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身家過億了嗎?

老狼1705878

0.很多朋友侃侃而談,卻忘了一個重要的基本常識,個人資產和法人資產是獨立的,而馬未都創辦的觀復博物館是一個民辦非企業法人,其資產是不能算在馬未都個人身上的。

1.誤算的方式有兩類,個人資產的統計,往往要統計有形資產和權益資產兩類。一些人不知道民辦博物館是法人,誤認為法人資產就是創辦人資產,所以把觀復博物館的館藏都算到了創辦人頭上;一些人認為博物館是企業法人,馬未都是董事長,所以把博物館資產按企業股權拆分的方法算到董事長頭上,這都是錯誤的。

2.《博物館條例》規定,非國有博物館的設立,要具有相應數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資料,並能夠形成陳列展覽體系;博物館依法管理和使用的資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在《非國有博物館章程示範文本》中有明確要求,舉辦者向博物館提供的藏品,應依法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舉辦者提供的開辦資金,應通過會計師事務所辦理驗資。開辦藏品、資金轉移手續完成後,相應藏品、資金等資產即為本博物館法人財產;舉辦者在博物館辦理登記註冊手續後,不得抽回、撤回、轉移所提供的藏品、資金等資產,不得要求分紅。

3.綜上,所以馬未都個人的財產要和觀復博物館的財產分別計算,至少明確為觀復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是不能算到創始人、理事長馬未都頭上的。


螺旋真理

馬未都多少,這個不好說,過億不過億我們不去評判。以他四十多年在收藏的古玩,估計拿出來幾件,拿到幾家知名拍賣公司,拍出個上億元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光老馬的觀復博物館,恐怕估值就不得了了,裡面的明清老傢俱、瓷器,重量級的精品不在少數,以老馬在古玩圈的地位,件件都可以賣出天價,而且還有很多富豪爭相購買,一個億真不算啥。畢竟這些東西本身價值就高,再粘上老馬的名人氣,價格說不定會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然而,老馬最大的財富並不是他手裡的古玩,古玩雖然值錢,但是對於擁有它們的人來說,只是一個過客而已。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收藏了一件古玩,我們就永遠擁有了它,因為總歸有一天,它還在,我們沒了。它們終究還會屬於別人,金錢也無非一個道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就是人沒了,錢沒花完。



那麼什麼樣的財富才是永遠真真實實的屬於我們呢?那就是知識。老馬最大的財富就是他的博學,這個巨大的財富能讓他即使在百年以後仍然能讓所有人記住他,以及他的藏品,就算他的這些藏品轉手他人,那個人也會無不自豪的說這件寶貝是馬未都的,而且幾千年後,人們還會記得這件東西是馬未都的。


所以,我覺得人最大的財富並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有多大的影響,取決你有多大的知識量和人格魅力。


風雲說收藏

恐怕上百億還差不多。他的身家由三部分組成,古玩、房產、品牌。古玩方面,光觀復裡公開的藏品,不論是質還是量都非常可觀(注意,這些藏品都是可以變現而不是禁賣文物)據說零幾年的時候就有三千多件,估值70多億,到現在2018年了,藏品數量肯定有增無減,觀復也開了三家了,去掉其中絕大部分經濟價值低的、去掉炒作水分,又考慮通脹因素,當前估值50億當然是沒什麼問題。這個估值不包括他的壓箱底不公開收藏,這個肯定有,且很多。

房產方面,據公開消息,馬爺是有四合院的,北京觀復的8畝房產,加上數量不明的小房子,估計價值20億以上(外地觀復都是租的,忽略不計)。

品牌方面,馬未都個人品牌和觀複品牌都可以估值,都有很大品牌影響力,這個各渠道的估值不同,但估值品牌價值30億應該恰當。

以上總計,馬爺的資產總值應該在100-130億之間,跟所有的富豪一樣,他的資產也不能迅速變現,那會導致貶值(人家為啥要變現呢?)。他需要資金的話,不要忘了,他有大量的合夥人(人脈、同好、觀復理事等等),都能大量聚集資金。不過老北京嘛,習慣就是低調,不會誇耀自己有多少多少身家,馬爺的收藏,一般也不搞公開鉅額收購這種扎眼球的事情(所有鉅額公開收購都是意在題外)。


雲峰1142143834

1、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人都知道,當今超級IP的價值,”馬未都“就是一個超級大的IP,這個IP的估值一定在幾億到幾十億吧!馬未都老師能夠在廈門、在上海陸續開出觀復博物館跟這個大IP的價值關係密切。

2、馬未都先生幾十年來收藏積累的很多古董,其市場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有些珍貴藏品單件的價值,都會過億的。當然了馬老從來不公開出售自己的收藏,並且承諾以後將這些收藏全部捐獻出來,但這些收藏品肯定也是其身價的一部分!

