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在最近一期科技类节目中,在介绍核电站的燃料棒组装过程中,说到组成核燃料棒的燃料块时,一名主持人居然不带任何防护手套,直接把核燃料块拿在手中向观众介绍!这引起了网络上的大讨论,很多人觉得,核燃料不是有很强的放射性吗?主持人这么做,不知道危险吗?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专业知识。

天然铀矿体和铀矿石都具有一定放射性,但这种天然的放射性,经过地球形成后45亿年的天然衰变,天然铀矿的放射性已经很低。大型天然铀矿周边,仍然会正常的生长动植物和有人类生存,并不会因为某地出产天然铀矿,就导致这个矿周边几十里寸草不生。只有通过专用的放射性检查仪器,才能发现铀矿床附近的放射指标,略微高于没有放射性矿物的地区。

因为天然铀矿的放射性较低,开采和提炼过程,对直接接触铀矿石的工人影响有限,只需正常穿戴工作服和口罩,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全国大规模普查天然铀矿,曾经在广西某地最早发现了天然铀矿的原石,这块矿石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并且这块石头,被迅速送给高层现场观看。这个故事也说明天然铀矿放射性很低,是基本安全的。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天然铀主要对外偶然性地释放阿尔法射线,这种射线其实就是氦原子的质子核。

只需一张A4纸,就可以挡住阿尔法射线。而人的衣服和皮肤完全可以隔绝阿尔法射线。不会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影响。

天然铀矿被开采出来以后,初加工多采用“水冶法”提炼。通俗的讲,就是“加入其他配料用水煮”,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一般是重铀酸铵,呈现黄色块状或者粉末状,俗称“黄饼”。黄饼的放射性仍然较低,加工工人仍然只需穿戴防护级别较低的工作服。

黄饼提纯后,再被送到专门的铀浓缩工厂,加工成六氟化铀,采用气体离心机提高纯度。当铀浓度被提高到4%左右,再把这种铀混合物粉末,烧结成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相当于把陶土烧成陶瓷。铀瓷芯块为直径1厘米,高度1厘米的圆柱体。几百个芯块叠在一起装入直径1厘米,长度约4米,厚度为1毫米左右的细长锆合金材料套管内,最终制成一根可以进入反应堆进行“核燃烧”的燃料棒。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加工成型的二氧化铀陶瓷块的放射性仍然不高,这也是主持人为何敢用手直接拿起来的根本原因。

做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把还没装堆的二氧化铀燃料块,看做一块还没有放进炉子里燃烧的“煤块”,那么这种“煤块”,不烫手也不会烫人——即辐射性仍然较低。而一旦把这些“煤块”放进核反应炉子里——即反应堆中“点燃”,被烧的通红,那么他们就非常危险了,绝对不能再直接无防护接近。因为辐射性被“点燃了”!

核反应后的燃料棒里,将产生非常多的具有极强放射性的短半衰期新元素,比如镭、铯、碘、钚、钴等等!事故中造成严重放射性污染的,正是这类同位素!

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事故之所以致命,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大量核燃料棒被烧的通红,放射性最强的时刻,被炸的到处都是。

这个主持人胆子真大!敢用手拿核燃料,不怕放射性污染?

点煤炉子要用引火柴。民用核反应堆同样需要最初的“点燃棒”,这就是采用一根或者几根铀浓度达到10—20%的特殊燃料棒,插入低浓度的燃料棒中间,“点燃”其他燃料棒。其原理是,利用高浓度燃料棒产生的频率更高的中子辐射,来引发其他燃料棒的链式反应,很像点煤炉子用木柴引燃。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兵说军迷装”,总有你喜欢的军旅用品。有情怀,还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