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汉献帝刘协会如何看待刘备称帝这件事?

Domilo


用八个字,可以概括汉献帝此时的心情:一丘之貉,夫复何言!

三国鼎立

汉献帝应该是汉朝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个皇帝了。他本来与帝位无缘,十常侍之乱时,董卓入京勤王,十分嚣张,见到少帝车驾时不行君臣之礼,少帝懦弱不敢言语,当时的汉献帝还是陈留王,直接勒马当众斥责董卓,董卓才惶惶认罪。之后董卓掌握中央大权,认为少帝懦弱无能,不适合做皇帝,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汉帝,是为汉献帝,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悲催岁月才刚刚开始。先是董卓权倾朝野,暴虐无道,献帝时时受他威胁,之后,吕布杀了董卓,大权转到了司徒王允的手里,王允还算是个忠臣,可没过几天,却又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所败,献帝又落到郭李二人手中。这二人没什么政才,对献帝更是嗤之以鼻,好不放在心上。在之后,献帝听闻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尽起车驾,前往许昌避难,然而,能臣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权臣的心。汉献帝又落到曹操手里,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颗棋子。也就是在这时,献帝遇到了他的皇叔——刘备,刘玄德。此时的刘备虽然落魄,但英雄之名寰宇皆知。献帝也十分欣赏刘备,希望他能协助自己摆脱曹操的控制。之后还给董承一封衣带诏,让他联络刘备等除去曹操。谁知事情败露,董承被杀,刘备也外逃出去了。曹操虽说权倾朝野,但却还给献帝几分薄面,没有废了他,直到曹丕继承魏王的位置,才逼迫献帝禅位,不过也没有杀他,封他为山阳公,让他养老去了。

汉献帝

此时远在益州的刘备,听到献帝被废,甚至有传言献帝已经被杀的消息,是十分悲痛,多日来水米不进,要多悲痛有多悲痛,还亲自带益州的官僚拜祭了汉献帝。好了,悲痛过后,恩,对,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从此他也是皇帝了,而且,刘备称帝后,也没有再派人去魏国打听献帝的消息,对他而言,献帝已经死了,而且是死在曹贼的手里。

曹操

献帝是何等的聪明,要不然也不会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还能存活下来,并且还在名义上保持汉朝的统治那么多年。献帝估计在刘备占据益州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了,刘备连同宗的刘璋都不放过,即便他真的率军攻入许昌,那也不过是第二个曹操罢了。无论他当初说的有多好听,到这朝堂之上,还不是想着只手遮天。天下大大小小的军阀,无不是一丘之貉,都想着争权夺利,都想着显官厚爵,至于汉室兴于不兴,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差别呢?

刘备

刘备称帝,其实带给汉献帝,更多的是一份无奈,一份从容:天下事有兴必有亡,由此想来,也没什么好愤怒的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什么看待?看待什么?我怎么看待跟我有几毛钱关系?难不成还让我唱首歌?”

你要我怎么做怎么说,你才能爱我;要我唱几首歌...(如果在今天可以上热门嘛)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别逼一个最...

STOP!别唱了,太心酸太无助了,此时的汉献帝,我想真的应该就是这样子的

天下早已不在手中掌握,连想要怒放的生命也没有一点点自由

我想在献帝看来,如果有来生不如去做一棵树好了


是寡人是孤还是朕,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作为皇帝来讲,不仅仅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官儿,还拥有很多特权,比如说称呼。

而对于刘协来讲,从他登上皇位以后,他唯一的特权就是不用再做事儿了,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喜好,都不“需要”他来执行,因为有阿瞒同志在,国家大事自然不用皇帝大人“操心”,至于个人爱好嘛,打猎射箭这种小事还用您老亲自动手?来来来,让我曹某人替您吧,那个金翎箭我早就想试试了!

刘协真的成为了寡人,当然了,老婆照娶、孩子照生、宫女太监也常伴左右,也不算太孤...

