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有些南方果農把賣不掉水果倒掉,為什麼不通過電商賣到全國呢?

整理了三個回答

苗阿哥 | 錦屏縣苗阿哥土特產經營部經營者

有些南方果農把賣不掉水果倒掉,為什麼不通過電商賣到全國呢?因為通過電商賣到全國的成本比較高。

首先,南方的水果屬於生鮮,常溫下不利於長途運輸,電商快遞過程中必須冷鏈配送,成本較高。

其次,因為是生鮮產品,快遞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保溫保鮮配套,包裝材料上成本是普通快遞的幾倍,當然,如果是桔子之類的就沒有那麼複雜。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希望網購到的水果又大又好看,普貨基本難走電商渠道,所以還要精挑細選,優勝略汰,品相不好的還是走不了電商渠道。

總體來說,還是電商渠道售賣的成本較高吧,如果運輸過程中還出現壞果,爛果,還需要賠付給買家,還是傷不起的。

賣柚子的小夥子:

有些南方果农把卖不掉水果倒掉,为什么不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呢?

我就是做水果生意的,對水果行業還算了解。為什麼寧願倒掉,也不便宜賣出去,或者通過電商賣給我們全國國的網友呢?

水果賣不出去,滯銷的時候價格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幾毛錢一斤,有的甚至在兩三毛錢一斤,所以即使在網絡上賣,也沒有什麼優勢。還沒有物流費用價格高,根本就沒有銷售的意義,就算你全部賣完,最後也落不了多少錢,還不如扔掉省事。

水果是有保鮮期的,網絡售賣加上運輸,也是需要時間的,通常賣不掉的水果都是已經成熟上市了。如果通過物流運輸,到客戶手裡,很容易爛掉的?目前網上售賣的水果,通常是沒有完全成熟就摘掉的水果,以此來解決保鮮問題。

通常網上售賣的水果,大都是高端高價的水果,這些水果利潤高,商家願意去做。反之我們果農賣不出的水果,價格低,利潤低,沒有人願意去做,因為做了也賺不了什麼錢。所以我們果農滯銷的水果在保鮮方面,和價格方面都沒有什麼優勢。

有些南方果农把卖不掉水果倒掉,为什么不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呢?

很多人都說果農寧願扔掉,也不願意低價賣出去,典型的資本主義行為!其實你們都誤解果農了。果農怎麼不願意低價賣出去,水果已經滯銷了,賣出一點就能換回一點收入,減少一點損失,果農怎麼不願意賣出去呢?

那是因為現在物流,人工,運輸,等成本的上升,即使果農兩毛錢一斤賣出去水果,到了普通老百姓手裡,你認為會這麼便宜嗎?你會有些水果在產地非常便宜,但是在我們的超市,水果店裡,價格並沒有降低多少。果農賣不出去,市民吃不起!

水果是季節性的,有保鮮期的,一旦到了季節就會集中上市,很容易造成滯銷,保鮮期短,很容易爛掉。水果價格越低,越會出現惡性競爭。果農越會競價售賣,造成惡性循環,

水果價格越低,產生的附加值越低,商人注重利潤,沒有利潤怎麼會願意去做?幾毛錢一斤的水果他能有多大的利潤,很多時候都是價格越高,利潤越大,越好銷售。商人的積極性越高!物以稀為貴,都爛大街了,怎麼會好賣?

所以現在水果滯銷了,果農寧願水果倒掉,也不會通過網絡平臺去銷售。不是不去銷售,是沒有價值銷售,也沒人願意銷售。只能扔掉了,怎麼會不痛心,辛辛苦苦的勞動白費了,投入的人工,化肥,農藥等成本也收不回來了!

三農廣訊:

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農民在網絡營銷上還是短板。雖然網絡銷售很發達了,但讓一些農民真正開網店,銷售水果還是有難度的,目前還不能普及,需要政府加大培訓力度,增加農村網絡營銷人才。

有些南方果农把卖不掉水果倒掉,为什么不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呢?

二是買家對水果網店的信任度較低。除了十幾家在國內有名氣的水果網店外,新開的水果網店並不被認可,銷售量也十分有限。也確實有一些小網店有以次充好的問題,降低了網絡水果銷售的信譽。三是運費因素。由於大多數水果不耐儲運,一般都是汽車運輸,成本較高,很多價格較低的水果,水果貨款加強運費,比實體店也便宜不了多少。四是水果產業化水平不高。很多果農都一家一戶種植,品種多而雜,有商標的少,有品牌的少,質量參差不齊,缺少市場競爭力。綜上所述,目前水果電商銷售還有侷限性,需要進一步推進和探索。

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