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P2P行業的爆雷潮,加速了車貸行業的洗牌進程。

據零壹數據,截至2018年6月末,至少有484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以車貸為主營業務,佔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58家)的29.2%,這一數量較2017年底(545家)減少了11.2%。

從網貸之家、網貸天眼、融360的排名看,與從事其他資產類型的P2P平臺相比,車貸業務優勢並不明顯,前十家網貸平臺僅一家平臺從事車貸業務。

網貸借貸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暴力催收、砍頭息等違規業務被禁止,車貸業務通過網貸平臺募集資金的模式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微貸網一家獨大,小平臺業績承壓

目前,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的市場參與者主要有: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和汽車保險公司。

據鯨準《2018年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數據,商業銀行和汽車消費金融公司仍然是汽車金融的主要提供方,佔汽車金融市場份額的80%左右,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份額不足5%。

受此次網貸爆雷潮影響,從事車抵貸業務的網貸平臺也未能倖免於難。

據網貸之家數據,截止8月底,從事車貸業務的網貸平臺僅為185家,其中11家平臺8月份成交數據為零。麻袋研究院核實了這11家平臺官網披露的成交額,部分平臺成交量雖不至於為零,但業務確實幾近停滯。

車貸業務分為車抵貸、車商貸、購車墊資、消費貸款、融資租賃。據零壹數據,截至2017年末,P2P網貸行業車抵貸(包括車質貸)交易額共2093億元,約佔P2P車貸行業交易規模的84.5%;2018年上半年該數值為795.3億元,佔P2P車貸行業交易規模的83.9%。車抵貸仍為P2P車貸交易的主要類型,因此本文主要對網貸車抵貸行業加以研究。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麻袋研究院統計了以車抵貸業務為主營業務的20家網貸平臺,如表1所示。20家網貸平臺8月份業務成交額59.94億元,7月份成交額81.47億元,約佔當月P2P車貸行業成交額的85%,行業集中度較高。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在從事車抵貸業務的網貸平臺中,微貸網一家獨大,單月成交額為拓道金服的10.2倍。TOP20的車貸平臺中,其餘19家平臺月成交額總和僅為微貸網的56%左右。就成交額而言,僅有微貸網、拓道金服等9家平臺成交額破億元。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從借款期限來看,2018年以來,車抵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在6.6個月左右,而網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在12個月左右,車貸業務平均借款期限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從體現網貸資金成本的歷史平均收益率來看,車抵貸行業的整體收益率仍高於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相比之下,商業銀行具有天然的資金成本優勢,麻袋研究院從業內人士獲悉,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借款,融資成本約為5%,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成本約在6.5%,P2P車貸行業的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在10%左右。


從人均投資金額(不區分個人和企業)與借款額度來看,3月份以來,車抵貸行業人均投資金額和借款金額絕對值均持續下降,但人均投資金額於8月份開始增長,表明投資人信心開始回暖。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P2P車抵貸業務模式及產品特點

在網貸行業,車抵貸是指有資金需求的個人或企業以自購車輛為抵/質押物,通過網貸平臺借款融資的業務。一般業務流程如圖6所示: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以投哪網為例,申請汽車抵押貸款要準備的資料有:(1)身份證;(2)居住證(非本地戶口);(3)駕駛證和行駛證;(4)機動車輛登記證;(5)交通強制保險單和商業保險單;(6)購車發票或者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7)車輛按揭合同和車輛按揭還款證明(此項為按揭車必須提供);(8)銀行卡。

2017年年底修訂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自用傳統動力汽車、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商用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的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分別調整為:80%、70%、85%、75%和70%。微貸網在其招股書中披露的LTV(貸款與估值比)比率約為62%。

在向車抵貸平臺申請汽車抵押借款時,簽訂的合約當中會事先約定GPS安裝費、逾期罰息、服務費、提現費等。麻袋研究院從業內人士瞭解到,目前行業內GPS安裝費從500元~1500元不等,拖車費用在3000元/次~5000元/次(根據距離收費),逾期罰息按借款逾期本息的1%收取。部分頭部平臺提現手續費高達借款本金的1%。另外,如果借款人逾期,平臺拖車還要收取拖車費、差旅費等。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實踐中,雖然大多數平臺與借款人在借款合同約定的年化利率不超過36%的法定紅線,甚至如上表所示,僅為10%。但在貸前和貸後回款階段,各種變相收取的高額費用備受借款人詬病。

在聚投訴平臺公佈的信息中,胡先生向某車抵貸平臺借款28800元,因客觀原因導致還款失敗後,辦理過抵押手續的車輛被拖走後,收到短信通知,要求支付5000元拖車費和5760元的差旅費後才可以將車輛開回。僅這兩項費用就高達借款本金的61.42%。已違背“以利率和各種費用形式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不得超過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規定。”(在網貸行業適用36%的上線,麻袋研究院注)

