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回購潮背後,最具回購潛力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下跌,股票市場的投資價值漸漸顯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發佈了回購的計劃,這也從一個側面反證了目前A股市場處於底部區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熱情高漲,截至9月6日,超過880家公司發佈了股份回購計劃,擬回購的總金額突破800億元,而2017年全年回購金額僅100億元出頭。目前,已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有490家,回購總規模達243.7億元。

去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共發生回購565次,累計回購規模為91.99億元,回購股票數量19.9億股。2015年、2016年,上市公司累計回購規模分別是50億元和109億元。而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規模,已是去年全年的2.65倍,並且達到了前三年總和。

除了總規模遠超去年之外,今年還接連出現數起超過10億元的回購,比如陝西煤業50億回購、美的集團40億回購、分眾傳媒30億回購、均勝電子22億回購、永輝超市16億回購、蘇寧易購和大北農10億元回購。市盈率30以內、回購上限超2億元個股共有40家。另有60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這些公司所處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消費、計算機、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和電氣設備、化工、傳媒等行業。

在市場持續低迷之際,股票回購潮也引發了投資者與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近日證監會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將有針對性地解決上市公司在現行股份回購制度下的困難和障礙。

這樣的背景下,哪些上市公司有較強的股票回購的潛力?股票回購還有哪些需要規避的“雷區”?相信是不少股民關注的問題,以下是財經小師妹結合中泰證券研報給出的一些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回答。

哪些上市公司有較強的股票回購的潛力?

1、回購能力

截止到8月31日已經發生過股票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初步統計,共有704家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裕,佔目前全部上市公司的五分之一。

2、回購誠信

影響回購意願的因素則更為複雜,不僅包括客觀方面為了完成業績兌現,資產注入等方式的回購,還可能主觀存在套路減持,提升股價的忽悠式回購。

下表是2018年中報貨幣資金排名前二十的股票。

回購潮背後,最具回購潛力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回購潛力較高

充裕的現金流以及歷史上較高的誠信度僅僅說明了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參與股票回購的信譽和能力,但是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去參加股票回購,還要考慮自家股票業績增長是否穩定,是否真的存在被低估等因素。

下表是部分回購潛力較高的股票。

回購潮背後,最具回購潛力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股票回購還有哪些需要規避的“雷區”?

1、股票回購期間是否發生重大減持?

為了防止出現套路減持的局面,研究人員整理了今年以來股票回購期間發生重要股東減持的一些股票。以韻達股份為例,2018年4月26日發佈回購預案,回購完成日期是2018年8月7日,然而在回購期間也就是2018年6月我們看到了高管減持的方案。這樣的案例並不是一兩起,具體的情況,詳見下表。

回購潮背後,最具回購潛力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是否存在股票高質押壓力?

隨著六月以來股票市場的持續低迷,與股票質押伴隨的平倉風險,成為影響股票回購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為了防止資金補倉不到位,上市公司有可能會通過股票回購來短時間提升股價。以華平股份為例,2018年6月22日發佈股東質押平倉風險的公告,熊模昌先生累計質押本公司股份42,980,000股,佔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80.94%,佔公司總股本的7.92%。事後雖然發佈補充質押公告,解釋熊模昌先生本次質押10,000,000股,累計質押本公司股份52,980,000股,佔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99.78%,佔公司總股本的9.76%。但是,此後8月股票回購預案,不禁讓人聯想到在大股東質押比例非常的高的情況下,通過股票回購來緩解股價下跌的風險。

3、要注意財務數據“粉飾壓力”

雖然我們在上述篩取有潛力進行股票回購的的上市公司時,已經剔除了業績虧損,或持續下跌的樣本。但是有必要提出的是,需要警惕未來是否會有業績虧損較為嚴重的上市公司發佈股票回購預案,希望通過回購股票並註銷來美化自己的EPS,每股淨資產等財務指標。有趣的是隻有回購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股票回購註銷後,才有可能提升每股淨資產,否則,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