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濟南北園高架橋雙向有時候會嚴重堵車?

濟南潮生活


一句話,車多路少。但是個別節點的嚴重堵車跟道路設計也有很大關係,比如東二環高架華龍路路口,比如東外環、北園高架轉口等。高架橋上堵,很多時候是因為下橋口不通暢,就像水流一樣,出口堵了,水流自然緩慢,現在的二環東華龍路幾乎天天堵車,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前面信號燈離匝道太近,直行車道、左轉車道、可變車道交叉在一起,這些都加劇了堵車。

北園高架雙向堵車,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濟南本身東西貫通的道路就少,北園高架作為東西走向主動脈,承擔的壓力正在逐年增加,包括經十路,其實也日益擁堵。通車之初,北園高架、經十路為什麼很少堵車?一方面與機動車保有量有關,另一方面與濟南這些年曆史欠賬有關,一些斷頭路,規劃拓寬的路,並沒有如期延展,而機動車數量卻突破了200萬輛。供求矛盾的失衡是根本原因,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努力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就成為關鍵。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設計和道路規劃的重要。二環東高架燕山立交附近進行了改造維修,然而導流線劃線卻出現了不合理的情況,北向南旅遊路下橋口導流線太長太窄,而此處又恰好處於一個下坡,司機視線受限,導致不少車輛下坡後無法第一時間併入右側下橋匝道。可能交警部也後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後來又把導流線截短。其實這樣的劃線還是應該從設計通車之初就應該做好規劃施工,導流線可以重畫,但是有些硬件施工完成後就無法更改了。

可見道路設計的重要,無論什麼事,只有提前謀劃,才能事半功倍。


齊魯壹點


1998年10月1日濟南第一條高架路順河高架路通車,後來相繼修建了北園高架、二環東路高架、二環西路高架、緯六路高架二環南路高架等,繼而使得濟南的外環全部都相互鏈接。

就北園高架路長期堵車的問題,確實很嚴重,不光如此,其它高架路同樣也存在著這個問題,而且都是非常嚴重,究竟是啥情況造成的呢?

來自山東省交警總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青島、臨沂、濰坊、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分別約為238萬輛、237萬輛、229萬輛、191萬輛。尤其是在省會城市濟南,近幾年的機動車數量在以每年20多萬輛的速度增長。 由此看出,濟南的車輛在逐年大幅度增長,反過來說,建造高架路一來,就是因為擁有華夏第一堵聲譽的濟南的交通一直在擁堵,才著手修建的,而由於車輛近二十年的大幅度增加,在濟南四通八達的高架路聯網之後,仍然在擁堵。

其次,最重要的問題本人認為,造成高架路擁堵的原因是,凡是駕車上高架路行駛的車輛,大多都是在市區居住,或在市區工作,辦理業務,很少一部分人群是過路的,而且他們過路車輛路況又不熟悉,反而在擁堵時繼續造堵,這一點高架路與高速公路是截然不同的,司機師傅們要深知此點。再說大家即使在高架路任何一個上口上橋,都會在繁華的市區任何一個下橋口匝道下橋,濟南市區的每條道路交通本身都在擁堵,上高架快,下橋卻卻擁堵在橋下本身就車水馬龍的路面,繼而造成在某一時間段,橋上橋下全面擁堵,高架路反而成了濟南市民的流動停車場。



其次,就是交通事故,也是造成高架路擁堵的一個因素,駕駛員新手多,駕駛技能不過硬,車輛你爭我搶,難免造成刮刮蹭蹭,繼而造成短時間內擁堵。

建議:有關部門在高架路下橋口的信號燈路口,左轉信號下下管理方案,原因大部分車輛在下高架路時,都會左轉或掉頭,這是造成匝道口堵挺的關鍵。再一個儘量讓所有的公交車輛都進入BRT公交車道【目前BRT公交車道不是很擁擠】,為眾多的私家車輛讓出車道,這一點需要的是,普通公交車門是在右邊,BRT快速公交車門在左邊,需要更新車輛才可以行得通,讓普通公交進入BRT車站時,用左邊車門上下客,在沒有BRT公交道路的站牌時用右邊車門上下客。然後建議在上下班高峰錯開時間分流車輛或者單雙號高峰時間段限行,這需要政府機關單位與濟南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架路乃至整個濟南交通不擁堵。


濟南潮生活


堵車原因很多,這裡說上一二:

1.說說濟南所有高架路和立交橋的通病:

