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為什麼沒有重用王陽明?

敏學

王陽明在朝廷當中未得重用,可以從他自身和與他人關係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個人來講,王陽明本人其志並未在朝廷政權,走仕途之路也只是實現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理想的途徑,他並非一個喜好政權之人,更多的是一位思想家,所以他提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樣的悟道之言,而且當仕途上風光過又受排擠被貶後,他完全辭官回鄉建書院辦講學,宣講他的心學理論,所以他本人是個淡泊名利之人,政治上自然不會太有抱負,不受重用是必然。

其次,與他人的關係方面,有這樣三點會導致他不受重用。第一,他的心學與當時盛行的朱熹理學有衝突之處,從皇帝到文武百官對他的思想是有異議的;第二,他的學生越來越多,形成一幫勢力,會讓皇帝對他有所忌憚,讓其他官員對他心生嫉恨;第三,他所跟隨的王瓊,在政治上失利,直接影響到他的仕途。


例外狀態

聖人也會站錯隊。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

立德立功立言”全部做到的人物,他和孔子、曾國藩被合稱為“兩個半聖人”,是明朝的第一流人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王陽明文治武功,皆有成就。

但是,這麼個開了掛的牛人,一生都沒有進入過權力中心。其死後諡號為“文成”,爵位為伯爵;而“半個聖人”曾國藩諡號“文正”,爵位為侯爵(諡號按照等級依次是:文正、文忠、文恭、文成;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相比“曾半聖人”,王大聖人咋混的不咋地啊。要說他的上司正德皇帝是個二百五,不知好歹,倒也罷了;可他的新上司嘉靖皇帝早年可是“神聖不世出之主”,王聖人依然沒有得到重用,職場咋這麼不順呢?

王陽明確實牛,但是沒有牛在做官上。明朝政治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結黨,直白了說就是,

大臣們都要分清楚是哪條線上的,是哪個隊伍裡的

王聖人朝中的靠山是時任兵部尚書的王瓊(他與于謙、張居正並稱為“明代三重臣”),在他的提攜和支持下,王陽明成功處理了“寧王之亂”。王陽明也知恩圖報,在給朝廷的奏摺中,一再將功勞歸於王瓊。

但是,王瓊和內閣首輔楊廷和

因為權力之爭,已經勢不兩立。嘉靖上位,天平倒向了楊廷和。老楊於是積極主動地打壓王瓊和他這一條線上的官員。王瓊被捕入獄,差點送了老命。這種情況下,王陽明能有好果子吃?

其實,嘉靖剛登基時,也知道王陽明有本事,曾下詔讓他進京,但楊廷和從中作梗,最後又下了一道聖旨,讓王陽明不必赴京。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聖人遇到權臣,沒處說理啊。

皇帝的爸爸去哪兒了?

嘉靖三年,楊廷和倒了,王聖人機會來了吧?沒有。

嘉靖一朝有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叫做大禮議。事情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就是嘉靖皇帝應該叫自己的親生父親爸比,還是叫蜀黍。這個問題現在看起來很搞笑,但在當時,卻是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

話要從正德說起,這位荒唐皇帝雖然喜歡“游龍戲鳳”,卻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他死後,堂弟嘉靖就撿了個大便宜,由藩王變為皇帝。本來是件大喜事,但是,嘉靖的心情沒多久就被楊廷和等一班大臣給搞壞了。原來,楊廷和他們認為,你嘉靖既然繼承了皇位,那你就是過繼給了弘治皇帝(正德他爹),你就不能要再喊自己的老爹爸比了。但是,嘉靖不幹,圍繞著誰是嘉靖的爹,朝中大臣分做了兩派。

王陽明是哪一派呢?他沒有派。準確的說,他沒吱聲,沒上摺子,沒摻和。但是,文人有文人的毛病,沒上奏摺,不代表沒有意見。他老人家寫了幾首詩歌,有這麼幾句: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舊塵。啥意思?王聖人說:天下有那麼多正事你們放著不幹,在朝堂上鬧這些么蛾子,不無聊嗎?

無聊嗎?大禮議是嘉靖皇帝的一塊心病,是一號工程。王守仁如此看待大禮議,嘉靖皇帝又會怎麼看待他呢?

