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他是大明第一鐵頭官,臨危受命之時能救國家,連錦衣衛使都敢揍死

自古國家機關運行都離不開大批官員,文官武將各司其職,才能讓中央政府正常運轉。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文官多是些弱不經風的文人,他們才智過人卻體質孱弱,別說是舞刀弄槍,估計走個遠路都能累個半死。

他是大明第一鐵頭官,臨危受命之時能救國家,連錦衣衛使都敢揍死

但是明朝卻有個脾氣火爆,而且武力值不俗的文官,雖然官職不高,卻敢將錦衣衛指揮使揍翻在地,甚至在朝堂之上活活打死,一時驚煞眾人。

事情的開始要從明朝的那件土木堡慘案說起。那年明軍與瓦剌大戰,但十萬明軍不僅沒打贏,還把明英宗給搞丟了。

促成這一事件的重要人物,就是當時的大太監王振,要不是他在出徵路上干預皇帝決策,英宗也不會被俘,明軍也不會這麼窩囊的被打敗。

他是大明第一鐵頭官,臨危受命之時能救國家,連錦衣衛使都敢揍死

但是就在大家聲討王振的過失之時,王振的黨羽,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卻跳出來呵斥群臣,一幫大臣被錦衣衛的名頭唬的不敢作聲。

就在這時,一名叫王竑的言官卻憤怒的衝了出來,揪住趾高氣揚的馬順就是一陣暴打。別看他是個文官,卻身手不凡,不過幾拳下去,馬順便無反抗之力。

周遭之前沒敢動彈的大臣一時也撞了膽,紛紛上去助威,沒一會兒,這位平時耀武揚威的錦衣衛指揮使,就被大家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

這個王竑何許人也,為何敢當著眾臣的面敢殺指揮使呢?其實他還真不是個一般的文官。

少年時的王竑就有一番比常人更強的血性,在增長學識的同時,還不忘學幾招拳腳,而且還是跟牛人學的真功夫。

他是大明第一鐵頭官,臨危受命之時能救國家,連錦衣衛使都敢揍死

他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硬骨頭的官,敢說敢打,敢面對一切的不公正。但也正因為他這強硬的個性,在仕途上一直被王振等小人使絆子,官路不順。

但是王竑絲毫不懼這些弄權的小人,依舊路見不平就拔刀,曾多次怒罵其不端行徑。所以能做出朝堂殺人這種事,還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別看這一架打得狠,但是王竑卻也因此受到了新皇的重視,不僅殺人之罪被赦免,還被提拔重用,直接連升三級。

當然,能升官不只是皇帝看重了他的性情,還看重了他的能力,王竑可是個有真本事的官,一旦身居要職,立馬顯現出了他的才能。

不過幾天時間,他就將藏在京城周邊的瓦剌奸細一網打盡,還將之前毫無戰鬥力的守軍改頭換面,錘鍊出了新姿態。

他是大明第一鐵頭官,臨危受命之時能救國家,連錦衣衛使都敢揍死

之後的幾十年裡,王竑為大明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其重振大明都不為過。兩次救大明於危難,王竑當真已做的夠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