曹操还算“心地善良”,至少没有连他的皇帝称号都给夺了,还能让他自称一下子,还能没事到朝堂之上摆摆Pose亮个相,还能穿刺龙画虎的衣裳,带着bulingbuling的帽子。

可到了曹丕这儿,一切都不一样了,看中了汉献帝的行头不说,还想把他唯一的戏份——上朝给抢掉,于是乎汉献帝同志变成了山阳公同志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选择视而不见,别逼一个...

公元221年,从皇帝降级为山阳公的刘协,不能再穿漂亮的衣裳,也不能在皇宫里继续溜达,当然也失去了在朝堂之上扮演酱油男的角色,除此以外,生活还是继续的

只是,不小心成为了亡国之君的汉献帝,再也不能喊出我大汉咋地咋地的豪言壮语了,也不能够再自称为孤或是寡人了,虽然他就是个孤独的寡人

刘备同志作为一代皇叔,听说了这个场景,自然十分不忿,先是手握拳头义愤填膺状,誓死表示忠心汉室,然后又偷偷的拿胳膊肘拐孔明,不停的使眼色

于是乎,小道消息传出来,汉献帝已经死了!擅长哭戏的刘备一个劲的哭,锲而不舍的哭,面对属下的多次劝进,就是不闻不问,还一个劲的捶胸顿足

逢场作戏是必要的嘛,随后刘备麻溜儿的继承大位,登基称帝并赌咒发誓一定要恢复汉室,而恢复之后汉献帝怎么办,不好意思这个没提

想必远在魏国的汉献帝,不,山阳公同志知晓了此事,至于他有什么感慨,还是吹胡子瞪眼,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料里压根就没记载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已经演了三十年龙套的刘协,应该放弃了成为主角的梦想,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精彩的即兴表演了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那辽阔天空

不得不说,这首歌很应景,虽然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这么振奋人心的歌曲,但至少汉献帝可以像楚霸王一样弹剑而歌,整一句“吾之生命何时怒放兮,遨游于天际”

已经窝囊了三十年的刘协,此时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看着垂垂老矣的自己,我想他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了。从他即位之初,便以傀儡的身份遭受各个权臣的胁迫和掌控,也曾担惊受怕,也曾流落荒野,直到遇见了阿瞒

不得不说,曹操虽然喜欢欺负他,但至少还保留了他的性命,保留了他的名节和帝位,虽然一切如浮云,但是浮云都没有的日子,就只剩下照的人睁不开眼的太阳了

被时光磨砺的没有任何棱角的汉献帝刘协,在得知刘备称帝的那一刻,或许也只是淡然一笑,不予置评了罢!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山阳公就山阳公吧,至少不是龟公啊!

毕竟还有一万户的人归我管,毕竟见了你曹丕,也不用我下跪,毕竟——我的命还在,这就够了不是吗?

彻底“解脱”的汉献帝,还成为了华佗的优秀继承人,在一些野史记载中,汉献帝看病不收费,卖药良心价,可谓是造福了一方百姓

你说,第一枚华佗在世的锦旗,是不是就送给了汉献帝呢?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应该是欣喜若狂!他会认为刘皇叔果然厉害,还为大汉保留了一部分宗庙,刘协听到刘备称帝后应该是开心的。


汉献帝刘协

时光倒流,公元221年的一天,之前的汉献帝现在的山阳公刘协正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屋内,楞楞得出神,此时已经离他不当皇帝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里他感到了从所未有的轻松,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正坐着出神,忽然有下人来报“刘皇叔今天成都称帝了”!刘协先是一愣,接着就是黯然神伤,最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刘协此刻心里复杂,一时竟然忘了让汇报消息的人退下,他在心里默默的念着:“刘皇叔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朕办不到的事,皇叔办到了,想朕四十年,三十年的傀儡天子,一生颠沛流离,也曾想过要匡扶汉室,无奈事与人违,两次起事,两次失败,忠臣良将都被曹操杀了,朕是没有办法再拯救大汉的天下了。可是皇叔不一样,他有精兵良将,又有诸葛孔明,现在又称帝了,叫朕如何不欣喜?拯救大汉的江山又有希望了!”想到这里,刘协露出了笑容,却突然发现那个下人还站在那里,他挥挥手下去吧,然后面向西南,长跪当地,满脸笑容,他跪的不是刘备,而是祖宗的社稷!