聖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嘉靖皇帝沒有重用王陽明。要知道,嘉靖搞這些虛頭巴腦的事,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卯足了勁乾的。如果王陽明真的進了京、入了閣,他的大部分精力或許就要花費在皇帝的父親母親到底是誰,他親爹能不能加帝號、能不能入奉先殿等等這些破事,還有無窮無盡的黨爭和傾軋

沒有得到更高的位置,沒有獲得更大的提拔,對於自幼就立志成聖的王陽明來說,未必就是壞事。本來,聖人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嘛。

因此,無論對王陽明來說,還是對嘉靖來說,在外面乾點實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起碼,比他倆撕起來、撓破臉要強吧?


飲水君

王陽明既然很牛,有心學理論,又會打勝仗,嘉靖皇帝為什麼不重用他呢?

1529年,57歲的王陽明結束廣西剿匪後,因為積勞成疾,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從小就有的肺疾爆發了,整日咳嗽甚至吐血,渾身長有毒瘡,每天只能喝幾勺稀飯,還經常嘔吐,王陽明屢次寫奏摺請求回老家養病,嘉靖皇帝一直很不人道地不予批准,直到他最後實在撐不住了,也許已經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近,所以沒等皇帝批准,就乘一小舟踏上回老家的旅程,準備葉落歸根,但船沿章江行至南安府青龍鋪江面時,王陽明平靜地去世,去世前留下“此心光明,夫復何言”八個字。

那麼,很多人會問,王陽明作為一代聖人,“立功、立德、立言“”基本達到了三不朽的境界,但為什麼終其一生並沒有得到當時朝廷的真正重用,除了赫赫的軍功和新建伯的榮譽封號,並沒有在政治上有大的作為,始終未能進入帝國的核心決策層內閣,這是為什麼呢,王陽明為什麼一直受到奸臣甚至是忠臣的批判和排擠呢?

其實這個問題還要從王陽明的學說找根源,可以歸結為:

第一,王陽明經過自己的努力將釋道儒三教合一,其實一輩子都在和佛教道教以及當時一統天下的朱熹理學作鬥爭,尤其心學對朱熹理學的背叛是非常直接非常徹底的,這在當時佔絕大多數的讀書人看來無異於洪水猛獸異端邪說,自然無法接受,當時的情況是群起而攻之。

第二,剛愎自用、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也排斥甚至厭惡陽明心學,再加上皇帝身邊的奸臣小人嫉妒王陽明的才幹,生怕王陽明風頭太勁搶了自己的戲份,忠臣腐儒固守朱熹的教條,對王陽明持否定態度。所以,朝廷裡反對王陽明進入核心決策層的聲音,始終大於讓王陽明進入內閣的聲音。

第三,當時賞識王陽明並大膽啟用王陽明帶兵出征的兵部尚書,在權力爭鬥中失敗,沒有能在仕途上再給王陽明以強力的支持也是一個原因。

不過,如此這般的命運造化,可能使得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多了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哲學家,一個“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的不朽聖人,這就是命運。


迷樓

說點實話吧,因為朱家不喜歡王陽明,注意,我說的是朱家,而不是嘉靖朱厚熜一個人。現在網上大肆吹捧王陽明,快把他吹成神仙了。

在明朝,王陽明活著的時候,他混的只能說一般,當然這是跟他有相同境遇的人相比。同樣是平叛立功,楊一清就進了內閣,當了首輔。

而王陽明呢?他擔任最大的官職是南京兵部尚書。你以為他是兵部尚書,但其實是南京的,是個虛職,明朝的都城在燕京。

或許你會說,王陽明官不大,可人家是新建伯啊。其實他這個新建伯是真的,但是卻沒證書,也就是鐵劵,同時沒有補貼。為啥呢?

因為被朝廷扣下了。

更悲催的還有,王陽明晚年是去江西平匪亂的。他自知時日無多,想葉落歸根,結果朝廷不同意,他是抗命回家的,結果死在了半路上,在一條小船上走完了一生。

他是萬年得子,這時候他兒子才不到十歲。

那麼完成這些原因有哪些呢?

