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高拱和徐階和張居正從性格為人各方面都不一樣。高拱翰林出身,本來就是進入內閣的後備。但是他的性格操切、剛直,簡直一箇中老年“憤青”並不是非常適合嘉靖時期的官場。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但是一個意外,讓高拱最終走向了權力巔峰。

這個意外就是嘉靖31年(1552年),裕王朱載垕開邸受經,高拱被選中,進府給裕王當老師。其實給一個藩王當老師,一看就是沒路子的那種。

皇太子朱載壡死了2年,嘉靖沒有重新立儲,原因就是想立景王朱載圳。所以裕王朱載垕的處境就微妙了,高拱用了9年的時間,培養了與裕王朱載垕深厚的感情,朱載垕非常依賴高拱。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人要是走運,誰都擋不住。本來一個不受待見的藩王,誰也不曾想命運選擇了他,景王朱載圳也死了。那就剩下裕王朱載垕了,大明的儲君不是他也是他了。而陪著這個苦命的藩王熬出來的老師高拱,很快也迎來了自己的好運,高拱升禮部尚書,嘉靖將高拱詔入自己修道的地方直廬,並誇獎高拱青詞寫得好,還賜了飛魚服。嘉靖45年(1566年)3月,徐階拋出橄欖枝,買高拱人情,舉薦高拱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從此開始,高拱跟徐階的矛盾開始爆發。高拱仗著自己背後有朱載垕,他並沒有買徐階的人情,因為入閣此時對他來說,只是遲早的事情,並不需要給徐階賣人情。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徐階還有另一手棋,那就是在嘉靖43年(1564年)舉薦張居正為裕王朱載垕的侍講侍讀。

這其實就不一樣了,張居正雖然也是朱載垕的老師,但是再給朱載垕當老師的同時,還兼任了國子監司業,這就意味著張居正即抓住上層背景,有抓住了即將進入官場的人脈資源。於是隆慶元年,張居正也順理成章入閣了。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從徐階對張居正的這個安排,可以看出:

第一,他已經意識到高拱將是他強大的對手;

第二,他害怕高拱會像自己清算嚴嵩一樣清算自己;

第三,張居正能力不在高拱之下,而且是自己的學生,自己致仕以後,就得靠張居正周全了。

果然高拱一到內閣,就成了霸道總裁了,他的憤青勁上來,連徐階都懟。

內閣就在嘉靖修煉的隔壁設了值班室,目的你懂的,第一時間聆聽聖訓,所以內閣的人削尖腦袋也要開值班。但是誰敢跟徐階搶啊,那可是鬥倒嚴嵩的主。所以高拱開懟了,“您是老資格了,當然要留下來。我這種小新人和李春芳,郭樸就只能去內閣處理事務了。”

結果很自然徐階出離憤怒了,把高拱趕回家種地去了。但是趕任的徐階最終還是離休回家當大地主去了。

因為太監陳洪的提醒,朱載垕就很快想起了自己的高老師。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內閣按進閣的時間來排段位的,出去了再回來的,只能往後排。但這對高拱無效,他的辦法就是懟人,把人懟光,我就是老大。首輔陳以勤被迫退休;直接動手打了殷士儋,把他打回家種地去了;嚇跑新首輔李春芳;同鄉郭樸立刻跪地喊老大;而張居正也是乖得不要不要的,表示首輔的位置天經地義留應該屬於高拱高閣老的,是不容爭辯的!

收拾完內閣,高拱開始清算“大貪汙犯”徐階,高拱的手段毒辣,讓人意想不到。他動用了海瑞去清算徐階。海瑞的耿直,令人跪喊“海閻王”,差點沒要了徐階的老命,結果硬是讓徐階的兒子去充軍了。

徐階送了三萬兩銀子,向張居正求救。高拱得到了消息,張居正被懟得魂不附體。但是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高拱竟然沒有追究張居正,但是他犯了一個錯,他把這個當做把柄動不動就去威脅張居正。張居正之後就更裝孫子了。

但是很快朱載垕不行了,其實高拱的最大危機來了,但是高拱對此並沒有清晰的認識,他覺得我還是首輔,萬曆年幼,朱載垕這麼信任自己,自己必然是顧命大臣。

還是張居正很快還是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沒有了朱載垕,權力就轉移到了十歲的萬曆身上,其實就是萬曆的母親李皇后身上。朱載垕喜歡高拱,萬曆和李皇后則未必。

所以必須要找盟友,很快張居正找到了自己最可靠的盟友馮保。馮保對高拱是恨之入骨的,因為第一次自己隆慶元年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當時司禮監缺一名掌印太監,按資歷應由馮保升任,但高拱推薦御用監的陳洪掌印司禮監。等到陳洪罷職,高拱又推薦掌管尚膳監的孟衝補缺。陳洪對你有恩,也就罷了。後來你又弄個廚子是幾個意思?

於是馮保和張居正密議,達成共識,各取所需,一個要掌印太監的位子,一個要內閣首輔的位置。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這樣一來,高拱傻眼了。因為最終的批紅蓋章的權力鬥集中到馮保手裡了。這就意味著自己什麼事情都是在請示馮保了。而且馮保和張居正結成同盟。自己相當於被排除出權力遊戲了,雖然自己仍然是內閣首輔,輔政大臣。

高拱出離憤怒了,他口無遮攔,隨心所欲。結果因為“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而被搞倒!徹底沒有機會再回到內閣。

不過高拱在任時,政績還是非常好的。雖然人緣不大好,但是功績還是深得人心的。馮保恨高拱不死,炮製了“王大臣”事件,想徹底搞死高拱,結果反而砸可自己的腳。

所以,在嘉靖45年到萬曆元年的內閣中,因為有了高拱,而變得不太平。但是大明帝國因為有了高拱,而開始變得太平。從人品而言,徐階、張居正和馮保與高拱相差甚遠。但是黨爭政治中,只有贏家和輸家,沒有好人於壞人!

張居正是如何趕高拱下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