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最好不要施灸?

白雲62824

灸法是運用艾絨或者其他藥物,放置在人體相關的穴位上,點燃後進行燒灼和燻熨,藉助藥物的溫熱和刺激作用,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很多中醫養生館等機構都開開展這一項目,簡單便捷,效果也不錯,深受大家的喜愛。

艾灸法的適應範圍是寒證、虛證、陰證等,對於慢性疾病和陽氣虛寒的人尤其適合。

與之對應,下列情況是不能用艾灸的:患者脈象數疾(跳動過快)的人;高熱、抽搐、體質極度衰弱、形體過於瘦弱的人等。

此外,有一些特殊的人體部位,也是不能施以艾灸的。主要包括:心臟搏動之處;大血管和肌肉十分薄弱的地方;女性在妊娠期的時候,下腹部和腰骶部不能艾灸;睪丸、乳頭和會陰部不能灸。


艾灸是中醫外治法的代表手段之一,從遠古時期就有了很廣泛的應用。它的原理是藉助藥物的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從而實現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的目的。

艾灸分為很多種,常見的有艾柱化膿灸、艾柱非化膿灸、隔鹽灸、隔蒜灸、隔姜灸、溫針灸、艾條溫和灸、溫灸器灸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溫針灸、艾條溫和灸、溫灸器灸。溫針灸是將針刺與艾灸結合的方法,大夫在扎針後,會將艾絨團捏在針柄上,然後點燃施灸,從而使針刺和艾灸同步進行。艾條灸操作方便,將艾條點然後,根據不同的方法,在一定的皮膚部位進行燻烤。而溫灸器灸則是利用特製的灸盒,底部有許多小孔,點燃艾卷後插入灸盒中,然後放置在腰背、腹部等處。

1.疾病屬於陽證、發熱脈數、脈浮者;

2.疾病屬實證、陰虛內熱者;

3.疾病屬傳染病、精神病者;

4.高熱、急性炎症、飽腹、過度飢餓、醉酒後;

5.施灸部位皮膚有破潰、感染者;

6.為保護胎兒,妊娠期婦女不應對腰骶部和小腹部艾灸。



中日男科王傳航教授

雖然灸法操作簡單,療效顯著,但也有一些必須注意的事項:如灸治時必須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環境溫度應保持溫暖適宜,不可有風直吹操作部位。灸後要避風,禁忌飲食生冷,宜清淡飲食。施術時應保持患者的舒適體位,不可移動,以免艾柱掉落。患者過飢、過飽、沉醉、勞累、精神情緒不穩時,不宜施灸。

從總的原則上來講,灸法一般多施用於虛證、寒證、陰證。對於陰虛陽亢和邪熱內熾的病人不宜使用灸法,如陰虛火旺的結核病,血熱妄行的吐血、鼻出血、咯血、肝陽上亢的頭暈頭痛,以及腦卒中閉證、熱毒旺盛等均需慎用。

人體的某些部位屬於灸法的忌用部位。如顏面五官,陰部,大血管部位不宜施直接灸;關節、筋腱部位不宜用化膿灸;妊娠期婦女的小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心臟,重要器官附近,毛髮處等不宜施灸。

人體全身有50餘個學位禁酒,如風府、人迎、成泣、迎香、素髎,石門等,但主要是指使用艾柱直接灸,對目前多采用的艾條溫和灸可以不必拘泥。我用的是灸服加灸盒裡面放艾柱,隨時隨地都能用的,非常簡便。


雪花飄74930

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人體陰極陽生,陽氣收斂,氣血不暢。各種虛寒性疾病趁機而起。此時艾灸相應穴位能溫陽益氣,祛風散寒,對於防病強身都有顯著的效果。三九灸也有要注意的事項: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發熱、咽喉發炎患者,1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患者、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不宜三九灸。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艾灸時一定要注意保暖。另外,冬季是進補的季節,如果要進行三九灸,則要注意飲食清淡,不宜食用油膩、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冬季皮膚脆弱,如艾灸過程中出現局部水泡,要注意護理,破潰後不要抓撓,以免感染,可塗紫藥水進行消毒。


美麗人生68614

 有風時不能灸,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3、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體發炎部位禁灸!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農村人4097

飯前後1小時,不宜施灸。激烈運動後不能施灸;孕婦禁灸肚子;身體發炎破皮部位禁灸;極度疲勞、過度飢餓、太渴、醉酒、婦女月經期,不宜施灸;泡腳時,絕對不能艾灸! 這些都是艾灸的禁忌,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千萬不能讓艾灸起到相反的作用。


田野11997

 1.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2.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