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法硕就业的真相!

法硕就业的真相!

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之前都会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评估一下专业的发展趋势再进行报考专业的选择。这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学考研:专业热度与就业热度分析”。希望同学们多多查阅就业信息,看看目标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

写这封信的时候师兄我还没找到工作,毕业论文还要进一步修改,但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提前对我自己做一些梳理。有时候想想如果刚来人大的时候能够有人对我有些谆谆教导,想必不会到如此地步。所以我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法律硕士专业就像一只草泥马奔跑在一望无际的马勒戈壁大草原上,在众人“亚克西、亚克西”的高呼中留下一道模糊的身影,空中则不断回荡着它的声音: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段话是我记得是刚进学校的时候写的。我们都知道,国外的法学教育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国内的大部分法律硕士学生都是读完大学后直接考上研究生的,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场准入门槛缺乏清晰的认识,懵懵懂懂,正是这份懵懂害了很多人,同时学院在这方面又毫无作为。既然法律硕士的目的就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那么我希望学院能够在专业复合和实践应用方面花点脑筋,而不是对毕业论文做出愈加严格的规定。之说以说道毕业论文,是因为对于我来说,写一稿毫无兴致的题目实在很痛苦。我写这封信还算有点意义,我写一篇毕业论文一点意义都没有,完全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生命。一个写劳动教养方面的学生连劳教所都没去过你说这论文的价值有多大。

我有个粗浅的想法,学校把毕业后的至少留在北京的毕业生在新生入学后召回学校,让新生和毕业生面对面的好好聊聊,或者建立一个机制,每年定期让毕业后的校友回来谈谈对于学习、工作的体悟。另一方面,在入学后,每个同学要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选修经融学、会计的第二专业,比如要通过雅思、托福或者CPA等等,比如去公司或者律所实习半年,至少在硬件上建立自己独特的优势。每个学期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其毕业的时候根据综合素质的考察情况来决定是否获得学院向知名企业单位推荐就业的身份,通过“学院推荐章”来逐年打造xxx大学法律硕士的品牌。个人很反感中国教育的泛行政化的,其实就法律硕士来讲,在法律专业知识上面通过平常上课、考过司法考试就OK了,其他的应该是在实习或工作当中有方向的逐渐深化。

我想,各位更关心的应该是找工作的事情。老实说,在这方面我是一个loser,但是我相信成功不可复制,而失败的经验教训更能惠及人群。通过实习拿到return-offer应该是找工作的一种绿色通道了。我记得有一些单位是有定期的实习生计划的,比如方达律师事务所、中金公司等。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国企、律所、证券公司等,最好在研二的时候就进行关注,进去实习半年以上留下的概率就很大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奇葩的情况,比如律所的某些合伙人是很不靠谱的,我们应届生被忽悠的事情也不少,能够遇到一个比较靠谱并且对你负责的合伙人算是你烧高香了。在我看来,不管你的职业是什么,扫大街的也好,作为金领出入高档写字楼也罢,诚信是对做人起码的要求,要么就别轻易许诺,如果出尔反尔把我们实习生这等小人物不当回事,那我只能说个别合伙人做人有问题。记得在律所实习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其实律师这个行业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么高端,在这方面你们应该充满自信,别说你们这样的优秀的学子,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只要踏踏实实,努力做事,勤于思考,三年之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眼界放开一点,不要只盯着一些“知名”单位,记得之前在律所实习做memo的时候,点开了鼎晖的网站发现“加入鼎晖”这一栏,然后鬼使神差似的进入看了看,没有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但是有个去年暑期实习生的计划。对资本市场熟悉的同学应该知道这家公司,当初费尽心思找实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去这家公司的网站看一下,不过当时不知道这类投资公司也是真的。

提醒你们,研三的上学期考个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然后你会发现到各种笔试的时候就顺利很多。

点击下面的查看更多,获取新的考研资料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