談的結果如何,所以,出於安全的目的,他必然會選擇一處能夠使得自己安全得到長期保障的地方,而西安從地理和位置上看,是非常適合長期居住的,因為西安離北京距離很遠,中間又有重重的自然條件作為保障,即便八國聯軍向西安進發,也需要很多時日,而且有天然屏障的保護。是一個安全的庇護之地。

【二】西安歷來是古都,隋唐時期一直是國家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積累很深厚,這對於保障慈禧光緒等各方面都有好處。而且與江南之地相比,西安地區的官員對於朝廷來說較為忠心,所以慈禧來到西安可以得到很好的庇護。

【三】那麼慈禧為何不去其他地方,東北之地是大清發源之地,但是此時的東北之地早已慢慢被沙俄所侵蝕,因為東北邊境與沙俄邊境接壤,沙俄勢必對東北垂涎欲滴,所以,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之後,沙俄就開始向東北進攻,獲取更多的地盤和資源。

【四】而至於江南,雖然富庶,但是對於保護慈禧等人的人身安全來講,根本起不到作用,尤其是靠近沿海地區,八國聯軍就是從海上登錄的,如果慈禧逃亡江南,勢必第一時間聯軍就有可能尾隨而至,那慈禧和光緒的生命安危不保。

而向西北和大西南,則更不適合逃難,一是因為山高路遠,這對於慈禧光緒來說怎能受得了,二是當地雖然有天然屏障,但是經濟落後不發達,而且少數民族地區民風彪悍,對於朝廷的認同度不高,慈禧和光緒到那裡豈不是自討苦吃。

所以綜合以上所說,慈禧最終將西安作為自己的西逃之地,最終以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換取了她重新回到北京。



1900年,爆發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被迫逃跑,往西安逃避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其中有以下幾個原因:

江南不敢去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江南地區是最好的選擇,江南各省是當時清朝上交賦稅最多的地方,相對其他省份要富裕得多,而且江南此時駐紮有大清朝的重兵,既有原來的李鴻章的淮軍,又有曾經曾國藩的湘軍,還有洋務派主導者,晚清名臣之一的張之洞。

但是恰恰是這樣,慈禧太后根本就不敢去,首先是江南地區並非安全之所,西方列強的軍艦隨時可以逆江而上,列強軍隊隨時可以沿海登陸,慈禧太后的內心對洋鬼子的恐懼已經滲入骨髓,只要洋鬼子能夠碰及的地方,她都不敢去。

更重要的是江南地區正因為有實力強大的封疆大吏,而且這些封疆大吏都是漢人,慈禧太后作為滿清貴族代表,天然的對漢人有防患心理,非常擔心逃亡江南後,重演“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

關鍵的還有李鴻章、張之洞對於慈禧利用義和團這種神棍組織來對抗西方列強,向世界宣戰的做法強烈的不滿,如果慈禧他們逃亡至江南地區,既傷顏面,更掃尊嚴。

東北不能去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算是滿清朝的老家,此時清朝在北京受挫,本能的反應應該是回老家,既安全又舒心,但是此時的東北地區遠不是滿清發跡時期的女真部落了。

東北地區此時早就在俄國和日本的覬覦之中,不但經常在東北爆發戰爭,而且對於東北地區的佔領和對人民的凌辱根本就不把滿清朝當回事兒。

慈禧太后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回東北,因為回東北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政治風險——放棄關內。也就是放棄中原王朝,這對各地的朝中漢人勢力是一種暗示。

慈禧雖然狼狽,但是不傻,東北是萬萬不能回去的。

逃亡四川路途遠

既然選擇逃亡,就往當時最安全的地方天府之國四川逃吧,那裡不但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地理環境易守難攻,是個天然的避難之所。

當年唐玄宗逃避安史之亂就是到的四川,可是大家別忘了,唐玄宗自逃到了四川后,他就直接變成了太上皇了,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了。

歷史何其的相似,慈禧太后肯定想過唐玄宗的故事,當時大清朝的情況遠比安史之亂嚴重得多,如果慈禧帶領光緒皇帝逃亡到了四川,路途遙遠,消息閉塞,指不定朝中會有重臣會令立天子,徹底甩掉慈禧和光緒,另起爐灶。

唯一選擇——西安

西安成了慈禧太后唯一的選擇,這既是因為西安本就是十幾朝的古都,更是地處關中平原,主要的是甘陝一代的駐軍都是忠於清廷,而且西安與蒙古更近,蒙古的貴族階層都是支持清廷的。

西安雖然地處西北,但是在政治上地位是最為合適的,慈禧既能在西安把控全國政局,更是有可以迴旋的戰略縱深,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入侵一時半會還打不到西北地區來。

關鍵的問題就是西安與四川相對較近,實在西安不保,慈禧及光緒皇帝可以逃亡至四川,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顧不上唐玄宗的故事了。

綜上分析來看,慈禧太后的逃亡選擇既是無奈,又是精明。國家羸弱至此,慈禧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清廷的腐敗導致了列強肆意的欺辱大清朝廷,辱我華夏子民,我輩當時刻銘記!