1.心學。王陽明提出心學後,一度被理學打入異端。因為王陽明對朱熹的質疑,對心學標新立異的註解,使得皇帝不敢用他。

2.派系。王陽明在正德年間是兵部尚書王瓊的人,而王瓊跟內閣首輔楊廷和勢如水火。明朝的文臣就是這樣的,好鬥且貪。所以楊廷和多次阻止王陽明的升遷。其實如果一個楊廷和也沒關係,但其實楊一清也是這個態度。有一次嘉靖問楊一清,王陽明能不能用。

楊一清沒說話。比如《明世宗實錄》記載:“禮部尚書席書奏薦致仕大學士楊一清、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文武兼資、才堪將相。今一清已督三邊,守仁當處之內閣秉樞機,無為忌者所抑制。”

3.關係。朝中有人好做官,楊一清有他師哥,前任內閣首輔李東陽提攜,而王陽明卻沒有。而且嚴格意義上講,王陽明雖然是文臣,但是他乾的卻是武將的事情,這就導致他使用沒能走文臣的路,也因此沒能進入翰林。明朝內閣有個傳統:非翰林不入閣。

為什麼呢,翰林整天在皇帝老闆面前轉來轉去,一回生,二回熟。而王陽明自從被劉瑾貶謫到貴州,就常年在外,如果你是老闆,你敢用一個自己見都沒見過的陌生人嗎?

俗話說,時也命也,王陽明沒入閣,他才有機會完善心學體系,才能讀書育人。否則多了個官,少了個心學。

值得慶幸的是,王陽明死後50年,終於進入孔廟,心學被正式認可。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這個真是時也,運也,半點不由人呢!

明朝的黨爭為禍一時,聖人王陽明出世也改變不了現狀。

不過,歷史上鬱郁不得志的人才多的是?

又何嘗王陽明一個人呢,

有時候連孔子也不得不感嘆人生的無奈!

話說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

楚昭王聘請孔子到楚國去任相,孔子去答禮拜謝,途中經過陳蔡兩國。

陳國、蔡國的大夫一起謀劃說:“孔子是位聖賢,他所說的治國論政的謀略都是非常有見地,如果被對手楚國聘用,那我們陳國、蔡國就危險了。”

於是派兵困阻孔子一行。

孔子不能前行,斷糧七日,也無法和外邊取得聯繫,連粗菜淡飯都吃不上,隨行的弟子們個個奄奄一息,大都病倒了。

這時孔子更加慷慨,講學奏樂詠歌不停,還找來子路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不是虎,沿著曠野急徘徊。’我的理論學說不對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

子路一聽心中就不快,滿臉不高興的說道:

“君子是不會受困乏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被困多日了呢?

想來夫子的仁德還不夠吧,人們還不信任我們;

想來夫子的智慧還不夠吧,人們不願推行我們的主張。

而且我從前就聽夫子講過:'做善事的人上天會降福於他,做壞事的人上天會降禍於他。’如今老師您積德懷義,已經很久了,為什麼還會處在這種窮困的境地呢?”

孔子說:“由啊,你還不懂啊!我來告訴你。”

你認為有仁德的人就一定會被人相信?那麼伯夷、叔齊就不會被餓死在首陽山上;

你認為聰明的人一定會被任用?那麼王叔比干就不會被紂王剖心;

你認為有忠心的人必定會有好報?那麼關龍逢就不會被昏君所殺;

你認為忠言勸諫一定會被採納?那麼伍子胥就不會被迫自殺。

能否遇到賢明的君主,是時運的事;

做個賢人還是不賢人?才是個人可以選擇的事。

君子學識淵博深謀遠慮而時運不濟的人多了去,何止是我一個呢!

況且芝蘭生長在深林之中,不會因為無人欣賞而不芳香;

君子修養身心培養道德,不會因為窮困而改變節操。

如何做事?在於自身,何時生死?在於命。

因而,晉國公子重耳的稱霸之心,產生於在曹衛兩國奔波亡命之時;

越王勾踐的稱霸之心,產生於吳國會稽落難之時(貼士:越王曾兵敗被吳王俘獲收為奴隸,後臥薪嚐膽,復國稱霸)。

所以說居於下位而不願改變的人,是其思慮不遠;

做人總想安逸享樂,是其志向不大,這兩種人又怎麼能知道(重耳、勾踐)後來的結果呢?”

後來解困後,子路又問孔子說:“君子也有憂愁嗎?”

