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從《我不是藥神》的大爆到《動物世界》的失意,“點映”真有那麼神?

從《我不是藥神》的大爆到《動物世界》的失意,“點映”真有那麼神?

傳媒大眼導讀

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每一部成功的電影都不是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而“大規模點映”這個新詞條的誕生,就與《我不是藥神》的宣發脫不開關係。

正式上映4天后,《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經突破了13億,排片佔比超60%。與之相比,排片佔比第二名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卻僅有12.9%。這組簡單的數據對比意味著,全國院線都恨不得把《我不是藥神》排滿。也正是依據這樣的走勢,貓眼對其最終票房的預估在40億左右。至少從目前的口碑發酵程度來看,《我不是藥神》超過2018年目前為止的票房總冠軍、有著36.21億收益的《紅海行動》,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但市場體量畢竟有限,《我不是藥神》的氣勢如虹,勢必會擠佔同檔期內其他影片的排片量。尤其是對李易峰主演的《動物世界》來說,雖口碑不錯,但排片還想保住10%怕是已經很難。截至目前,該片上映10天的票房成績剛剛突破4億。隨著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即將上映,成本就接近3億的《動物世界》已經“錢景”堪憂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我不是藥神》開創的“大規模點映”已經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觀點認為,該片以“點映”之名行大規模上映之實,不僅擠佔了其他同檔期影片的黃金上升期,也讓本可以實現“共贏”局面的暑期檔玩成了一家獨大,有點不地道。但也有聲音認為,品質面前不需要在意任何細節,“藥神”火爆的本質還是因為內容的優質。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那麼。“點映”一事到底能夠對票房和口碑產生多大的影響?要解釋清楚這一問題,還得從多方面加以論述。

不用說什麼“抄襲”,光是“致敬”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對觀眾來說,一部好電影帶來的情感共鳴勝於一切。從朋友圈到微博,各式反饋已然陷入對天價藥的氣憤、對惡性疾病的恐懼、對苦難患者的同情以及對“藥神”式平民英雄的感動之中。《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從故事觀賞性到現實意義再到對國產電影未來品質提升的影響,都難得地實現了無短板的突破。

但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每一部成功的電影都不是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結果,每一次現象級的作品出現後,對複製成功路徑的渴望都將引來對其一次又一次的覆盤。而“大規模點映”這個新詞條的誕生,就與《我不是藥神》的宣發脫不開關係。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原本從《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三部作品的排片量來看,應該是每週上映一部的節奏更為合理,以此避免上映首周的正面交鋒。對一部新電影來說,上映後一週內特別是第一個週末檔的成績如何,可以說是一個生死劫。首周表現直接關係著院線的排片信心,也是口碑發酵、吸引“自來水”的黃金上升期。

但《動物世界》剛剛在6月29日上映,《我不是藥神》就在6月30日突然擴大了點映規模,打了《動物世界》一個措手不及。實際上,後者從6月20日就已經開啟了點映模式,只不過首日點映的場次只有兩位數而已。但是從30日起,其點映量徒增至1.4萬場,此時的“點映”早已變成了“面映”,這就讓飽受其累的一眾競爭者有苦難言了。

到了7月3日的時候,貓眼數據顯示《我不是藥神》的黃金場佔比已經達到了99.7%,此時該片尚未正式上映。緊接著,片方又宣佈提檔1天至7月5日,但在外行觀眾看來,這點映與正式上檔也沒什麼區別可言了吧?

“大規模點映”這個大招,可不是誰用誰見效的

於是,關於《我不是藥神》用“大規模點映”搶佔同行首周黃金場的說法,似乎成了這部五星電影的唯一瑕疵。所謂“點映”,顧名思義就是以點為單位,電影在個別院線小規模上映的一種方式。如果要把“點”擴散成“面”,為何不直接對其進行提檔呢?

其實,點映這種放映方式的出現,在最初也確實存在那麼一點點耍小手段的意思。2002年,張藝謀為了讓野心之作《英雄》趕上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報名時間,提前7天在深圳舉行了所謂的“點映”。

此後,這一手段開始被廣泛應用。常規一點的做法就是集中為媒體、影評人、資深影迷開放點映,多集中在一線城市或大學校園,主要是一種提前開放話語權、為影片正式上檔做口碑鋪墊的方式。7月6日,姜文的《邪不壓正》就選擇在電子科技大學進行了點映。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近幾年來,憑藉“點映”獲取排片信心和群眾口碑的正面例子不少。號稱國漫之光的《大聖歸來》,就憑藉點映收穫了大批影迷的“自來水”行為。去年上映的《芳華》也通過提前點映收穫了不俗的評價。

這些都為影片正式上映帶來了極大的助益。當然,上述點映行為也大多維持在最多幾千場的常規範圍,通常提前一至兩週,重點影院可以買到一兩場。類似《我不是藥神》這種大規模的“點映”,之前還從未出現過。

當然,並不是所有電影都能從“點映”身上撈到好處。有實力的電影提前點映,是可以借勢口碑效應實現“四兩撥千斤”的絕佳效果的,還能省出不少的宣發費用。但如果影片過分自信,提前點映幾乎相當於一種“自殺”行為,試想一部電影在還未正式上映前就被打上了爛片的標籤,那無論觀眾還是院線,其興趣和信心都將受到不小的影響。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要舉一個敢以身犯險卻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的例子,非《九層妖塔》莫屬。這部拿著鬼吹燈超級IP、由知名導演陸川執導、人氣與實力兼備的姚晨和趙又廷聯合主演的作品,在80城大規模點映後,卻只拿到了豆瓣兩星的評分,連當年票房前十都沒擠進去。可見想複製《我不是藥神》的成功之路,“大規模點映”這一招還是得小心使用。

國產電影需要激烈競爭,更需要和平共生

那麼,《我不是藥神》的大規模點映又是否意味著勝之不武呢?其實倒也未必。

實事求是的說,“大規模點映”並不是造成《我不是藥神》票房大爆的決定性因素,而更像是提前引爆了這顆炸彈的加速器。沒有大規模點映,《我不是藥神》還是值得擁有如今收穫到的這些讚譽,但有了這一招,更能助力該片“霸主”地位的形成。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截至首週末,豆瓣上對《我不是藥神》的評分人數已超30萬,且超過57%的網友給出了五星好評。很多人抱著看甯浩、徐崢的經典搞笑組合走進電影院,沒想到走出來的時候都哭成了調色板。這種反差強烈的效果,絕不是任何一種營銷手段能夠達到的。

同樣的,用一種客觀的角度來看《動物世界》,也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該片在類型、創意、表現手法、特技運用上,都有堪稱驚喜的表現。甚至連作為主演的小鮮肉李易峰都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只不過在與《我不是藥神》的正面battle中,《動物世界》的運氣確實是差了一些。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我不是藥神》的現實意義,可以說超過了階級、年齡、性別、職業等一切客觀因素,因為沒有人敢保證自己不會生病,所以也沒有人能夠在面對生死的話題時保持無動於衷。但《動物世界》的題材卻顯得小眾了些,雖然主題是在探討人性,但表現手法卻偏向二次元,無法引起大眾共鳴也在情理之中。

對觀眾而言,如果國產影片的競爭都能在這種水平的作品間展開,那倒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可實際上,國產電影還遠沒有強大到可以自相殘殺的地步。與其運用不正當的營銷手段,給別人落下勝之不武的話柄,還不如正面剛贏得更漂亮。不時爆出一家獨大的現象級作品的確令人振奮,但什麼時候能夠進入到百花齊放的日常,才是國產電影值得驕傲的那一天。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