目前,純粹從事車抵貸業務的部分平臺產品如表3所示,各平臺的產品除了借款期限和收益率有所差別外,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P2P車貸現狀:融資成本高達10%,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從獲客方式來看,微貸網在其招股書中披露的獲客渠道有:(1)口碑效應推薦;(2)在線渠道,如微貸APP;(3)廣告投放獲客,如在汽車之家、今日頭條等目標客戶經常瀏覽的網頁上投放廣告;(4)線下渠道合作伙伴推薦,如融資租賃公司、二手車經銷商等金融服務提供商。

目前,微貸網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設立500個服務中心,擁有760多名專業的汽車評估師。雖然車抵貸獲客方式逐漸由線下向線上轉變,但每一筆業務的展開仍離不開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服務中心的支持。

P2P車抵貸行業的優勢

麻袋研究院認為,車抵貸行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三點:

1.有車輛作為抵押物,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能夠從中得到確認,因此會給出借人有抵押物擔保,出借風險更低的直觀感受,更有利於品牌宣傳。

2.與純信用貸相比,車貸業務可以給予借款客戶更高的授信額度,提高平臺服務費、利息等經營收入。

3.潛在市場空間大。據同花順數據,2017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1億輛,保守估計到2020年該數值將達到2.8億輛。微貸網2018年8月信披報告顯示,平均借款金額6.6萬元。假設汽車保有量中有5%的車輛通過P2P網貸平臺進行抵押借款,到2020年我國汽車抵押貸款行業規模將達到9240億元。

P2P車抵貸行業的痛點

借款門檻低,有車就能借,看似有車輛作為抵押物,風控更好做的車抵貸行業,實則存在以下四大痛點:

(1)融資成本較高,但借款客戶願意承受的成本較低。網貸車抵貸行業融資成本較網貸行業平均融資成本高約1%~2%,較傳統金融機構高4%~5%。而借款客戶還款能力可以從抵押車輛中得到確認,底層資產質量相對較為優質,因而借款人願意承受的借款成本較低,車抵貸平臺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

(2)風控過於倚重對抵押物的估值及貸後催收。由於有車輛作抵押,所以車抵貸平臺的風控更偏重於對抵押物的估值和貸後催收。不同於信用貸,獲客和風控都大部分可在線上完成,車抵貸平臺除了線上風控之外,線下一線員工也要承擔一部分風控工作,比如對借款人的背景調查、車輛檢驗與估值等。因此營業部除了銷售人員等,還要配備專業的車輛評估師。

另外,如微貸網、圖騰貸資產端運營都是直營模式,相對於加盟方式,直營模式基本都是總部直接對直營分店進行管控,風險更為可控,但成本也更高。

(3)車輛重複抵押騙貸。車輛重複抵押、多頭借貸甚至是騙貸,一直以來是P2P車抵貸行業的頑疾。重複抵押打亂了車輛抵押物的正常從屬關係,容易造成平臺、出借人和借款人三輸的局面。

2018年8月底,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成立的【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已開始在北京、上海等8個城市上線運行。該系統的成立或將在未來對解決車輛抵押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一定幫助。

(4)二手車作為非標產品估值難、處置困難。車抵貸基本都是非新車抵押貸款,尤其以二手車居多。但二手車作為一種非標準化資產,政策法規和二手車檢測評估體系不成熟、過戶不及時造成的車輛產權不清晰、處置困難等,除了給平臺增加風控的難度外,還容易引起法律糾紛。

由於債權人對抵押物不具有直接的處置權,一旦借款人逾期拒不還款,債權人需要與抵押人協商或通過訴訟由法院判決後才能完成抵押物的處置。但目前高額的逾期罰息、拖車費用和差旅費加起來動輒逾萬元,協商不成就要通過訴訟手段對逾期和壞賬進行處理,造成不良資產的處置週期變長。

小結與展望

車貸業務雖然市場空間大,有抵押物優勢,但實則對平臺風控和貸後管理要求較高,特別是貸後催收、成本控制、運營效率(如放款時間)等方面。再加上此次網貸爆雷潮中,車抵貸平臺資金持續流出,但是人員工資、門面租金等固定運營成本卻居高不下且難以下降。因此,部分平臺開始裁員、關門轉型或清盤退出。

在行情好的時候,車抵貸行業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放貸體量越大的平臺越容易獲得市場認可。

但是,麻袋研究院認為,從長遠來看,網貸融資成本將維持在高位,車貸業務在資金端更適合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如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現實中,也有不少頭部P2P車貸平臺,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