孔子說:“沒有。君子時刻都在修養身心中,做任何事都會樂在其中;當他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又會為自己能有所作為而高興。

因此,君子一生都很快樂,並沒有一天是憂慮的。

小人則不是這樣,當他想獲取一樣東西時擔心得不到,得到後又怕失去,總是患得患失,所以小人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史記sj

王陽明是中國的兩個半聖人之一,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學問,都是令人稱讚的。他的一生隨然不長而且坎坷,但是卻憑著自己創立的心血、悟出的道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的學說深深地影響了明朝後期和許多國家,絕對是個超級牛人。


嘉靖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個性的皇帝,也是歷史上十分聰明的皇帝。他雖然樂於修道多年不上朝,但是卻對朝廷的事情瞭如指掌,控制著大局,也善於利用各方勢力互相牽制。他個性十足,意志堅定,是個主見十足的皇帝。

嘉靖皇帝肯定知道王陽明的才能,內心上也肯定想重要他,但是現實中卻沒有這樣做,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王陽明的個性和為官哲學的本質。王陽明從小就是一個不受拘束的人,他的思想活躍,對當官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他以百姓為中心,願意為民。為了國家的安定,他也願意去為國家效力,如平寧王之亂、剿匪等。但是對於那些官場的爾虞我詐,他是不屑於去的。嘉靖皇帝對於這樣一個人肯定也會有所瞭解。

2、朝中權臣的阻礙。王陽明的能力是當時朝野共知的,當時掌權的那些大臣去楊廷和等他們拼命上書皇帝希望王陽明不要來北京,他們怕王對他們構成威脅,而且這麼牛逼、文武雙全而且從不按套路出牌的大神他們的確害怕。



3、明朝文官制度的影響。在明朝好多人都是站隊的,不同的隊伍都在秦明打壓自己的對手。王陽明所在的王瓊部隊因為楊廷和的打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這也是嘉靖皇帝不重用王陽明的一個原因。


縱觀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他一生放蕩不羈,建功立業,發展學說,文功武治都有很大的成就。即使不在權力中樞他也成為了人人稱讚的的聖人,這也恰恰反應出了他的厲害。


歷史小土豆



喜歡這個問題,所以試著回答下。

為什麼嘉靖不重用王陽明,我覺得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明朝洪武后有士大夫與天子共治這一傳統,內閣對皇權的限制作用明顯。

二是兩人性格理念決定。嘉靖多疑,喜煉丹,信奉道教,而王陽明從其經歷來看,是一個非常較真的人,為了研究朱子理學可以格竹七日的狂人。

老大掌控欲強且性子多疑,怎麼可能再找個狂人來找不自在呢!而一個對科舉並非十分在意的書生,志向更是經略四方的男人,又怎麼可能為權為名去折腰呢。如果兩人中間能有一個穩固的調節人存在,或許兩人關係會有更好的君臣故事。而這又不得不說說第三條原因了。

三明朝清流與濁流官員的隔閡。首先簡單解釋下明朝清流官員與濁流官員的意思。清流一般是指進士出身,然後入翰林院修修書,陪皇帝讀讀書,再給皇帝講講書,最後內閣歷練,最終做部門領導,入閣拜相的角色。而在清流眼裡,除他們之外都是濁流了。同時自古以來,

清流也看不起軍功出身的武夫。

說了上面的,再來看看陽明先生,首先雖然取得進士出身,但是他並沒有融入清流這個圈子,而是屢屢平亂,做的事情經常應該將軍去做,這樣以來,在朝廷權利中心,只會需要時候想起他。同時由於心學對與程朱理學的衝突,權利中心大佬欣賞王陽明的也是寥寥。

諸多因素最終造成了嘉靖對王陽明的態度時近時遠,最終也沒有重用。但是正因為這樣,陽明學生才有更多時間完善心學,也才能讓儒學煥發新的風采。

點點滴滴,都是後人臆測,所以若有不同理解,敬請評論交流。保持中正平和,力求知行合一吧!


