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宣武門為何又被稱為“死門”?

我是景大王


祝大家閱讀愉快!

在明清時期的北京城有一個城門非常特殊,經常被人稱為死門,當時的囚犯們只要被拉出這個城門,就等於一隻腳踏進了黃泉路,這個城門就是位於北京南城牆西側的宣武門,是北京內城的九門之一。宣武這個名字取義宣揚武節,與北京南城牆東側的崇文門遵循了古代的禮制,左文右武,有著文治武安江山永固的寓意,可是有著這麼美好寓意的宣武門,卻被人們稱為死門呢?

(宣武門)

中國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收到了一份奇怪的奏摺,有大臣說北京城南的一個城門,老百姓說起來總是叫“順治門”,這個名字明顯犯了世祖爺順治皇帝的名諱,老百姓天天這麼叫著影響不好,於是請求乾隆給這個城門賜一塊匾額,乾隆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他知道這個城門上面明明寫著“宣武門”三個大字,怎麼會犯了順治皇帝的名諱呢?


宣武門的來歷?老百姓為何叫順治門?

這件事情還得從元朝說起,大家都知道明清時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立的,宣武門在元朝時期是叫順城門,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重建北京城,但是還是繼續沿用了順城門的名字,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他在北京城修建了內城九門的城樓,當時順城門的城樓增建了甕城和箭樓等,看上去氣勢恢宏,建成後朱祁鎮把原來的順城門改成了宣武門,“宣武”兩個字的來源是東漢張衡《東京賦》,主要描寫的是洛陽城的景象,裡面有“文德既昭、武節是宣”的話,“宣武”兩字也有著宣揚國家武力、八面威風的意思。





雖然朱祁鎮把順城門改成了宣武門,但是老百姓卻並沒有管這些,他們依舊是叫順城門,可是沒想到的是後來在民間叫著叫著竟然叫成了順治門,一傳十十傳百,順治門就這樣成為老百姓約定俗成的名字了。所以後來才有大臣讓乾隆皇帝改匾額的事情。


改名後的宣武門為何又成為了“死門”?

原以為改名宣武門就可以宣揚武德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反而成為了北京城有名的死門,主要是因為凡是北京城有喪事,棺材被抬出去的時候,都要經過宣武門,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清代的時候很多死囚犯都要被押送到宣武門外處斬首。

明朝時期京城執行的法場是在西四;

清朝就改成了宣武門外處斬,因為他們認為在城內斬首不吉利;很多人都以為電視劇裡的“拉到午門斬首示眾”,以為是在午門,其實這個午門指的是宣武門,宣武門門外的菜市口是有名的刑場,死囚從宣武門出去,經過護城河上的吊橋(斷魂橋),到了菜市口就可以結束自己的人生了,所以稱宣武門為“死門”,據說宣武門門洞的旁邊本來有塊石碑,上面刻著“後悔遲”三個字,意思是出了宣武門死囚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也已經沒有用了,也用來警醒當時的百姓。



著名的文天祥和譚嗣同就是在玄武門被殺的。


貓眼觀史


宣武門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的九門之一。宣武門與崇文門左右呼應,對應“左文右武”的封建禮制,包含了“文治武安,江山永固”的美好含義。然而在明清時期,宣武門卻顯得並不那麼美好,因為宣武門往往被稱為“死門”。

為什麼宣武門會被稱為死門,這與古代風水學不無關係。玄武門所在的方向,如果以紫荊城為座標,正好處在西南方位。西南方位在奇門遁甲的方位當中是主兇的,除了弔喪捕獵之外,諸事不宜。

古人深信風水之學,官府便在宣武門外搭建了菜市口刑場,死囚犯赴菜市口行刑必須經過宣武門。大家所熟悉的“午門處斬”其實並不是在午門,而是在出宣武門在菜市口處斬。午時是明清時期處斬犯人的時間,每當這個時候,當處斬的口令從宣武門發出的時候,城門上便會響起鳴炮聲,這就是有名的“宣武午炮”。每當響起午炮的時候,人們便知道菜市口要處斬犯人了,就會紛紛趕往菜市口看熱鬧。明末名將袁崇煥在菜市口被凌遲處死就是走的“宣武門”。

由於在明清幾百年前出宣武門赴菜市場執行死刑的犯人實在太多,讓人覺得陰氣沉沉,於是便有了“死門”之稱。在民間,如果有人死了需要出殯,棺材也會從宣武門抬出,這更增加宣武門的死亡氣息。

現如今,宣武門已經結束了其作為“死門”的歷史使命,成為了北京的一個地名。宣武門外的紀曉嵐故居和天主教堂還是熱門的景點。而當時大名鼎鼎的菜市口早已沒有了蹤影,完全沉默在了歷史了長河裡。


圍爐煮酒話春秋


北京的城門素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稱,宣武門就是這內城九門之一。

宣武門位於內城西南方位,與東南方的崇文門形成“左文右武”的格局。

在古時風水堪輿盛行的年代,即便是普通百姓也知道西南方位代表什麼。

看圖,西南方位正是死門的所在,而死門主兇,不利吉事,只宜吊死送喪,刑戮爭戰,捕獵殺牲。

故宣武門外有練兵的校場,還有著名的刑場菜市口,宣武門成為秋後問斬的死囚所必經。據說宣武門有一“後悔遲”的刻磚(一說刑部立在門旁的石碑)城門拆除後已不知所蹤。這些應該是宣武門與“死門”掛鉤的主要原因。


此外,宣武門外的陶然亭,過去也是一大墳場,老百姓辦喪事從此門經過的也不少,更給宣武門增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淺草堂


宣武門是京師九門之一,在元朝時叫順承門,在明朝時改名為宣武門。宣武大炮是當時宣武門最有名的標誌,因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是當時的刑場,所以從宣武門帶出的囚犯都會被行刑,所以宣武門就有了“死門”這個稱謂。

明清時期,尤其是在清朝,犯人經過刑部的審核之後,都會用囚車經宣武門押送到菜市口問斬。因此在宣武門的城門洞上刻有“後悔遲”三個字。其實,菜市口並沒有一塊規定的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門口哦,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到了午時監斬官下令將犯人問斬。當然,在菜市口被問斬的人,也不全是罪大惡極的人,其中宋末元初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誓死不肯歸順元朝,被問斬於菜市口。,在臨終時,他憤然地對監斬官說:“我能為宋朝辦的事,都已經做完了!”說完就慷慨就義了。還有清朝時期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同樣也在菜市口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肅殺之氣。


京蜜


皇家、官家必須給天下人立威,就如明清官街正常的佈局,大堂前方,儀門之西門人們是不走的,平日只走東門,正門只有"大日子“才開一下、走一下;西門通往大院西南角一一汙穢之所監牢,往返提押囚犯乃至死囚的路徑就是牢房一西門一大堂,三點一線,想想都感覺難過。那殺威棒,那大堂上回蕩的"威武……“聰明人還是好自為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