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監管部門說了:P2P平臺風險可控

今年年初開始,P2P平臺爆雷數量蹭蹭蹭上漲,一些投了小平臺的投資人心理跟過山車似的每天都要去平臺官網查看一番,或者是每天陷入了提現-復投-再提現-再復投的矛盾狀態。

事關投資人全部身家的問題,最近相關監管終於出手了。

8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

會議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網貸領域和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

目前P2P行業處於一個正常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正常行業洗牌情況,並不會和一些悲觀的投資人所想的一樣整個行業都要完蛋了,恰恰是P2P行業破殼而出的好機會。

1、

會議中強調:

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

這意味著大的平穩運營的平臺,只要合規,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那種風險不可控制的是那種一開始就是非法的小平臺,比如自融、資金池、假標等等。

2、

會議還說:

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要通過紮實推進改革開放,創造良好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這一段話有兩個重點詞,第一個重點詞是“長效”,第二個重點詞是“鼓勵和幫助”,對於P2P平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一個長效,意味著政策在允許長期的運營,一個鼓勵和幫助,說明好的平臺最終能夠在競爭中存活下來。

3、

8月27日消息,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召開2018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主要是解決以下問題

  • 信息共享、披露和舉報

利用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金融信息共享,併發揮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功能。

  • 解決假資金存管問題

制定實施《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和《互聯網金融營銷和宣傳活動自律公約》,發揮正向引導示範效應。做好網絡借貸銀行資金存管測評工作,有針對性推動解決之前網貸行業存在的假資金存管、部分存管、只存不管等問題。

  • 提高從業人員風險意識

支持平臺開展行業培訓、風險提示和金融消費者教育,強化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和金融消費者風險意識。

  • 風險評分制度

逐步形成涵蓋入會審查、預備觀察、日常管理、問題處置的全週期會員自律管理體系,建立擬入會單位風險評分制度。

從這些工作重心可以發現,P2P網貸雙監管主體將從原來的銀保監會+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雙監管,調整為銀保監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雙監管。既然監管機構變了,意味著大的平臺將會越來越合規,有望年底穩定下來。

監管部門說了:P2P平臺風險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