奔波於五環的蝸牛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在明代,等級制度很嚴重,按“公侯伯子男”爵位排序。在明代,文人因立軍功被封為伯的只有三人:王驥、王越、王陽明。他活著時是“伯”,死後從“伯”跳到“侯”,在明代,唯王陽明一人。

有人拿他與曾國藩相比,認為曾國藩比他混得好,他們哪裡知道,曾國藩只不過是王陽明的“粉絲”。他的陽明心學“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傳到日本、朝鮮及東南亞,並在日本發揚光大,出現了“明治維新”的鼎盛時期。他的學說既影響個人,又影響一個國家。

這麼利害的人物,明嘉靖皇帝為什麼沒有重用他呢?各位看官請聽有書君為你分析分析:

一、與歷史的大環境有關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當時歷史的大環境。從明朝建帝開始,理學就被各個明皇帝打造成國家意識形態,除了理學之外的所有學說,全被列入異端。

理學是科考的唯一內容,全國上下才子想要有所建樹,必須先接受理學。理學在明朝制約人們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不能有思想,只能做一件事:實踐理學。

理學的門徒遍佈天下,他們對理學的狂熱到達瘋狂的地步,動不動就會被當眾庭杖,屁股開花。這是很有視覺衝擊力的,對人們的心理最具有震撼效果。

而王陽明的心學 是後起之秀,為理學信徒們所不齒,反對心學的人多如牛毛。王陽明後來的弟子雖說也有很多,相對於理學信徒就是九牛一毛了。

坐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員,肯定不願意再起一個異端學說,特別是朱氏皇族,更不願意別人來否定他們,反抗他們。

二、與王陽明的性格有關

王陽明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從小對於發家致富的事不感興趣,一心想當聖人。性格耿直、充滿正義,又不願同流全汙。這樣的人不合群,好不容易謀得一官半職,也沒有拉攏幾個在朝朋友,特別是位高權重的朋友沒有。

朱厚照當皇帝,發生劉瑾風暴時,王陽明為忠義之士蔣欽上書,結果受到劉瑾打壓,被投入錦衣衛大牢。好不容易出牢,也是發配邊疆。要不是他機靈,性命差點兒不保。也正是這些磨難,讓他在貴州龍場悟道了,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到晚年,王陽明自己更是淡泊名利,不願意處於政治漩渦之中,他只想專注於心學的傳播中。

三.與政治鬥爭有關。

1. 第一個人是楊廷和

劉瑾與王陽明有仇,畢竟是在朱厚照時代,這裡有書君就不說他了。在朱厚熜時代,反對王陽明的第一人就是首輔大人楊廷和了。

朱厚照風流一生也沒留個後人,他死後,楊廷和想方設法擁立只有十三歲的朱厚熜為帝。在朱厚熜還未進京時,楊廷和就把王陽明的貴人王瓊排除在外,以莫須有的罪名清除出中央集團。這樣王陽明徹底沒有後臺了。

當初在江西剿匪時,王陽明不停給王瓊寫信報捷,信中隻字不提內閣,楊廷和這位首輔面子上過不去,就此已結下仇怨。

再加上,楊廷和是地地道道的朱熹門徒,絕不容許王陽明這樣的異端存在,防患於未然,他不願意王陽明進京,更不願意王陽明進中央集團,怕王陽明的思想影響小皇帝,不利於他的掌控。

另外,楊廷和在思想修為上和王陽明也是水火不容,所以他堅決不會讓王陽明進京最後一個隱秘原因就是王陽明與王瓊關係非常密切,當初打擊王瓊就是政治目的,他擔心王陽明進京后皇上會重新重用王瓊。那他不是白乾了嗎?

2. 第二個是張璁、桂萼

朱厚熜在張璁、桂萼及王陽明的弟子支持下,取得了“大禮儀”勝利。事後,張璁、桂萼得到重用,但張璁、桂萼都不是王陽明的弟子,並且對王陽明心學抱有成見。那些真正服膺王陽明心學的人,都沒有登上權力之巔,權力核心對王陽明而言,遙不可及。

後來,因為廣西叛亂,張璁、桂萼為了補過,雖推薦王陽明任兩廣總督,也是希望達到他們自己的政治目的。張、桂兩人也是竭力淡化王陽明的重要性。

而且,桂萼希望王陽明去廣西后,收服安南國,王陽明並沒聽從他的意見。桂萼老羞成怒,王陽明死後,還要削去他的“新建伯”爵位。

3. 與楊一清有關

楊廷和下臺後,楊一清被重用。王陽明與楊一清曾經算得上是半個朋友,可是楊一清在“大禮儀”後得到重用,擔任內閣首輔。他怕王陽明因為功高而挑戰他的地置,他總不可能給自己培養一個敵人吧。