沉墨I方之城


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華。慈禧這時候見到京城不保之後,她立馬就出逃了。她為何要逃到西安而不是逃到其他地方呢?這就是因為當時慈禧認為西安是她心目中最合適的目的地。

慈禧心目中所想

慈禧既然想著要出逃了,當然會選擇既遠離帝國主義勢力,又能夠滿足她日常需要,而且還不能有內部反清勢力的地方。因為她知道此次出逃匆忙,是帶不走她很多需要的東西以及大量的護衛隊。這樣慈禧為了保命且保證自己的物質需要,當然會選擇一個既安全又能滿足其物質需要的地方。



西安就是當時她心目中的理想地

當時的局勢,沙俄的勢力已經延伸到了滿清所謂的龍興之地東三省,並且趁著這次八國聯軍的機會侵華佔據了東三省,故就排除了回到他們龍興之地的選項。當時東部有條件的港口幾乎都被列強瓜分了,東部沿海列強的勢力也很容易達到。然後中部地區一來是北邊地勢平坦守不了,南邊不是有反清勢力就是有列強的勢力,故中部地區也去不了。西部地區雖然很多地方自然環境惡劣,但還有有一些選擇,像是西安作為曾經的古都,有經濟基礎,也有外圍的潼關可守,還能退到蜀地,所以西安就成了慈禧心目中的理想逃亡地。




在當時的形勢之下,的確很多地方慈禧不敢往那裡逃,因為那就是羊入虎口。不過西安亦不是唯一的選擇,只能西安是一個暫時滿足慈禧各方面條件,又可進可退的選擇。若當時列強想抓住慈禧或者想幹掉慈禧的話,那麼慈禧還會繼續逃,很可能就是逃往蜀中。不過不知道若真是逼得慈禧無處可逃的時候,她是不是敢自殺呢?反正慈禧的逃跑不是想著東山再起。


淡看天上月


1900年6月21日,驚慌失措的慈禧下了一個詔書;“向全世界宣戰”慈禧在《詔書》中說:“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此詔書一出,慈禧老佛爺再也不像那個“割地 割地 賠款”喪權辱國的老佛爺形象。詔書一出\t轉眼間看形勢大變,聯軍打到了北京城,這下收拾行囊連夜逃亡西安,為什麼要逃亡西安呢?

一;西安靠近內陸遠離海岸線,可保障自身安全

當時列強的聯軍主要從海外打進來,從東北、天津、山東這些地方登陸,這些地方洋人比較猖獗,如果慈禧往沿海逃亡就是羊入虎口,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手握軍隊一東一南相互照應,他們都沒有信心說能夠保全自己,又如何能夠照顧慈禧的安危,所以慈禧只能向西轉移?那為什麼選擇西安?

二;\t西安有充足兵力、民力、財力,不愁吃喝

西安是慈禧寵臣榮祿長期經營的地盤,\t榮祿是皇親國戚更可靠些,而且榮祿確實動用很多資源保障慈禧的安全,\t並且這個地方民風淳樸,並沒有受到太多洋人的影響,對慈禧還是挺忠誠的,見到慈禧來了也非常熱情

第三,西安為龍興之地,十三朝古都

西安被稱為千年古都,\t地理位置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在戰時有利於統籌協調全國事務,很適合當指揮中心,並且西安南邊為秦嶺,東面是黃河,西安一圈大笨重的城牆,防禦特別好一定程度上阻擋八國聯軍的侵,肯定收到慈禧青睞,





元芳影評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城的時候,慈禧是逃到了西安。但是,並不是說慈禧沒有地方可去,而是西安在當時來說是最安全且距離北京最近的這麼地方。

首先慈禧是因為害怕西方列強,才逃走的。這時候的她還是實際上的國家一把手,這時候國家的很多大事,還是需要慈禧來處理的。

很顯然去西安不僅安全,而且還方便她處理政務。

畢竟,一旦京城有了什麼事,就可以通過火車,迅速的告知慈禧了。這樣好讓她繼續把控朝政,處理正在發生的國家大事。

還有就是,西安向來都是古城,這裡的防禦設施比較齊全,尤其是這裡易守難攻,不僅有八百里秦川,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函谷關。

在這裡,八國聯軍打來的幾率不會那麼大。

在一個就是,即使西安被八國聯軍給攻佔了,慈禧也不怕,因為西安在向後撤,就是巴蜀。

巴蜀大地勢更為險惡,縱觀歷史,一般西安有什麼危機的時候,領導人也是第一時間逃向巴蜀的。

唐朝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唐玄宗不就是首先要逃向巴蜀的嘛?所以,西安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這麼一個風水寶地。

所以,逃向西安是慈禧打算長期在外流亡的一個計劃。

其實當時慈禧除了東北不能去之外,西南,東南都可以去的。但是,無論哪裡都沒有西安這個地方最佳。

慈禧逃向西安之後,她還給自己的臣子,佈置了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就是和八國聯軍談判,只要八國聯軍,可以放過慈禧,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

所以,慈禧在逃向西安的同時,她也隨時以最快的速度準備著返回北京。談判的結果就清朝皇室的舊臣,和八國聯軍簽訂了《辛丑條約》,賠償八國聯軍4.5億兩白銀......,就這八國聯軍才算是放過了慈禧,把入駐北京城的大軍給撤回到了天津。

慈禧終於是有驚無險,躲過了一劫,又回到了北京,繼續執政去了。

綜上所述:八國聯軍進駐北京城的時候,慈禧並不是除了西安之外,沒有地方可逃,而是去了西安對她的好處最大。

具體的好處表現在如下幾條:

1、西安的好處之一,就是距離北京近,還比較安全,方便北京和西安之間的聯繫。

2、西安是古城,防禦裝備比較完善易守難攻,即使西安被攻破,慈禧也不怕,因為西安的大後方是巴蜀,所以,逃到西安,對於慈禧來說,是最安全的一個地方。

3、慈禧等待時機,一旦和八國聯軍談好了條件,她就會立刻返回到北京,繼續執掌大權。

4、西安一代相對於別的地方,各種條件相對來說也比較好,她可以把暫時的避難,當作是西行去旅遊。

當然了可能還有其它的條件,但是,最為主要的就是距離北京近,好處理政務,同時,西安也是最為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