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国时期,马超投降刘备后,刘备为什么不去汉中招降庞德?

司马公昭


刘备为什么没有去招降庞德呢?由于缺乏直接史料作依据,这里只能作以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分析一下庞德没有随马超投奔刘备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三国志》只简单地说:“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

这里没有交代庞德未赴益州的原因,推测起来无外乎三种可能性:一是庞德没来得及跟马超走,二是庞德自己不愿意走,三是马超对庞德另有安排。

庞德没来得及跟马超走

马超投奔刘备,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马超在汉中处境较为艰难。

张鲁手下过去最得势的人是的杨昂,他担心马超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对马超很不友好,还有一个将领杨白,也嫉妒马超的才能,都想害马超。

马超有些害怕,不敢在汉中呆下去,这才找了个机会跑到了遂从汉中郡西边的武都郡,又从那里逃回氐中,但西北地区已尽成曹魏的控制区,马超根本无法立足。马超觉得放眼天下只有刘备有可能收留自己,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马超向刘备“密书请降”,之后辗转到了益州投靠刘备。

马超也许原打算把庞德一块带走,但也许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或者有什么突发事件,没有来得及带走庞德。

庞德自己不愿意走

表面看起来,情况确实如上面所说,因为不仅庞德,马超的妻子杨氏、妾董氏以及儿子马秋等都没有来得及带走,但还有另外的可能性,那就是庞德自己不愿意走。

庞德虽然早年就隶属于马腾、马超父子,但其“少为郡吏州从事”,是朝廷的官吏而不是凉州的土匪,初平年间他“从马腾击反羌叛氐”,那时马腾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高级将领。

庞德后来升至校尉,这是朝廷任命的师长一级的高级军官,马腾到朝廷任职后,庞德虽然跟随马超、韩遂在关中起事,但他或许内心里有矛盾,毕竟他过去是朝廷的人,现在反朝廷,如果早年当州从事时他的心里就培养出一种正统观念,他应该是不愿意走上反叛这条路的。

所以,当马超再跳槽跑路时庞德也许不愿意跟他走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事后庞德仍在张鲁手下效力,而张鲁杀马超的妻子、儿子时庞德也没有什么反应,庞德更没有利用张鲁兵败之机逃往成都。

马超对庞德另有安排

除了上述两种可能性,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尽管这种可能性较小。

马超要投刘备,但他的心里并不是完全有把握,他还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怎么留呢?那就是安排庞德继续呆在张鲁这里,如果投刘备顺利,那就呆在益州,如果不顺利,再回来由庞德接应重返凉州。

马超是个经历过起起伏伏的人,失败得多了,心眼也就多了,这种可能性尽管不是太大,但也是有的。

马超投奔刘备以后稳定了下来,那庞德为何不伺机潜入成都呢?这是因为,马超在成都的处境其实并不好,刘备给他了很高的名份,一度成为蜀汉武将之首,地位曾在关羽之上,但刘备对他并不完全信任。

马超在成都处境较为尴尬,《三国志》说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在马超心里危险信号一直没有解除,所以就没有召唤庞德也来成都。

以上三种情况中,仔细分析一下似乎只有第二种可能性最大,第三种可能性不能安全排除,而第一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庞德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来得及跟马超走的话,以后其实还有很多机会,而庞德并没有那样做。

如果只有第二和第三种可能性,那么马超投奔刘备后庞德就不可能跟着再来了,刘备即便派人去策反庞德,庞德也不会来。

从庞德降曹以后的事迹看,他其实是个很有正统观、忠义观的人,这与他早年担任州吏的经历有关,他认为投降曹操就是重回朝廷,为此他愿意以死相报。


南门太守


马超投降刘备后,刘备为啥不去汉中招降庞德?