汉献帝刘协

好啦!编不下去啦,因为没有史料记载好献帝刘协得知刘备后的反应,《后汉书》只记载了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后日子过得还不错,所以没有办法考证刘协当时的想法。但是我认为刘协应该是开心的,经过三十多多年傀儡生活,刘协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他或许已经放下了对皇位的执着,但是他对大汉,对祖宗还是有感情的,得知刘备称帝,大汉基业得以延续,他如何能不欣喜若狂?我想他肯定是非常开心的!


风雨奕生局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协对此事的反应,但我估计刘协是这么一个心情: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啊!


220年12月,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的逼迫下将皇位禅让,东汉灭亡。之后,曹丕贬刘协为山阳公,并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食邑万户,使用汉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上书不称臣。甚至还对刘协说,天下所有的好东西,咱俩共享。虽然这只是略带讽刺的客套话,但曹丕毕竟态度在那里,其他的许诺都做到了。

早已心灰意冷、无欲无求的刘协也只能接受,谁让他这个亡国之君既是曹丕的岳丈还是曹丕的妹夫呢?反正都是一家人。于是刘协就与世无争的做起了山阳公。


可就在四个月之后,突然传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有一人在成都称帝,并宣布继承汉室大业。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协的皇叔刘备!更让刘协吃惊的是,这位一直标榜着仁义亲民、匡扶汉室的叔叔称帝的理由是听说刘协遇害了!我这大侄子还过得好好的,你这当叔叔的怎么就说我已经去世了,还给我举行了葬礼?

刘协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应该欣慰有人还惦记着匡扶汉室。另一方面,他肯定对刘备对自己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或许还有些寒心。因为他知道,这时刘备需要的是一个死去的汉献帝,而不是活着的山阳公。刘备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罢了。
但此时的刘协虽然气愤了但也毫无办法。只能内心苦笑着说,还能怎么办,只能选择原谅他了。


石头说历史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封刘协山阳公。《后汉书》记载,山阳公位在诸侯王之上,可以受诏不拜,食邑一万户,依然享受天子待遇。此后便没有详细的记载了,坊间野史中提到山阳公当了“最美医生”,施药不还价,看病不要钱。

曹丕称帝后,刘备以为汉献帝刘协死了,《三国志》记载:“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也不知道刘备有没有去确认,就以为刘协死了,还给上了谥号。此后刘备在群臣搬出“河图洛书”一请再请三请之下,刘备本着所谓的“承天命,顺民心”的称帝原则,当了皇帝。

《三国志》都没有提到刘备“皇叔”的说法。只是记载:“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连刘备是否见过汉献帝的事都没提,编者倒是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见到频率出现最高的词,印象最深刻的词,就是“大赦天下”!

汉献帝在位30年,动不动就大赦天下,足以看出汉献帝其实是个胸怀天下民生的皇帝,只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汉献帝压根就没机会表现啊。

最后,汉献帝对刘备称帝怎么看,编者真不知道,只知道他希望“世界和平”!但是却知道刘备称帝是不会在意汉献帝的感受的。


古今史事


刘备称帝,汉献帝不会有丝毫怨恨和不满。

理由:1、东汉后期的政治体制属于外戚和宦官二元执政,而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共主,这一点在汉献帝即位前就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皇帝所能做的,无非是利用宦官除掉外戚,或用外戚压制宦官,而一方倒台后,另一方马上就会做大。

所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只不过是这种形式的一种翻版而已,并无实质性改变。既然汉献帝并非实权皇帝,那么无论是曹丕称帝还是刘备称帝,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他的心态就如同战国时期的周天子一样,秦国打赢了魏国,我派人去秦国贺喜,魏国打赢了秦国,我再派人去魏国庆贺。名义上我是天子,但其实能管辖的不过区区一座小城罢了。