再則,楊一清也是理學信徒,視王陽明學說為異端。悲催啊。

4. 與最重要的人物朱厚熜有關

楊一清、張璁、桂萼這些人都只是在這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王陽明得不到重用,最最直接的原因是與朱厚熜本人有關。

在當初朱厚熜登基之時,因為根基不穩,處處受到楊廷和的壓制,自己有麻煩,沒辦法的朱厚熜在尋求外援時,才想到了王陽明。他這想法也是對的,對於朱厚熜“大禮儀”事件,王陽明雖沒明說,但他是持支持態度的,他認為朱厚熜的行為是致良知,良心所為。

可是,朱厚熜“大禮儀”勝出後,他很快擺正自己的立場:王陽明不能來京。當時有許多人推薦王陽明,都被朱厚熜以各種理由推了回去。就連當朱厚熜的秘書都不行,他的秘書只能是一幫煉丹道士,不可能是德高望重的人。

俗語說:同行是冤家。朱厚熜曾接受過儒家專業教育,他自認為自己是儒家知識分子,時不時要推出自己的思想,加上那一群阿諛奉承的人的吹捧,他真以為自己不可方物,還出書立傳。

當然,他只不過是在朱熹理學的框框裡依樣畫葫蘆,但他絕不容許別人也能畫葫蘆,他對王陽明羨慕嫉妒恨。對王陽明的心學和人都不待見,怎麼可能讓他進京進中央集團呢?

但是,人生的苦難都沒能奈何王陽明,自他從明朝錦衣衛監獄裡出來後,一切在他看來都不是苦難,苦難反而成全了他。

平定江西,廣西剿匪,這一切只不過是他自己在格物,在檢驗自己的心學。

“四句教”是他對自己思想最好的詮釋: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知善去惡是格物。

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斷探索成為聖人的路上,最終成為聖人。在他死後多年,又被追加成“新建侯”,可這一切對他又有什麼意義呢?他早已淡泊名利。正如他臨死前說的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在這個人心浮燥的年代,我們要學王陽明的思想致良知。憑良心做事,才是我們做事的準則。王陽明的心學,在新的浪潮下,散發出它耀眼的光芒。


有書共讀

撇開嘉靖帝在用人標準上的偏好不談,單看王陽明的一生按現在的標準來評價我認為並不成功或並無借鑑之處。

王陽明的一生其實很坎坷的,一心想入廟堂卻屢屢受挫,這跟他的個性(恃才傲物)和學說有莫大關係。陽明學說的核心是"知行合一”、"事兒上練(實踐)”。這個"知"是良知而非知識。意思是為人處世和處事由"良知"決定,換成現在的說法就是率性而為。

王陽明明知嘉靖帝好大喜功,想掠奪自己評定嘉靖同姓王的大功。對現在的官場老油條說這是天賜良機。但王陽明卻以賄賂嘉靖帝恩寵太監一兩銀子的"小聰明"弄得嘉靖掃興而歸。這樣的小聰明對付叛匪是智慧,對付決定自己命運的大上級卻是愚蠢~很愚蠢。

我覺得王陽明的坎坷經歷反而促成了陽明心學的流傳~~立功無果、立德無效,那我就靠立言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王陽明只是一個總結了前輩學說經驗的任性、率性的理論工作者。現代人這麼拔高他的心學學說,我暫時還難以理解。懇請高人指點。


極致很慢

時運不濟,領導不重視,一般有能力的人都有脾氣,王陽明也不例外。

他已經創立心學,成為一代宗師了,如果再卑躬屈膝搞政治,焦頭爛額不說,還可能死無葬身之地,如果搞好政治了,他的政治地位也會掩蓋他的學術地位,也就不會留下聖人的美稱。

玩砸了那就是遺臭萬年。就像宋徽宗,提起他的藝術成就,無人不讚嘆,但他亡國被俘了,遺臭萬年。趙孟頫,宋朝皇室,投降元,書法成就也是冠絕古今,但也要背個叛徒的罵名。孔聖人之後,每逢大亂之後,總是投降,雖然得到保全和封賞,但長遠來說,還是為部分人不齒。

還有,創立心學本來就能千古留美名,並且,他從小就勵志做聖人,而不是做官。

個人見解,有點亂,請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