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战日本是亚洲的坦克强国,到底有哪些坦克?

金雕623


图注:97式中型坦克,由于性能可靠,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1250多辆,而且改型很多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日军的装甲部队一直是世界上除苏、法、英、德外的世界第五大装甲部队,属于真正的“坦克强国”。二战时期,日本的坦克主要有以下几种。

89式中型坦克。89式中型坦克是日本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国产坦克,其是在英国“维克斯”C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而来。该坦克于1929年设计定型,1931年正式生产,有甲乙两个型号。其净重12.1吨,战斗全重13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一门90式57毫米火炮,辅助武器为两挺6.5毫米91式机枪,最大时速24千米/小时。

92式轻型坦克。该坦克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侵略中国专门研制的一种坦克,其于1933年正式列装服役。该坦克重量较轻,装甲薄弱,只有6毫米厚,装备一挺13.2毫米重机枪,火力较为强大。92式轻型坦克自服役后,主要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用于战场火力支援和对敌追击任务。

94式超轻型坦克。94式坦克是日本在世界超轻型坦克浪潮之下研制的,其以英国“卡登·洛伊德”Ⅵ型超轻型坦克为基础,吸取了92式轻型坦克的部分经验,既保留了其速度快的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护力薄弱的缺陷。该型坦克极为小巧,长仅3.08米,宽1.62米,高1.62米,战斗全重仅3.45吨,是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之一,在战场上被中国军人戏称为“小豆坦克”。其武器为一挺7.7毫米机枪,最大时速可达40千米/小时。94式超轻型坦克在战场上主要用于指挥、联络、搜索、警戒等作战任务。

95式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于1935年设计定型,该坦克自重6.7吨,战斗全重7.5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装备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和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火力和机动性都十分不错。该型坦克在二战时期,共生产了1250辆。

97式中型坦克。97式中型坦克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其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动力装置采用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柴油机,车辆最大速度38千米/小时,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铆接结构,厚度12~20毫米。

97式坦克由于性能可靠,因此不仅在战场上大量使用,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1250多辆,而且改型很多。


兵工科技


二战时期的亚洲战场主要还是中日两国在对扛而已,而当年身为农业国的中国其实还是有自己的装甲部队的,这就是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是名将戴安澜,装备的是苏制T-26坦克,并且在广西南宁附近的的昆仑关和日本号称钢军(自明治维新以来从未败绩)的第五师团面对面对扛,在这一场战役当中200师的坦克参战,最后打残了第五师团,并全歼第五师团第21旅团,干掉了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之后200师作为精锐出国入缅作战,最后被英国人坑没了,师长戴安澜将军也在翻越野人山回国时牺牲了。



而日本作为亚洲唯一一个工业军事强国,日本在早期的坦克研发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世界上第一个将坦克发动机由汽油发动机换成柴油发动机的国家就是日本。主要的坦克还是在仿制法制雷诺并且结合英制维克斯C型坦克的技术上整出了自己的第一型国产坦克——89式坦克,之后在89式坦克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97式坦克。除了这两种稍微算正常的坦克以外其他所谓的轻坦“豆战车”就不算入进来。

其实在1940年前我的坦克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的坦克差距并没有太大,只不过因为在在华缺乏装甲压力的日本基本放弃研发坦克,毕竟在中国的装甲力量和反装甲力量还是很少的,连装甲车都能随便欺负中国干嘛还要用坦克呀?很费钱的,而陆军又是很穷的。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面对美军的装甲力量和反装甲力量,日军才发现自己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完全落后了欧美国家了。


在欧洲被虎式坦克狂虐的谢尔曼在亚洲战场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谢尔曼背上是缴获的日军94式轻坦,已经不能算坦克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战时期日本也是有不少自行研发的坦克装甲车辆的,在战争早期其坦克装甲兵器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完全可以比肩欧美军队,甚至还要略胜一筹,但是由于理念,技术实力等问题,后来日军的装甲兵器迅速落后。

一战中坦克开始出现,而日本军方自然也开始了引进和研发工作,研发了一系列日式坦克。首先是中型坦克,八九式中战车是日本自行生产的第一款坦克,性能在当时不算先进,但是对于中国战场已经够用。

后来又研发了九五式中战车、九七式中战车,这两款坦克都是30年代晚期的中型坦克,整体性能和同期英国、德国、苏联、美国等国的中型坦克比并不落后。而在战争中后期,日本在作战中开始意识到美国M4谢尔曼等中型坦克的强大,于是研发了三式中战车、四式中战车等中型坦克,但是性能全面低于同期的T34、M4等中型坦克,而且产量稀少没有实战使用。

然后就是轻型坦克、超轻型坦克。当时流行轻型坦克,而日本也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轻型坦克比如九二式轻战车、九四式超轻型战车等等,不过这些坦克火力薄弱防护脆弱,实际战斗力并不高。

重型坦克日本也是有的,比如九一式重战车、九五式重战车、O1超重型战车等,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数量稀少,几乎没有实战记录。


前沿阵地


说日本是亚洲坦克强国,倒也算是名副其实,毕竟整个亚洲有能力研发和生产的坦克只有日本,就像北洋舰队在1885年是亚洲第一舰队一样,当时的整个亚洲就北洋舰队自己有大型舰船,能不是亚洲最强舰队么?