2、汉献帝这个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坦然。如他在逃脱李榷追杀时,到了黄河边没有船只,大臣们心急如焚,汉献帝却并不忧虑,而是采取了“凡有讨封者, 来者不拒”的方式,凡是愿意派兵来接他的,都重重封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空头皇帝,军阀只会利用他的名号,而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害他,这才换来了河东太守王邑的护驾。

在曹丕篡汉自立后,汉献帝也是很平静的回到封地,做起了悬壶济世的山阳公,而且还把两个女儿献给了曹丕做妃子。既然对待曹丕都是如此,那么在听到刘备称帝后,又怎么会有丝毫不满和怨恨呢?毕竟刘备是在他被废的第二年才称帝的,从继位的法理上将,刘备至少比曹丕强得多。不仅如此,刘备的国号是汉,宗庙里祭祀的也是刘汉的历代祖宗,从这一点上来讲,汉献帝应该感到些许欣慰才对。

汉献帝被废后的言行语录已经失传。

汉献帝被废后,曹丕给了他极大的自主权,如在山阳境内,汉献帝有万户封邑,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年号,可以供奉宗庙,向皇帝上书不用称臣,接到皇帝诏书不必跪拜等。可以说,汉献帝是历代亡国皇帝里待遇相对较好的一个了,这倒不是因为曹丕仁善,而是汉献帝原本就是一个空头皇帝,供起来远比杀掉用处大。

汉献帝在山阳过了14年的安稳生活,他平静的看待魏蜀吴的三国纷争,安心做着自己的中医大夫。他的言行语录也都记载进了《山阳公载记》里,可惜的是这本史书已经失传了。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在听到刘备称帝后具体说了什么,但至少是会很平静的。


秦皇汉武


第一,没有相关记载汉献帝的反应,至少从真实的历史上说,无从判断,所以一切只能猜测!

第二,从理论上说,汉献帝应该是高兴的。虽然,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称号挺扯淡的。但是,毕竟姓刘,也算是延续刘汉国祚。没有刘备,汉室几百年江山算是在汉献帝手里葬送。有了刘备,至少汉献帝面对祖先没那么大的负罪感。

第三,撇开责任感不说。汉献帝应该会有一份轻松。曹魏代汉,在法统上终归有引起很多人的反弹,即使曹丕玩的是禅让。刘备称帝,蜀汉扛起正统的旗帜,拥汉派的精神领袖和领头人将从汉献帝变成刘备。对于汉献帝来说,压力少了,危险也少了。没有了法统上的矛盾,汉献帝单纯作为曹魏的女婿,保一生安定生活至少无忧了。

第四,我觉得从内心来说汉献帝应该会笑着摇头。经历了那么多,尤其是衣带诏之后,汉献帝应该对天下大势有深刻的认识和判断。另外,通过与刘备的接触,他自然也知道刘备集团与曹魏集团的差距。汉献帝应该非常清楚,一个抢夺刘璋地盘的刘备绝非只是想恢复高祖基业维系汉室正统那么简单。选择禅让,更清楚天下大势必然是改朝换代,以刘备集团的实力根本无力抗衡曹魏集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刘备过了一把皇帝瘾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

第五,从汉献帝退位之后以行医为业来看,他至少是心怀苍生的。天下多足鼎立,至少会带来杀戮,也许他为了黎民百姓,会有一份悲悯。


搬砖老师傅


刘协死于公元234年,刘备称帝公元221年,刘协公元220年退位。也就是说,刘皇叔他老人家在刘协退位后第二年就称帝了。当了两年皇帝,公元223年死在白帝城。从这年份看,刘备还死在刘协前面。

刘协未死,刘备称帝为大不敬,甚至是灭九族的死罪,但是刘协已然去尊号禅位,在政治地位上,官衔上只是个公,和他自己封刘备的汉中王,相去甚远,我估摸着刘协最终也只能半夜想想,把恢复汉室的重任寄托在这个刘大耳朵身上了。至于怎么看待,我看他老人家只能哀叹一声

只是奇怪的是,刘备为什么不在刘协禅位后去把他救出来,重立中央呢?难度太大还是自己本来就有野心


手机用户56615164247


这个事情史书上没有记载,咱们也只能以一个局外的人去猜测汉献帝怎么想!