马超投降刘备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当时刚攻占成都,益州各地还不太稳定。刘备也想到了汉中,但并不是去招降庞德,而是需要夺占



汉中这块地盘。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得到关羽报告,孙权在东边夺占荆州的长沙等三郡,赶紧马不停蹄,亲自带兵五万返回荆州,并令关羽带兵三万入益阳,还没和孙权开打,又得到消息说,曹操攻占汉中,张鲁已经遁逃巴西,曹操还想乘势进攻益州,鉴于形势所逼,刘备与孙权达成妥协,把荆州东边的长沙,桂阳,武陵三郡划归孙权,然后又重新再回益州。刚刚落脚,又赶忙派张飞,黄权带兵



往巴西迎接张鲁,可是晚了一步,张鲁已经被曹操感化,投降曹操了,庞德由于留在张鲁那里养病,被曹操利用张鲁怀疑马超,用张郃,徐晃,夏侯渊,许褚等四将引诱庞德上当,招降了。从这过程看,刘备这一段太忙乱,东奔西跑,疲惫不堪,根本顾不上庞德在啥地方。

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曹操在犹豫是坚守,还是撤退时,前锋大



将魏延和庞德打了照面。当时魏延一箭射掉曹操两颗门牙,正想上前杀掉曹操,庞德飞马跃出,奋力战退魏延,保护曹操撤离危险。从这里看,如果当初庞德没有患病,随马超一同出征葭萌关,就可能与马超一起投降刘备。但同时,这也给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增加了变数。因为当时临阵的只有张飞,魏延两位,张飞对付马超可以,但魏延对付庞德则可能敌抵不住。(6:12)


流誉后


庞德最开始追随马腾,后来成了马超的部将,这一主一从在汉中的时候还在一起,他们大概是什么时候分开的呢?

“太祖破超于渭南,德随超亡入汉阳,保冀城。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三国志 庞德传》

马超在关中之战失利,后来节节败退,到了汉中投降张鲁。

“(马超)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三国志 马超传》

马超是看在张鲁不足以成事才投降的刘备,看来他没有带着庞德。因为建安十九年刘璋投降,刘备得益州,马超参与围成都,建安二十年张鲁被曹操平定,庞德投降。的确是马超投降在前。

张鲁对自己的未来肯定有计划,他绝对打不过曹操,也不想投降刘备(或许他认为刘备早晚被曹操灭,还不如投降曹操)。因此他和刘备的关系应该很紧张,想去招降敌方将领,十分困难。

马超和庞德心不齐,如果他们亲如兄弟一般,马超怎么会给刘备写密信而庞德却跟不知道有一样呢?

马超给自己一条退路,却没给他这个部下一条。他们互相难以捉摸对方的心思。我甚至怀疑马超都没有提过庞德。


泊图泊途


庞德和家小是被马超给丢掉的,而且不止一次丢掉,庞德为什么要死忠。

刘备收马超的时候,肯定满嘴为你报仇之类的谎话。结果还不如张鲁,借马超之威收了刘璋后,就一直被派去镇守地方了。刘备成功上位的时候,曹操已经灭了张鲁,收了庞德,两个人根本没有见面的可能性。大耳朵也算个十足的坑货。

要不是曹操在刘备立足西川未稳之时没有动他,指不定后续怎么样呢。

最关键的是刘备不缺顶级武将,那个时候麾下已经有五虎将了,人家要的是谋略型人才


为she着迷


庞德是副将,不是马超的家臣,所以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庞德不投刘备,原因其实庞德在关羽劝降时己说的分明。

庞德勇猛善战,勇贯三军,白马将军曾关羽军卒胆寒,为人忠诚直率。

他选择曹操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三国之中无人可以比肩,"疑人勿用、用人不疑”千古名言,降将马超在蜀被冷藏令庞德齿寒,而曹操纳贤天下的广阔胸怀,无疑是降将的福音,另一个理由,庞德也有英雄梦,他看不起刘备的假仁假义,孔明的虚伪排除异己,因此选择曹操并为之死战就不难理解了。

庞德与張任很相像,都是不齿蜀刘之虚伪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