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速限速是120,以時速130通過不會吃罰單,究竟這是為什麼?

菩提大叔

超速駕駛咋還不吃發單?那是不是以後我也可以隨便超速了?錯!要是這樣豈不是亂套了。

其實無論是高速,還是城市內,大家都怕超速。萬一被拍了罰款都是小事,主要扣分,一個本子就那麼幾分怎麼夠扣的。所以之所以不會吃罰單這裡面還是有貓膩的。

首先,正常情況下,車速不超過10%,都只會開警告的單子,不用交錢扣分。原則上只要不開到130以上問題都不大。而再往上就會根據超速的多少也是呈現階梯式處罰。

開到130沒吃罰單的可能有這樣幾種情況:

一、通常車輛的邁速表不夠準確。這個不能說所有,只能說大部分,汽車廠商也是考慮到安全問題,所以很多車上的邁速表要比實際速度慢一些。這就造成了一種假象,你開到120邁,實際只有110邁,開到130邁,實際上可能也就只有120邁,所以不構成開罰單。

二、高速上並不是全程都覆蓋攝像頭拍照的,當然並不是不具備這個實力,只是沒有這個必要。一來這要投入太多的財力,二來即便是處罰可能也無法避免超速的現象。這個規則是給履行規則的人準備的。

三、並行超車。我們都知道在高速上,很忌諱兩車並行,這樣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所以當大家車速都在幾乎相同的時候,有一方提速超車過去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當然了,大家看到的更多都是個例,為了安全起見,最後還是提醒大家,開車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高速上,一定要按照交通規則駕駛車輛。


小拉車

除了該路段沒有攝像頭、超速幅度未達到起罰點(10%),另外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你的時速表不準!!!

怎麼樣,看到這個答案你精不驚喜?沒錯,我沒有開玩笑,之所以你開到“130KM/H”卻沒有被交警叔叔開罰單,除了你避開了攝像頭以外,或者你的超速範圍未達到10%,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的時速表不準!

經常使用導航的車主都知道,在導航的時候通過gps獲取的車速往往與儀表盤的車速並不相同,有的車型甚至能有10KM/H左右的差距,相較而言,GPS的速度比較準確,那麼為什麼時速表的顯示會有誤差呢?

先來說說汽車時速表的原理,時速表的信號源於安裝在車輛半軸上的傳感器,通過半軸轉速換算成為行駛的線速度,再通過與輪徑相乘得出車速,但是一旦更換不同尺寸的輪轂、輪胎,甚至輪胎出現磨損都會對時速表的顯示造成誤差,而這一誤差也是有標準範圍的

《汽車用車速表》(GB15082-2008),車速表指示車速不得低於實際車速,指示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應滿足以下式:


0 ≤ 指示車速-實際車速 ≤ 實際車速/10 + 4km/h。


根據這個公式算出來,你的實際車速只會比顯示速度慢。


也就是說當你看著時速表已經到了130KM/H的時候,你的車子實際速度可能只有120多一點,而這又沒達到超速10%的處罰點,所以交警叔叔自然不會找你的麻煩啦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遵守交規,安全駕駛。


人人車

這個問題我要跟嚴肅的跟大家科普下,首先車速表有時候是比實際速度快的,也就是說你車速表上顯示120的時候可能實際速度只有115,這樣的話,車速表上消失130的時候可能實際速度只有127這個樣子,再然後就要科普下了,一般情況下高速拍照罰款應該是超速百分之十,罰款150元扣3分,超速百分之二十扣6分罰200,超速百分之五十扣12分罰款1500到3000,現在我們按照百分之十算,高速小車時速最高可以120,120的百分之十就是12,12加上120等於132,所以,超速百分之十不會被拍照罰款,但是提醒廣大司機同志,開車需謹慎,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南寧防水裴可可

這個有很多關係和因素的。一般家用車速度表總會比GPS要滿上幾公里,比如車子顯示120km/時,實際車速有可能是115km/時,這是國家允許的,合理誤差。廠家也多方面考慮,基本都要顯示快一點。

至於為什麼跑130沒被罰,抓拍設備出問題可能性很小,或者天氣影響了。或者那個時候正巧在檢修等等。又或者是區間測速,你不可能一直跑130的,加上車速表顯示的誤差,正好不超速而已看看下面圖片,多清晰。老老實實的跑吧,120是合理限速!