3、世界上的很多博物館初衷都是,開啟民智,傳播文化等,做博物館一般都是非營利的,很多著名的博物館,都是靠政府撥款、民間財團的捐助、收藏家藏品捐贈,博物館衍生品獲利等來維持的!沒有聽說北京政府對觀復博物館有什麼撥款,也沒有聽到那家大企業對觀復博物館的捐贈,馬老完全靠自己的影響力,通過門票收入,通過衍生品開發銷售,通過做很多的音頻、視頻內容的媒體傳播,竟然能夠維持博物館很好運營、甚至獲利,這也算經營博物館的一個奇蹟吧!

博物館的運營成本實際相當高的,很多工作人員工資,安保系統,水電費、場地費等等,記得馬未都先生在節目中曾說過,北京觀復博物館接待一個參觀者的平均成本大概要一百多元(估計隨每日參觀人數的增加會降低),我2014年專程去參觀了,當時的門票是50元/人,靠門票收入絕對是虧損的!

馬老是挺善於經營的,他的節目中曾經講過,他們家開海馬歌舞廳虧本,但後來乾脆拍了電視劇《海馬歌舞廳》結果贏利了,可見馬老也同樣具有企業家的頭腦!在經營中,馬未都先生是非常注重細節的(象他的著作中寫人物一樣),例如,觀復博物館的門票,可以作為書籤,設計精美,讓你捨不得扔等。總之,觀復博物館的運營團隊,及運營業績也是,馬未都老師身價的一種表現!這種管理運營能力和團隊協作水平,在風投市場估值幾億應該不是問題!

4、當然了本人很佩服馬未都老師的人格魅力。馬老年過六十,很多人都退休養老了。但他是還四處奔走,不斷為觀復博物館蓄能。馬老現在的經營模式核心是通過,個人的博學、風趣、幽默,個人的努力,個人的影響力,也就是文化明星效應為觀復博物館賦能、引流;但這種方式,風險也不小,應該注重後續文化明星的培養,現在觀復團隊中還沒有看到可以接替馬老的角色,這個刻不容緩要去做的,當然馬老可能私下已經有安排了,只是我們不知道!哈哈臺灣的小馬哥(馬英九)就是因為沒有在國民黨內培養出新的領袖人物,結果痛失了2016年的臺灣大選!反觀”郭德綱“這位老兄,後繼人才培養方面表現非常不錯,現在那個小嶽嶽,越來越有,明星相了!

總之我們現在不需要過多討論馬未都老師的身價問題,而是要更多地考慮,觀復博物館的後續發展,觀復團隊後期文化衍生品的開發,及其文化產品在開啟民智,復興中國文化方面,做出更多、更持久的貢獻!”觀復貓“有沒有機會成為象”米老鼠“、”小黃人“那樣級別的卡通形象及超大IP。哈哈!能堅持讀到這裡的,估計和我一樣,都是”馬辮“了,歡迎討論,希望觀復博物館的輝煌一直延續!

關注執玉手,我一起擁抱價值閱讀!


執玉手

收藏界提起馬未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空軍大院出身的紅二代,與王朔、馮小剛、高曉松等人都有不錯的私交。數十年的收藏史,名下已是珍寶無數。

對大眾而言,認識馬未都,大多都是從《百家講壇》開始,在人們印象中他是一位作家、專家。但

馬末都的百億身家其實都來自於他撿的那些“破爛”。

從破爛王到大收藏家!

馬未都說:當時在國營文物商店內銷部買舊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擱地上,任我挑,10元錢一個,現在這樣的碗在拍賣會怎麼也要三、五十萬吧。

不過,按照1982年的國家規定,收藏古玩只能由國家指定的單位收購,個人不準私自經營古玩,嚴禁倒賣牟利。所以,對個人收藏而言,政策環境並不太理想。

馬未都描述,當時的古玩地攤就跟今天過街天橋上賣DVD的似的,地上鋪一塊包袱,把東西擺好,隨時準備著警察來了捲包袱跑人。但是,那時文物價格低,真品多,很少偽造,因為偽造的成本更高。

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就這樣,馬未都走在其他人的前面,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傢俱、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在古玩界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

1996年10月,在馬未都的奔走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終於獲准成立。它是國內第一家成立的私人博物館。

據馬未都所說,80%的藏品其實都曾是“地攤貨” ,都是”撿破爛“來的!

