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走了幾十年

每天進進出出走過的階梯

竟藏著寶貝!

最近長洲下莊村的村民

在善安橫街8號旁的階梯

挖出十幾塊旗杆夾石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現代大部分年輕人都沒有見過旗杆夾石

旗杆夾石是什麼?

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旗杆夾石知多D

中國古代是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凡是村裡有人考取了功名,為光宗耀祖、流芳千古,都要在本村本姓的祠堂門口立一對旗杆石。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旗杆石兩塊對稱,一塊有字,另一塊無字,每塊旗杆石上都有一個方形小孔,用來穿一條木製橫杆,橫杆中間可以綁紮一根旗杆,橫杆上可掛彩旗,故稱旗杆夾石,又稱旗杆石或旗杆夾。

無意發現 重見天日

村民曾紹然參與了挖掘工作,他告訴小編:“2015年,有人發現階梯上這些石碑有字,當時以為只是墓碑石,個個都沒有在意,2016年,我們修族譜,2017年完成後,有人發現石碑上有‘舉人’這些字眼,便提議將這些石碑拿出來,之後再整理修復。”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原來擔心挖出來會對周邊居民的房屋有影響,沒有馬上動手,但這次挖掘發現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周邊村民都很支持。5月14日,下莊村聯社社長曾國強組織村人挖掘這些旗杆夾石,整修之後,大家還給字刷上了紅色漆,目前全部放在下莊梅莊曾公祠內。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 剛挖出來的旗杆夾石 | 重新修整後的階梯

考證來源 追溯先賢

據瞭解,這次總共挖掘出十多塊石碑,其中5塊是有字的,其它是沒字的,裡面有些還是殘缺的。5塊有字的旗杆夾雖然也不夠完整,但碑上的字卻是完整的,清晰地刻著五位先賢名韋。其中,“同治”一塊旗杆夾記載了同年中舉的兩位先賢,而“光緒十四年戊子”則有兩塊一模一樣的旗杆夾石,為什麼會有兩塊一樣的呢?村民們還無法解釋。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挖掘出來後,下莊村民也跟村裡的老人核實、查族譜、跟同宗親查證資料,考證旗杆夾更詳細的歷史來源。目前發現其中一塊記載著“鹹豐元年辛亥 恩科中式第三拾壹名舉人 曾貫忠立”,是同支同宗兄弟村送來做紀念的。

目前根據花都赤坭荷塘村曾氏提供的資料顯示,“咸豐元年間,鄉祠前面豎立起一塊舉人功名碑,曾氏族人曾貫忠,在恩科鄉試中,考取三十一名,成為荷塘村立村以來,‘崇德鄉祠’修建後,鄉村第一位舉人”。這段描述與此次挖掘出來的“鹹豐元年”碑上的記載十分吻合。

村民曾紹然介紹,“據我們瞭解,當時曾貫忠是荷塘村曾氏立村以來第一位舉人,為了顯示光宗耀祖,雖然那時花都很遠,但荷塘村曾氏族人還是大老遠將旗杆夾送給同支同宗、而且人比較多的村子做紀念。”截止到目前,村民繼續在考證,暫時沒有其他新發現。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目前通過這些旗杆夾石,可以瞭解到,清末時期曾氏族人中,至少有舉人四名(文舉人三名,武舉人一名)、貢生一名。而根據村裡的老人家回憶,下莊村的旗杆夾石大概六七對。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鹹豐元年辛亥 恩科中式第三拾壹名舉人 曾貫忠立”、“同治癸酉年 鄉科第十九名舉人曾熊 五十四名舉人曾國樑”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光緒五年己卯科 順天鄉試中式第三十二名副魁 曾廷棟立”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光緒十四年戊子科 鄉試中式第十五名武舉人 曾傅忠立”

弘揚文化 永續傳承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祠堂改做學校,這些旗杆夾石也被拆了拿去鋪路,慢慢地,隨著老一輩逝去,也沒人知道在哪。對於中青一代來說,自然沒見過這些。曾昭明老伯現年已88歲,他是村裡為數不多見過這些旗杆夾石的,他說“小時候就在祠堂前玩耍,以前大祠堂前有旗杆夾,前面還有池塘。”

據悉,下莊曾有新舊兩座曾氏宗祠,這次挖掘出旗杆夾的階梯離兩座宗祠都很相近。其中,新宗祠於上世紀50年代已拆毀,而舊宗祠如今仍在,位於下莊善安坊。根據對舊宗祠的考究和村裡老人的回憶,這些旗杆夾石以前是立於舊宗祠前的。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如今這些旗杆夾石又重新被挖掘出來,又有什麼用呢?曾紹然笑著說:“2002年開始,我開始跟進鄉村建設,現在都提倡村文化的保護,我們也是想將村的文化發揚下去,我們不去發掘,也沒人知道這個情況。”

坐在一旁的曾昭球補充說:“現在下莊只有這個梅莊曾公祠,我們希望能重建大宗祠,以凝聚村民,我們建村有幾百年歷史,趁著老人家還在,還記著這些,再過些年,以後就沒人知道,這應該是全村人的遺憾。”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這兩年,下莊村修族譜,修繕祠堂,如今又意外發現這些旗杆夾石,他們希望能修好祠堂、繼續找到剩下的旗杆夾石、完善村史,將村文化傳承下去。

延伸:古代科舉考試小知識

清代正式科舉考試仍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三年一科,於子、午、卯、酉年舉行,稱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或其他大典加試者謂之“恩科”。鄉試共分三場,取中者為舉人,前五名稱為五魁或五經魁,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應考者為舉人,考中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名次的排列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均賜進士及第。

旗杆夾石

不僅是古代科舉文化的見證

更是先賢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

激勵後輩奮發圖強

注:由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起的“黃埔有故事”持續徵稿中,歡迎小夥伴們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黃埔有故事丨重見天日!這條走了幾十年的階梯下竟藏著這些寶貝……

素材來源丨微社區e家通幸福長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