水墨丹青一世情

車速表是汽車必要零件之一。車速表一般是通過速度傳感器將汽車行駛速度傳遞給車速表,以使其指示車輛的行駛速度。汽車的車速表一般是通過速度傳感器將汽車行駛速度傳遞給車速表,以使其指示車輛的行駛速度。由於傳感器,車速表的製造,裝配誤差,以及車速性能下降,或輪胎磨損,輪胎氣壓不符合規定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車速表的指示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出現誤差。

而一般情況下,車速表顯示的車速與車輛實際車速並不一致,通常情況下實際車速會略低於車速表顯示的車速。

而對於車輛超速的處罰標準如下:

(一)時速超過限定時速不到10%的,給予警告;  

(二)在限速為50公里以下的道路,時速超過限定時速10%以上不到20%的,處5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20%以上不到50%的,處1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50%以上不到70%的,處3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70%的,處500元罰款;  

(三)在限速為50公里以上80公里以下的道路,時速超過限定時速10%以上不到20%的,處1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20%以上不到50%的,處15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50%以上不到70%的,處5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70%的,處1000元罰款;  

(四)在限速為8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下的道路,時速超過限定時速10%以上不到20%的,處15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20%以上不到50%的,處2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50%以上不到70%的,處10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70%的,處1500元罰款;  

(五)在限速為100公里以上的道路,時速超過限定時速10%以上不到50%的,處2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50%以上不到70%的,處1500元罰款;超過限定時速70%以上的,處2000元罰款。

從上面可以看出,車輛超過限速在10%以內的,是給予警告沒有罰款和扣分的。那麼在120限速的高速公路,10%就是12公里每小時,即132公里每小時是個界限,低於這個速度不會受到罰款和扣分的處罰。

但高速公路並不是所有的路段都一直是120的限速,在彎路、有橫風、一般性橋樑、隧道等等路段,會根據實際情況將限速調整到100,80甚至60。總之一切安全第一,謝謝閱讀。


九心逍遙

為什麼不吃罰單其實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超速10%以內,不扣分也不罰款,但是畢竟也屬於超速,所以有的地方也是有違章顯示的,需要到交警大隊處理違章,但是不扣分也不罰款,就是去走一趟。那為何我130的車速,還是沒被警察叔叔“請去”呢?這涉及到第二個原因。

開車的時候,如果你用導航,你會發現導航顯示的車速與車速表也是不同的,一般會高10%左右,這有一個汽車的規範,要求車速表要大於實際車速一個值,所以你車速表顯示130,其實你實際車速可能只有120,所以肯定不會吃罰單了。

按照各超10%計算,你的車速表達到140,才會吃到罰單。但是我們也知道十次事故九次快,開車還是要慢下來,限速120的路段,車速表來到120就行了,快那20公里,省不了幾分鐘的哦!


春風下的楊柳

有時,車速表顯示的明明超速了,但事後沒收到罰單,還有時導航顯示車速和車速表不一樣。別擔心,這不是車速表出了問題,而是表顯車速和實際車速確實有差距。

汽車測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ABS上的傳感器,測量輪胎的轉動角速度;

二是把轉子連接到變速箱的輸出主軸上,通過傳感器計算主軸的旋轉角速度,再結合車輪半徑算出時速。

所以時速都是算出來的,時速表顯示的不是真實速度。改過輪胎大小,誤差會更大。

國家還規定,時速表顯示的速度不能比實際車速慢。假如你的實際車速是100km/h,車速表顯示的應該在100到114km/h之間。

那GPS導航上的測速是不是準一些?

它更接近實際車速,但GPS是區間移動測速,勻速行駛時比較準,瞬間加減速時會有誤差。

最準的還是交管部門的測速雷達,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出瞬間速度,誤差在1km/h內。

要注意,測速雷達的監測範圍是30米左右,不是你開到它面前才測。

怪不得很多老司機都習慣提前減速呢。

不過大家為了自己的錢包和安全,還是不要存在僥倖心理,遵守交通規則才是最明智的。


視知車學院

我國限速120公里,一直都有人在和德國比較,說人家根部不限速。

首先德國道路條件比我國道路條件好,車流量沒有我國高速公路流量大,道路平滑。而我國道路條件複雜,有很多山區地帶、丘陵、長上坡、長下坡等地段。由於這類特殊地段將控制我國車速。