日本的坦克在起步上其实并不晚于德国、美国、苏联这些坦克大国,且日本与苏联一样,都是用英制的威克斯型坦克作为基础,再在其基础上修修改改,领悟坦克设计的原则,最终设计出自己的坦克。

日本的第一代坦克为八九式中型坦克,日本称为“八九式中战车”,这款坦克基于英国维克斯型坦克改进,吸收了法国雷诺FT17型坦克的经验,在当时算是一款性能优秀的实验坦克。它战斗全重12.7吨,乘员4人(驾驶员、机枪手、炮长和车长),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40公里。主要武器为一门短管的57毫米炮和或37毫米炮,没有装备穿甲弹。主要防护性能为,正面17mm,侧后15毫米,顶部10mm,底部5mm。

日本的第二代坦克则为92式轻型坦克和94式超轻型坦克。92式轻型坦克防护薄弱,正面能被7.92毫米的穿甲弹击穿,主要武器则是2挺7.7毫米的机枪。至于94式超轻型坦克,绰号豆战车,武器仅有1挺6.5毫米机枪或1挺7.7毫米机枪,至于防护,也就勉强挡挡步枪弹。

而日本的第三代坦克则为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日本95式坦克是日本最好的坦克之一,其主要武器为一门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在防护方面,95式坦克则较为薄弱,装甲最厚处仅有16毫米,就连美国的M2型12.7毫米高射机枪都挡不住。

至于97式坦克则是二战日本最好的坦克,97式坦克主要武器为长管的57毫米坦克炮(相对89式坦克的短管57炮而言算长了),主要防护为,车体正面25毫米,炮塔25毫米,能够有效防御12.7毫米的反坦克枪,但是面对37毫米以上的反坦克炮则无能为力。


区域拒止


二战日本确实是亚洲的坦克强国,因为亚洲除了日本就没有能够造坦克的国家了。日本的坦克发展史也是比较漫长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日本有哪些坦克吧!

94式豆战车

由东京煤气与电器工业公司生产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制造生产。最开始装备一架91式6.5mm机枪,后来改为两架92式7.7mm机枪,成员为两人,装甲厚度仅仅只有几毫米。从1934年开始生产到二战结束,94式豆战车一共生产了800多辆。

(94式豆战车)


八九式中战车

八九式中战车也算是日本坦克的开山鼻祖了,这款坦克的设计是日本大阪兵工厂在吸收了法国的FT―17和维克斯轻型坦克的设计后,根据日本国情设计的,于1930年正式定型。最开始,这种坦克被称为89式轻战车,分配给日军14师团第一战车大队使用。在解决使用中的问题过后,89式轻战车强化了战车的主要部位过后,增加到了11.5吨,因此也被叫做了八九式中战车。八九式中战车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风冷柴油机的坦克,由此看出日本的坦克工业也有其闪光点。八九式中战车,最开始安装一门八九式37mm坦克炮和2挺7.7mm机枪,后来改为一门90式57mm坦克炮,成员为4人,使用了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正面装甲17mm,侧后装甲为15mm。



九五式轻战车

九五式轻战车由三菱重工于1935年开始生产。开始叫做八九式轻战车,后来投产过后改名为九五式轻战车,战斗全重7.4吨,成员3人,装备一门八九式37mm坦克炮和一挺7.7mm机枪,装甲厚度为6至12mm。

(九五式轻战车)


九五式重战车

九五式重战车是日军唯一使用过一种重型坦克(虽然吨位只有仅仅30吨)。该坦克,是九一式重战车的改进型号,由三菱重工设计制造。该坦克和苏联的t-28一样,属于多炮塔神教。该坦克准备一门九四式70mm战车炮和一门九四式37mm坦克炮以及两挺九一式6.5mm机枪,于1935年9月首次出现。成员5人,装甲为22至67mm,总共生产了271辆。

(九五重战车)

九八式轻战车

九八式轻战车同样由三菱重工制造,由九五式轻战车改进而来,将原来九五式轻战车的九八式37mm坦克炮换成了一门百式37mm坦克炮。相比九五轻战车改进了悬挂和引擎,增加了越野速度,装甲厚度也加为6至16mm。

(九八式轻战车)

九七式中战车

九七中战车是八九式中战车的后继型号,但是该坦克交给了三菱重工设计制造,于1936年首次出现。该坦克使用一门改进自八九式中战车的90式57mm坦克炮的九七式57mm坦克炮和两挺7.7mm机枪,重量也与八九式中战车一样。成员为4人,装甲厚度为8至50mm,最厚处为炮盾。在后来,由于太平洋战争的战况的变化,日军给九七式更换了炮塔,改装了一门一式47mm反坦克炮。该坦克一共生产了1500多辆。