一是高架設計不合理,上下的路口少。總認為路口少就能跑得快時間長。但路口少,上下車都擠到一個地方上下橋,勢必造成橋上橋下都堵車。橋上路口堵車,自然就會跑不起來。看看和出口就知道了。尤其是玉函路隧道通車後,走南往北的,死活都得去濼源大街,杆石橋路口壓力何止一個山大?!不如多設上下口,每個大路口都能上下橋,方便快捷,各路口都好分流。兩條地面道路之間的高架橋還可以當作大的立交橋使用。二是上下橋路口多數不合理,有的能上不能下,能下不能上,比如,明湖北路只能下,上橋?沒門路。還有,最典型的是生產路上橋去濟南西站,必須到北高速口掉頭。三是立交橋設計不合理,室市內立交橋應該不同於高速立交橋,它必須有掉頭功能,大家看看濟南城內有幾座立交橋是可以掉頭的?走錯了活該,跑死你,到下個路口下橋再回來吧。大家可以數數,濟南城內立交橋有幾個不是殘廢或者半殘廢的???有幾個建好了不好用又拆了?有幾個只為了當時,後來又改建擴建的?就是新建的立交橋,看著很威武很龐大,可功能呢?比如,英雄山立交橋厲害吧!!牛逼吧!!我就想問問從這座立交橋下橋去老二環南路往西怎麼走啊?上橋又怎麼走呢?~繞去吧,反正又不費我的油,堵車我又不走那裡~~

2.開車的同志們,多數上了橋或還又很遠才到出口,就減速(恨不能停車)變道,造成路口堵車。應該在行進中變換車道,儘量不減速。

3.二把刀司機同志們太多,開車不嫌慢,出來逛大街,標識80、90時速對他們都一樣,他們只開30、40。一不小心還出現交通事故,造成堵車。

其他原因還有,就是車多了,路窄了,尤其是高峰期。


青雲一號


北園高架橋堵車是必然的。

一、高架橋是濟南啞鈴式區域發展的最佳必經之路

濟南市儘管發展速度不容樂觀,但阻擋不了全國性的同步跟進發展。濟南市的“背山面水”地理特徵,決定了濟南市東西方向的發展與延伸。濟南城區本來東西扁長,但濟南東部高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近幾年經十路住房的無限擴張和濟南西部以高鐵為紐帶的西城住房開發,形成了濟南市“啞鈴式”城市發展格局。正是這一格局,使得東西交通流量,在原來東西交通流量偏大的基礎上疊加成超大交通流量需求。作者曾在高峰時期在經十東路東繞城高速至燕山立交段駕車,時間達一個半小時。

二、濟南地理決定了高架橋方向的最大流量

濟南北臨黃河,南靠泰山山脈,地勢均高於濟南城區。且膠濟鐵路“攔腰”一斬,形成了濟南在地理上“背山面水一鐵路”的三斷天然屏障。相當於“三板斧”斬斷了濟南市城區南北方向的通暢,是今天濟南市首堵的先天地理因素。一方面構成了南北方向不可能有較大的交通流量,另一方面膠濟鐵路的南北阻斷,破壞了南北方向的生態交通。儘管建國後形成了三大南北主幹線(緯十二路,大緯二路和歷山路),前幾年又增加了順河高架橋(共四條主幹線),但仍改變不了固有的生態交通,即遠遠不能與東西主幹線(經十路和北園大街)的交通需求及功能相匹配。同時,上述先天缺陷也使得交通“微循環”難以形成。因此,三斷南北屏障及衍生的縱橫主幹線交通需求功能失調與交通微循環失效是濟南市交通首堵的先天客觀原因。

三、高架橋可能漏掉了一項類似北園高架橋方向的設計

高架橋交通體系與地面交通體系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交通體系。究竟高架橋交通體系在整個濟南市交通體系設計中處於何種地位,當初規劃不得而知。但目前這種設計與濟南市整體交通需求背道而馳(應優先考慮東西方向交通流量)。與濟南市東西方向的特大交通需求,必須匹配特大通行量的道路,方能合理科學。然而,目前作為彌補濟南市地面交通體系功能不足的高架橋交通體系,卻呈現出東西方向劣於南北方向的設計原則。這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四、新增飛躍大道,仍沒有意識到東西貫穿流量的重要性

據悉,濟南又增加一條東西大道--濟南飛躍大道。但遺憾的是僅僅是在濟南東部地區。濟南東部地區發展的確很重要,但是作為整個濟南來講,是局部問題。濟南東部地區再發展,可不能忘了貫穿東西的交通紐帶。就這樣狹隘的發展理念,北園高架橋不堵車才怪呢!


劉俊利


很奇怪吖,都堵成這樣了,大家還一窩蜂的開車上下班,我就很難理解。我打四五年前就逐漸放棄開車上下班了,先是騎電動車,但電動車老是要充電,而且太遠的地方去不了,怪煩人的,今年買摩托車了,省事多了,早上睡到七點多起床上班都不晚,週末還能跟摩友跑跑七星臺,轉轉雪野湖,好不愜意!

