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懶癌”來襲,是什麼剝奪了跑步的樂趣?

你可曾帶著釋放壓力的目的開始奔跑?其實,你是得了“心病”。

工作上的高壓或生活中的重大改變很容易給跑者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和起伏,從而影響跑步表現,甚至原本計劃好的訓練可能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阿曼達·萊斯(Amanda Rice)是一位海軍軍官,也是一名牙醫,她曾經跑出過2小時38分的馬拉松成績,還曾參加過2012年和2016年奧運選拔賽資格賽。作為一名需要兼顧工作、生活和跑步的跑者,“心病”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於是,她在著名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上總結了跑步“心病”的病因,並給出了最合理的治療方式。

得了“心病”,你知道嗎?

很多人帶著紓解壓力的目的開始跑步,卻越跑越痛苦,這就是因為,他們得了跑步的“心病”。

英國班戈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疲勞會顯著影響運動表現。研究人員將運動能力相似的自行車運動員分成兩組,在運動測試前,一組做了90分鐘的認知訓練測驗,另一組則只是觀看紀錄片。

開始測試後,做完腦力訓練的車手體力明顯不如看紀錄片的車手,疲勞的大腦影響到了他們的身體機能。

實驗的結果其實是一個證據——疲勞的神經確實會影響到運動狀態。而對於跑者而言,造成心病的原因其實有三大類:原因一:訓練過度

訓練過度是身體因素,但也可被看作是心理因素。當大腦老去想跑步,幾乎到透支狀態時,這就是心理因素了。心理訓練教練克里斯·簡森曾經在研究中發現,“像身體一樣,大腦也需要一段時間不去思考跑步這事。運動員很難長時間保持積極水平,若你的生活每天都圍著跑步轉,你可能會筋疲力盡。”

原因二:不堪重負

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承受極限,當你頭腦考慮太多任務,比如平衡快節奏的職業生涯,跟孩子保持聯繫,擔心生病的親友,你會很容易到達極限值。

原因三:過於重視成績

跑者天生都專注投入,雄心勃勃,目標明確。但是如果你對成功的認識很狹隘,比如有資格參加或突破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你很可能達不到這一目標,這時你就會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最終影響健康快樂的跑步生活。

1.重新制定目標

如果沒有制定清晰的跑步目標,是很難邁出腳步的。一份專屬自己的“跑步日誌”可以幫跑者解決很多下班後跑步的煩惱。因為這份日誌裡應該寫好,跑步的目標和原因。

如果在還沒出門前就“打退堂鼓”,那麼,拿出“跑步日誌”看看,白紙黑字的目標會讓你不忍心休息。

2.靈活設置跑步計劃

其實,制定的目標和計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需要靈活處理。面對計劃外的意外干擾,跑者需要一個“跑步B計劃”。

比如,加班導致訓練時間開始較晚,可以適當縮短鍛鍊時間;如果孩子生病需要你在家照顧,可以在他睡著後做些伸展和力量訓練,為明天的跑步蓄力。

3.打開音樂

一項發表在《體育行為》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音樂除了能在運動表現上有幫助,還可以減少體力消耗。專家建議跑者鍛鍊前聽點音樂提升狀態,同時還能獲得一個好心情。

在回覆最後的幾封工作郵件時,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打開你最喜愛的播放列表聽幾首好聽的歌,也許一回到家,你就迫不及待要出門跑步了。

4.管理負面情緒

工作的一些負面情緒很容易帶進生活中,你要學會在運動前“及時止損”,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這些“喪情緒”,暗示自己,跑完步後會獲得更多能量。

在你即將“屈服”於負能量之前,可以自己做一些調節——喝一杯咖啡,迅速換上裝備,做一些跳躍動作加快下心率。

5.找個跑友,約個跑

當獨自奔跑時,你很容易會想到工作中剛認識的客戶或者是孩子的成績單,這是很多跑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而這些雜念都會剝奪掉跑步的樂趣。

然而,當你和其他人一起跑的時候,一起訓練和交流會讓很多負面情緒“灰飛煙滅”。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表明,與單獨跑步相比,一個積極的社交圈將有效促進你對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6.補充能量

有時候,不想運動的原因來自於生理層面,比如血糖降低,出門的動力也會降低。跑前一個小時,嘗試吃一些餅乾、能量棒,補充些能量,跑步的動力會更足。

7.開發新跑道

經常跑同一條路線也會有“審美疲勞”,可以試著開發一條新路線跑道,欣賞新風景,也許會改善跑步的整體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