2008年的百家講壇的《馬未都說收藏》更是讓他被人廣為熟知。他也成為了中國古玩界的第一號好代言人。這時的馬未已經有上億的身價。

從各個地攤上收藏來了今天博物館裡大多數寶貝,用價值連城來形容應該也不為過。但是,這只是今天的事實,退回到80年代,在國家嚴禁買賣的環境中,買家寥寥無幾,所有的收藏家誰都不會料到,幾十年後,這些玩意兒竟變成了財富。

馬未都是一位很接地氣的大收藏家,他碰瓷幾多,撿漏幾多,豁得出去,也捨得銀子,勤快跑腿逛園子逛地攤,修得一雙火眼金睛,最重要的是:他有決心,很堅定,知道自己要什麼。收藏,到了一定的時候或者說階段,就是注重靈魂上的修行。


雲掌財經

沒法衡量老馬的財富,他的知識造就了他的財富,豐富的歷史和專業知識讓他懂得如何收藏,如何做到最牛的文化人。哎!世間人說收藏,玩收藏也不過是萬里長征,只走了第一步,馬未都的收藏若干年後還是馬未都的!


麼概念?馬未都收藏東西又是誰的呢?也難怪收藏被一些人誤道!長話短說,收藏的理念是,傳承歷史文化,保護物品永存,研究時代發展,獲取微博利益,物品在收藏人手上是過客,我們曾經擁有過,但不是永遠,因為它的存在長於我們的生命!有個乳搖的盤子就值三億,觀復博物館裡面的就幾佰億,還有好東西全是國寶級的放在上海金融中心地下五層,都是一些不能拿出來的。

不談他的收藏,光他的四合院都過億,不談他的四合院,光他搞的那麼多節目跟參加過的節目還有出書等等,都過億了。馬爺 現在即使什麼家當都沒有了 很短的時間也會東山再起 關鍵是肚子裡的學問和 馬未都三個字值錢。老馬有5個博物館,還有一個大倉庫,他博物館裡的都是價值連城的!他的身家百億起步,他是真有錢沒有負債,不像那些商人身價1000億銀行貸款2000億人最大的財富並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有多大的影響,取決你有多大的知識量。


春日盛宴

如今社會是一個看錢評地位的時代。例如某些大人物動不動誰身價幾億,幾十億,幾百億,我不否認他的實力,但完全不應該用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特別是馬未都,馬爺這樣的收藏大家。幾點分析。


第一,馬爺的身價已經不是過億來形容了,博物館過億的藏品不多,但有那麼幾件。用馬爺的話說,他有的一些東西不是錢能夠衡量的,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歷史,太多的不為人知。

第二,如今的馬爺即使不靠這些古董,他的影響力也絲毫不亞於一位大牌明星,而且要比所謂的大牌明星有文化,有底蘊,有涵養的多,真正的靠自己所學所見所聞,贏得了觀眾的喝彩。這可是真才實學,不是緋聞炒作。



第三,不止一個電視臺,一個綜藝節目來請馬爺去做評委導師,但馬爺每次無不例外全部都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吃幾碗乾飯自己心裡門清,連自己這攤還沒琢磨明白,憑什麼跨行業給人當導師。這幾句話不知道打了多少自以為是的偽導師的臉。


馬爺的身價不是錢能衡量的,他的藏品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傳承,是國家的瑰寶。這些藏品和馬老自身獨到的見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更大的價值。


火星生命

其實馬未都有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做各種節目我就很欣賞。

他能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用視頻節目告訴國人,這很重要。

我個人認為他的行為是在為自己立德,其實立德也是人一生中最難的,

但是馬未都辦到了,我一有時間就去優酷看他的節目。

我希望大家他去看看,能知道很多東西。


三人志

記得05年看過一個馬老師的訪談,80年代的時候馬老師就投資了40多萬開了一個海馬歌舞廳要知道那時候北京的四合院1萬塊錢就能買一座,他還開玩笑說如果當時自己用投資的錢買四合院的話自己現在就是北京的首富了,當初馬老師憑藉一部今夜月兒圓的小說躋身文壇,後來又轉戰影視圈,投資的電影也是部部大賣,拋開收藏的古董不說,億萬存款肯定是有的,如果把古董都算上的話估計要有百億之多了。


板式傢俱楊鋼

其實馬爺挺窮的,因為搞收藏的沒有人是不窮的。馬爺要不是靠著名人效應,上上電視,拉拉贊助。他的博物館都得關門。

收藏家都不太捨得賣自己的寶貝。所以那些玩意也只能叫玩意。馬爺基本不會拿出來賣了換錢。

單說馬爺那件北宋的汝窯洗子,拍賣兩億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他不賣,那也就是個瓷器。再加上他逝後,全捐給觀復。你也可以說他其實身無長物了。

他最大的財富對我而言是他的知識,還有老一輩收藏家比如王世襄老爺子給他講述的那些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