同時在歐洲汽車碰撞試驗內可以看到60公里每小時碰撞試驗,這個已經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80公里每小時對人傷害更大。綜合對人員的保護,所以我國規定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每小時。

車輛車速表是根據發動機扭矩來顯示的,所有車速表並不是車輛真實行駛速度。

發動機輸出扭矩在行駛中都有部分損耗,一般車速在40公里/小時左右誤差有2公里左右,60公里/小時誤差有4公里左右,80公里/小時誤差在5公里左右,120公里/小時誤差在7公里左右,速度越快誤差越大。

針對提問正常行駛130公里/小時,其實是速度表的速度並非車輛實際行駛速度。按正常車輛行駛受外界因素影響已損耗的速度肯定超過8,所以實際車速必定在125公里/小時以內,超速沒有超10%,所以基本都是警告處理。有些車輛實際損失更好,基本會在限速範圍內。

超速扣分和罰款情況:

道交法第八十六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違反限速規定的,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超速在10%以內的,給予警告;

(二)超速在10%以上都會有罰款和扣分

最後超速50%以上比較嚴重,會一次性扣分12分,必須到交警隊學習,學習時間一個星期,再通過考試獲得分數。

俗話說10個交通事故9個快,還是儘量在限速內行駛!


保險小小周

限速120,以時速130通過,不會罰錢、不會扣分,但有可能吃罰單,前後沒矛盾,簡單地說原因只有兩點。

第一點是最主要的,超速10%以上才會罰錢扣分,限速120,實際上你132以下通過都不會罰錢扣分,但是理論上是有可能吃一張0扣分0罰款的“罰單”,你覺得沒損失無所謂?在車子需要年檢的時候就知道了,不處理這張“0罰單”是不能順利通過年檢的,要接受警告批評教育的處理後,才算了結。不過很多地方對於超速10%以下都是寬容處置,連警告的罰單也不會給你,即不給你添麻煩也不給自己添麻煩,又不罰錢的,哪有那麼多人有空對你批評教育;

第二點是儀表車速與實際速度是存在差別的,新車一般是儀表130時,實際車速125~126之間,有個4~5公里的差別,這是廠家故意的。這麼做的出發點是,萬一你超速了要起訴廠家怎麼辦,儀表總有細微誤差的時候,你開120時實際達到了121車速怎麼辦,那超速不是等於廠家造成嗎?這是其一。那廠家為什麼要調整差4~5公里這麼多,少1公里不是更好更準確?這要說其二了,當輪胎磨損後,這個4~5公里的差別可能就縮小到1~2公里的差別。所以輪胎磨損後的儀表車速會更加接近真實車速。


山下木頭

首先要說,130公里時速被超速攝像頭拍到,還是要吃罰單的,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機器是沒有人性化管理的。

為何超速不吃罰單

凡是上過高速的人,幾乎99%都有超速行為,只是有多有少。中國高速公路一般限速都在110-120公里左右,有時候因為彎道等原因,還會切換到100公里的時速。而高速公里開長途,平常人也會開出140公里,有些不要命的開180公里的時速巡航,也非常常見。


那為何沒有超速罰單呢?這主要是因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攝像頭並不多,只有進入城市路段的時候,會有零星隱藏的限速攝像頭。國外也是如此,在國外高速公路上大多都是流動雷達,很少設置固定的限速雷達,畢竟維護成本太高了嘛。

130公里算不算超速

如果坐實了130公里的話,限速攝像頭是毫不留情把你拍下來的。但因為汽車的時速表都有5%左右的虛高。車內現實130公里的時速,實際速度大約也就123公里。而限速攝像頭也會有5%左右的允許框量,兩者相加,就讓130公里的時速過關了。

不過前提是,你的車確實擁有5%左右的時速虛高,而限速雷達也確實給了你上下浮動值。二者缺一,你都有可能被拍。

環線公路1公里都不要超

跟高速公路不同的是,城市環線公路擁有大量的限速雷達,一般最高限速在80公里。如果你開到81公里,就會被拍照,畢竟這是一項收入。一點都不能馬虎的。

想知道自己的車有沒有時速虛高,可以用車載導航來測速,車載導航上都有時速表,相對於你的車內時速表要準確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