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摘录于明周于番的《推拿妙诀》

摘录于明周于番的《推拿妙诀》

1.提出四证八候。对惊风的病机和症状进行了较好归纳。

四证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似怒;视者睛露不活。”

2.倡导汗、吐、下法。总结了它们各自的适应范围。

风寒急,宜令出汗。伤乳伤食急,宜令吐出或泄下乳食。然风裹乳食尤多,则汗下又不如吐之速也。

此(探)吐法系除病第一捷径,较汗下之取效速,余每以此救人甚多。

3.对小儿推拿男左女右手的推拿法提出质疑。并首次男女均推左手。

(男左女右)据书如此说,恐未必相悬如此。予每照男用。

4.提出大三关和小三关。

此三关在臂纹,非风气命三关也。

5.提出基本方。谨守病机,根据病症确定处方。但所有病症五经均要推。并无辨证论治。

男女诸般症候并治法(共列出45种病症,一一介绍其基本处方)

临晚啼哭,心经有热,清天河水为主。

肚痛,擦一窝风为主,并拿肚角穴。

饮食俱进,人事瘦弱,有盛火。退六腑,清天河水为主。

—以上治法,虽各有主者,然各经俱要推之,推遍更妙。只有益定无损。医者留心。

6.二扇门操作要点

二扇门须缓缓重掐。医用两大指甲钻掐中指骨两边空处。

7.明确二人上马清补功能。

掐揉二人上马,清补肾水用之。

8.详细介绍脾土曲补直为清。屈是屈指,直是直指。推的方向应该都是上推。

推脾土,屈指为补,饮食不进,人事瘦弱,肚起青筋用之。直指为泻,饮食不消,作饱胀用之。

饮食不进儿着吓,推动脾土就吃得。饮食若进人事瘦,曲指补脾何须怯。

屈拿其指巅而推之,故为补。若直其指则为推,互相为用,在人活法。

9.运五经的功效和适应症。

运五经,通五脏六腑之气,肚胀,气血不和,四肢常掣,寒热往来用之。

10.小儿推拿验方

夜啼惊:一哭一死,再无住时,手足掣跳,被吓,乳食过度。每次分阴阳一百,推三关一百,退六腑二百,推心经一百,清天河水一百,推肺经一百,推肾水一百,展翅五十,运内八卦五十。上盐姜水推之,少与乳食。

治疳积黄疸—凡面口白,肌瘦,发稀竖,肚大者是也。每次分阴阳二百,推三关一百,退六腑一百,脾土推补各二三百,推肾水一百,抱肚揉肚一百,摩脐右左旋各一百。

大便闭塞久不通,盖因六腑有积热。小横肚角要施工,更掐肾水下一节

11.肝胆穴位在相当于今天的胃经处。(见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