其实到了晚年的汉献帝已经安于天命,早期的汉献帝还曾依靠过老臣对抗曹操,结果董承伏完等忠于都被曹操杀死,终于汉室的有点实力人也都被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翻不起什么浪花。

曹操称魏王以后,就跟汉献帝分开不在一起办公,此时的汉献帝也就安于天命,知道自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而汉献帝也听说刘备称帝的消息应该有三种态度:

1,早就料到刘备有此举

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不代表他是个傻子,刘备是个英雄,他也看得出来,不然就不会跟他排资论辈了,汉献帝也希望能够通过刘备的力量挟制一下曹操,这个愿望没有达成而已,刘备称帝以后,他也只能笑笑,心里发出感慨,我早就知道他会称帝!

2,只是生气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应该对于权利等等这些事情看得很平淡,听到这个消息,他很生气,但是生气不是刘备称帝,而是这样想的,老子还活着呢,你就说老子死了!

3五味杂陈

汉献帝迁到刘备称帝,也有可能五味杂陈,我刚禅让完,刘备马上就迫不及待的称帝,!心情肯定不好,可能还会有一丝安慰,我们还有家人已经称帝了!

大概也不过如此,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测!信不信就看各位看官了


历史百家争鸣


以我对汉献帝的了解,根据史书中透露出的丝丝点点的线索,我觉得,汉献帝应该是坐着看这件事的。因为他得知这件事基本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听汇报,一个是看檄文,按照礼仪,这两种都需要汉献帝坐着。

好了,不扯了。这件事真没法将心比心,毕竟皇帝这个职业已经消失很久了,大家没法真正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史书上对这个也没有记载,那我们就用普通人的心理去简单分析一下吧。

我们从小学就学过,叙述一件事情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那么汉献帝看待这件件事,肯定也会从这四点出发。

时间:刘备是公元221年称帝的,此时刘协已经退位一年了(220年禅让给曹丕)。我觉得此时刘协对刘备称帝已经无感了,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本来就名存实亡的正统汉室,在他手下已经彻底灭亡了,自己是亡国之君。我觉得此时他是绝望的,自从189年登基,经历过董卓、郭祀、曹操、曹丕,他对这个乱世和人心不会在存有幻想,刘备称帝对他来说,不会有希望,也不会有失望。

地点:西蜀。当时三分天下的格局已定,想必孩童都是知道的,何况刘协。刘备远在巴蜀称帝,而他被软禁在邺城,相隔甚远,至少在短期内,刘备称帝这件事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可能还是无感。

人物:刘备。刘协和刘备即使有血缘关系,估计也是清淡得很,估计互相献血都会排斥。要说刘协对刘备有什么感情或者交情,也就是刘备投奔曹操时,两者之间短暂的交流。也许当时刘协是对他抱有幻想的,但是现实狠狠的给了他一记耳光。三国演义渲染的刘备的大义,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刘协也不会一直寄希望于他,而且刘协的意志,在长期软禁中已经消磨了,他的梦想,也随着曹魏的强大,由复国转变为求活命。

事件:称帝。也许对刘协来讲,触动最大的就该是“称帝”这件事了。他已经不是皇帝了,而其他人借汉之名称帝,按理讲对他来说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打击。但是他也不是三岁小孩子了,不会天真的以为刘备称帝是为了救他,所以希望应该不会有了。至于打击,对于一个亡国之君,能够打击到他的只有死亡,出身帝王之家,他不可能不知道亡国之君的下场,所以自顾且不暇,还会在意这些打击吗。

综上所述,刘协对于此事,多半是麻木的,无感的。此时他的状态,应该是在承受灭国之痛的同时,为了求生而惶惶不可终日。至于千里之外谁人称帝,他已经无暇顾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