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53名“扶貧群主”詐騙6萬餘人、涉案金額600餘萬元

53名“扶貧群主”詐騙6萬餘人、涉案金額600餘萬元

提示:點擊上方"南陽經濟"↑免費訂閱本刊

重 磅

彙集財經信息,盡在南陽財經網!

點擊文末藍字 “閱讀原文”,進入南陽網財經頻道,查看今日熱文《53名“扶貧群主”詐騙6萬餘人、涉案金額600餘萬元

53名“扶贫群主”诈骗6万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昨天下午,社旗縣公安局召開新聞發佈會,歷時240多天、由公安部督辦的一個以“精準扶貧”名義詐騙6萬餘人、涉案金額600餘萬元的特大系列詐騙團伙被警方一舉端掉,53名“扶貧群主”悉數落網。

2017年9月27日,社旗縣公安局賒店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惠某報案,自2017年4月以來,他被夏某拉入到某微信扶貧項目群,讓他發展下線並負責群內統計、收款、轉賬等工作。該項目每人只需交10元開卡費和90元相關費用,即可申請扶貧賬號,獲得一筆國家扶貧款。同年6月,他按照夏某的指示,將各微信群群主收到的89萬餘元會費匯入到了自稱“國家扶貧辦專員”汪先念指定的賬戶。然而,匯款結束後,惠某多次聯繫夏某、汪先念等人,但對方手機均處於關機狀態。惠某意識到上當受騙隨即報警。 社旗縣公安局迅速將案情上報至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警方圍繞涉案資金、涉案信息展開初步調查,發現該案受害人有6萬餘人,涉案資金巨大,且以精準扶貧為幌子,影響極為惡劣。 經專案組深挖獲知,自2017年3月以來,廣西凌雲縣的楊某(綽號楊馬)以“民族資產解凍”、“精準扶貧”為由,編造“財政部、國家扶貧辦、國際紅十字慈善總會安家費棚戶區改造房”等國家扶貧項目,化名國家扶貧辦工作人員“汪先念”、“李娜”、“李健”等,以繳納10元入會費便可獲得在城市購買低價房資格,並領取80萬元至120萬元不等的創業資金為誘餌,進行集資詐騙活動。

53名“扶贫群主”诈骗6万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53名“扶貧群主”落入法網

2017年3月,楊某化名為“國家扶貧辦專員汪先念”聯繫到夏某後,對其展開攻心並許諾其發展兩萬名會員就可享受雙倍會員福利及高額獎勵,引誘夏某為其非法集資。夏某為獲取高額回報,將楊某編造的棚戶區改造房項目簡稱為“10+1”項目拉攏孔某通過微信平臺、組建微信群對該項目進行宣傳、推介,拉攏會員、非法吸收群眾錢款。 在各自的微信群裡,夏某、孔某發佈與所謂的“國家扶貧辦專員汪先念”虛假通話錄音和虛假項目文件等信息,獲取微信成員的信任,並逐步發展微信群體,讓會員作為群主再度組建自己的微信群進行推廣。楊某又編造“精準扶貧項目”並化名“國家財政部扶貧辦後勤組李娜”,以響應精準扶貧為名,宣稱繳納68元入會後可獲得120萬元至150萬元的扶貧獎勵款,繼續拉攏孔某為其集資。

截止到2017年12月,孔某先後發展“68+1”項目會員5萬餘人,收取會費3326704元,並按照楊某的指示將自己收取的會費匯入到指定的銀行賬戶,後楊某等人通過刷POS機進行套現。

53名“扶贫群主”诈骗6万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據瞭解,自專案組成立以來,警方迅速組織了網安、技偵、刑偵進行分析研判,並於2017年10月12日趕赴西安,將涉嫌詐騙的夏某抓獲。2017年12月14日,專案組駐南寧民警將楊某等人抓獲,現場搜查出現金73萬多元。民警又順線追蹤,先後將孔某和幫助洗錢的陳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經對夏某、孔某訊問,二人供述了先後發展多名微信群主的事實。其中,夏某發展下線群主18人,孔某發展群主35人,並由這53人各自組建微信群繼續向下發展會員。

由於案情重大,公安部對此高度重視並跟蹤督辦,要求河南警方全鏈條打擊,限時破案。2018年5月3日,河南省公安廳將該案列為“雷霆行動”3號案,市公安局專案組再度加強警力,派出6個小分隊開展收網行動。目前,涉案53名“群主”已全部被抓落網,社旗縣檢察院已對11人批准逮捕。(據南陽晚報)

每日謎語

謎題:孕婦的開支 (打一成語)

答案明日揭曉

百裡挑一兩傾心 (打一字)--答案:皆

猜到答案的朋友,請把正確答案發送到“南陽經濟”公眾號,即可免費領取精裝兒童畫報圖書!

領獎地址:七一路南陽報業傳媒集團3號樓4樓經濟部。

53名“扶贫群主”诈骗6万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QQ:708949512

聯繫地址: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南陽網經濟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