既然現在這麼堵,那就換一種交通方式唄,幹嘛非要去湊熱鬧。中國人那麼多,都開汽車了修多少路也不夠堵的。我現在覺得汽車是個又費時間,又費錢的東西。真不如摩托車,又可以通勤,又可以當個大玩具。


濟南紫茶


北園路已北除了小清河和北外環基本沒有東西的大流量通道。北外環大禍車多路面堪比318彈坑路。小清河路南路和與北園路之間有好幾條南北向的路也根本不算通暢。東宇大道路面有寬有窄。黃岡路藍翔路正在拓寬施工。無影山北路南接緯六路高架跨過了鐵路到南頭和經七路交接又是釘子路口,止住了向南的腳步。濟洛路連接天橋大緯二路英雄山路名副其實的南北大動脈,洛口浮橋,服裝批發市場,工人新村,通訊城,長途汽車站中恆商城,火車站,一直通到仲宮柳埠,又趕上修地鐵“亞歷山大”。西工商河路兩頭封死。東工商河路北段一般人不熟還真不敢走越走路越窄還分別在河的兩岸,不蒙圈才怪。鳳凰山路北頭是國棉一廠。聯四路路窄兩側商戶生意興隆,路邊停車佔道現象嚴重。生產路北頭是清河村的地打通有難度,得繞行西濼河路。水屯路兩側海爾雲世界大面積拆遷,真心不好走。歷黃路北段接小清河南路好像正在建設。東洛河路在地圖上看好像是歷黃路的中段部分被向東挪開修建的一樣總之倆字“彆扭”。再往東就是歷山路了和歷山北路,歷山路通行條件還算好到千佛山又歷山北路兩側建材五金市場,物流圓區,居民小區。人車流量大,小路口多紅綠燈多。根本算不上通暢。航運路基本是個擺設北頭比較窄。也不能說痛快,真心上不了50公里時速。再看看東西向的。只有一條拿的出手的東西貫通的水屯北路了,西頭是工商河東側的分支東頭過了歷山路就進村了。寬的地方能走4車道。窄的地方能過4輛電三輪就不錯了。北園以“北南北不順東西不通”。高架不堵才怪。而且是不明原因的大傢伙都想上高架停個車擠個油油,沒有事故,沒有紅燈大家就都說好停在高架是聚個會而已。可謂是一言不合聚堵車。”


狂烽


轉其他高架的匝道只有一排,比如去順河高架和轉東外環高架,都只允許一排車通行,再就是高架的下橋口,下橋既是信號燈路口,不堵都對不起那些磚家


必須曝光


郭店機場路口高速高架上下交匯口天天堵,明顯的道路設計不合理,上下高速的車流與上下高架路的車流碰撞交匯,造成車流速度變慢道路擁堵,設想在機場路與虞山大道交接處修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高速上下匝道連到高速收費口,規定在郭店上下高速的貨車走虞山大道口,這樣設計能夠化解上下高架和上下高速的車流交匯,解決機場路口交通擁堵問題。


福祿壽一路有你


坐在從杭州回濟南的火車上,身為濟南人,感覺以前真是井底之蛙啊,最大的體會,杭州不堵車,公交上也沒濟南擠,是因為杭州車少人少嗎?我感覺不是,我沒查,大家可以百度下人口車輛!就是感覺杭州比濟南大,繁華的多,車不堵,公交不擠,是因為地鐵方便快捷,不用你開車不用擠公交,而且有很多商場和地鐵站相連,感覺濟南就那幾個繁華的商業區,人家杭州商業區要多的多,下地鐵站就連著商場。就不比自然風光了,那是老天爺的造化,濟南也就是個縮小版,可是城市發展真的落後太多了,做為生在濟南長在濟南,沒怎麼出過門的我,以前有人說濟南不好我第一個不服氣,現在我服了,改變就是因為出差杭州這一週,感受到了杭州地鐵的方便快捷,乾淨,平穩,想想堵在路上的我,擠公交的我,心裡那個急啊,濟南人加油了要,不管城鐵是走地下地上,快點建吧,快點通吧!到那時我們也不用開車,不用擠公交了!到那時就不用欺負人家外地車了,省的讓人家說濟南不歡迎外地人


小蘋果核


濟南的交通瓶頸是膠濟鐵路切割了南北交通 南北交通很不暢通 立體交通路口基本消失,行人天橋 地下通道可以忽略不計 公交系統落後 線路無法有效覆蓋有巨大需求的城市化 電動車特別是超標電動車這幾年爆炸數量增長就是案例!北園大街以北側,社區公交車,看不到 全國為數不多的從西客站 火車站無法普通公交車

一票直達飛機場的!最關鍵,機動車總量巨大增長,只要有居住證 不管交不交社保都可以掛濟南車牌。濟南市區面積就那麼大 就這麼增長,200萬量應該已經超過了吧!濟南擁堵,責任第一是管理水平達不到 廣州 上海 深圳等發達城市 公交公司追求利潤。社區公交全濟南運行有幾臺?應該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公交系統運行,切實改善線路負擔比例,居民區的公交出行難題,而不是把車快速的升級為所謂的空調車,冬天不開空調也是收空調費😂😂😂😂😂。加大擁堵區域停車費全天動態時段的收費價格,例如廣州 天河區等都是30分鐘收費5元。公交提高服務質量,私家車出行比例降低 道路自然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