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又是一年618,電商營銷戰暫時塵埃落地,我們來複盤餐飲江湖新出現的打法: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這些餐企動作頻頻——

短視頻營銷爆紅,帶火了海底撈的新吃法,也帶火了一個叫答案茶的品牌;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去年提到咖啡,人們心中第一反應是星巴克,今年卻多了連咖啡、瑞幸;

許多老闆還把品牌營銷侷限於發傳單、打廣告的時候,西貝已經有了“內容官”,併成為“知乎大V”;

盒馬鮮生裡新出現很多餐飲店,而周黑鴨在天貓上放出的5000瓶雞尾酒被秒購一空,沒人再把“零售+餐飲”當成段子手的狂歡;

老鄉雞融資2個億,喜茶拿到4個億,餐飲與資本的融合,像蜜裡調油;

……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半年的時間很長,足夠一個品牌從默默無名到聲名鵲起;半年的時間又很短,往往是你正在搶一波風口,下一波熱點又呼嘯著殺到,蹭熱度越來越講究姿勢正確,下半年的餐飲市場將會更加火爆。

新品牌野蠻生長,餐飲競爭絲毫不比世界盃綠茵場比賽來得輕鬆。有慌不擇路的火鍋店冒冒失失,玩起“120元包吃一個月火鍋”的噱頭,引來一大幫只顧蹭吃蹭喝的吃瓜群眾,場面雖然熱鬧,營收卻少得可憐,不到11天就被吃垮。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每個餐飲人都希望舉辦別開生面的營銷,從熱點事件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好的餐廳從來都不是隻靠一個噱頭拉人氣,而是真正發掘餐飲的本質,全員發力才能扛起銷量!

比如,我們不會想到,赫赫有名的麥當勞正在減員瘦身,公司總裁Chris Kempczinski最近在一份文件中宣稱要拿出8000到9000萬美元作為員工遣散費。原因竟然是風頭正勁的健康飲食風潮讓麥當勞不堪重負,無論這股風會不會刮到中國來,做西式快餐還是中式快餐的企業都應該未雨綢繆。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麥當勞建立扁平化團隊,以高速的決策和執行,加強直營店和加盟商競爭力,力圖重振活力。而海底撈等中餐企業已經先行一步,打造全員“同頻矩陣”,高度統一員工與公司的利益,破解規模化、標準化、食品安全問題,鎖定控制系統性風險,為品牌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在區域層面,海底撈採取類似軍事行動的組隊抱團,同一地域共享信息、資源,具有共同解決當地問題的能力,實現當地事務自我管理,總部則控制系統性風險,為門店提供核心資源和可選服務,實現“鎖住管理”。

西貝、老鄉雞等同樣屬於中國餐飲的主力陣容,打法更接地氣。它們能夠基業長青,靠的是真材實料,對品類的細節把握纖毫畢至,深諳顧客消費心理。

尤其年輕消費者,他們對餐飲的期望更高,喜歡的不僅是漂亮的裝修以及美味的食物,他們更渴望從消費中獲得認同感和社交價值。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他們有消費慾望、能力強,但品牌忠誠度低;對特定品牌有高度忠誠和情結;消費觀念比想象中更加成熟、理性又不失個性。

為了迎合新生代的消費趨向,西貝用心良苦地推出三角形的“超級肉夾饃”,亮相就火辣勁道,展示不俗的爆品營銷竅門。它的品牌勢能也非常強大,耀眼的紅白格子和“I love 莜”已經成為特定符號,植入顧客心底。

除了蹭熱度和做爆品,殺出餐飲圍城還有一招

在品類大於品牌的市場現狀中,正反兩面的經驗表明,只有走差異化路線,才能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樣。事實上,差異化現在差不多成了餐飲人的口頭禪。

把產品、體驗和渠道做到三位一體,各方面趨於極致,就相當於用行動告訴別人:我們不一樣!同行就算看到了成功,也無從複製。那麼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就能說一不二。品類擴張的步伐就會從容不迫,地推開店也會有可觀的成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