一式炮战车

一式炮战车于于1941年中旬由日立公司设计制造完成,底盘沿用了九七中战车的底盘。该坦克与德国的黄鼠狼坦克一样,属于敞篷型的。一式炮战车分为两种,一种是75mm版本的,一种是105mm的,分别装备九零式75mm野战炮和一式105mm榴弹炮。该坦克成员为5人,一共生产了124辆。

(一式炮战车)

二式炮战车

该坦克也由日立公司制造,跟一式炮战车差不多,只是安装了一门九四式75mm山炮,总共生产了30辆左右。

三式炮战车

三式炮战车也是也是一式炮战车的后续产物,采用全封闭式设计,其他的跟一式炮战车也差不多。



(三式炮战车)

五式47mm炮战车

五式47mm炮战车于1945年由九五式轻战车的底盘改造而来,采用一门一式47mm速射炮,成员为3人,装甲为10至30mm。

一式中战车

一式中战车由九七式中战车改造而来,相比于九七式中战车加大了炮塔,加高了车体,并且增加了一名装填手,正面装甲也增加到了50mm。发动机也换成了三菱重工制造的百式发动机。该坦克一共生产了587辆。

(一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是由一式中战车改进而来,换装了一门三式75mm坦克炮,该坦克成员5人,重18.8吨,总共生产了163辆。该坦克的出现让日军首次拥有了与盟军的M4A1坦克正面对抗的能力。但是,面对,M4A2和M4A3仍然十分吃力。

(三式中战车)

除此之外,日军还有一号试验车,九一式重战车,五式一型反坦克歼击车,二式轻战车,三式轻战车(一辆用上了九七式57mm坦克炮的九五轻战车),四式轻战车(把三式轻战车的炮塔也换成了九七式坦克的炮塔),五式轻战车,二式中战车,四式中战车,五式中战车,百式重战场,120吨型重战车,四式重战车,五式重战车等等,这些坦克都是一些产量低,或者是实验车的坦克。


卡扎拉


话说很多人觉得日本装备在世界只能欺负东亚弱国,事实上从装甲力量来说日本排在苏,法,英,德之后而已。

没有显著战例,只能说战场不适合,毕竟中国战场更多选择了丘陵(平原迅速溃败),东南亚又多雨林。下面我们结合问题看图说话(感谢关注头条号:白马说)。

日本在实现过长之前,还是以引进为主,1918年后,日本先后引进马克④型,惠比特坦克,雷诺FT坦克,威克斯c型,当然引进的大多作为院校训练车用,没有用于实战。

雷诺FT坦克

下面谈谈自研的坦克,第一款八九式中战车

在威克斯的基础上,日本自己搞了一款战车。。89型中型坦克(日本定名为‘八九式中战车‘).有甲乙两型,甲型装汽油发动机,乙型为柴油发动机.甲型自1931年投产,数量很少,36年后生产的都是乙型.

八九式坦克参加了1938年的苏日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坎冲突,在与苏军坦克的实战中被证明存在诸多缺陷,是故很快被淘汰.

所以有了第二款,配合骑兵使用的骑兵坦克_九二式轻坦(装甲车)

该坦克由石川岛自动车制作所设计和开发,在日本皇纪2592年(1932年)正式装备部队,因此得名。乘员 3人 长度 3.95米 阔度 1.63米 高度 1.86米 重量 3.5吨,所以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装甲车

再来说说贼萌的坦克“小豆轻坦”——九四式超轻型坦克

这是一款鬼子专用车

94式的主要设计功能不是作战,因而其火力仅为一挺机枪,早期为91式6.5mm机枪,1937年后改为92式7.7mm机枪。94式通常会牵引一个用于运输的拖车。而拖车还有专门用于化学战的。撒毒拖车可喷洒含介子气的制剂,而消毒车可喷洒漂白剂以中和芥子气。

但这款坦克因为造价低廉,相反得到日本陆军的青睐,从1934年到1937年总共生产了823辆。

好了,下一款九五式轻型坦克

由日本三菱重工于1934年生产,是日本轻战车中品质、性能最好的一款,九五式轻战车主要任务是支援步兵并伴随车辆快速前进,自重为6.7吨,战斗全重7.4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珑”。不过,95式轻型坦克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柴油机为动力装置。

最后来说说一款优秀的产品九七式中坦,中国的“功臣坦克”

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九七式坦克的总生产量为1500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有300多辆97式坦克成了中国军队的战利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就是缴获的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凭着这辆坦克成立了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由于这辆坦克是由几辆坦克拆拼而成,经常出现故障,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风趣地称它为“老头坦克”。虽然“老头坦克”一身毛病,在人民军队手里,它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攻锦州、打天津等战斗,获得了“功臣号坦克”的荣誉称号。1949年国庆大典时,它作为解放军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最后说个结语吧,日本的主战场在亚洲,而亚洲各国普遍缺乏重火力和反坦克火器,致使日军认为自身坦克发展已经是极致了,放松了坦克的研发,最终出现断代,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揍成了猪头。

根据德国佬24建议,关于一二三四式做个补充说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小日本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坦克在面对m3,m4时不堪一击。于是采用放大尺寸,增加装甲,提高火炮口径等方法在九七的基础上弄出了一式奇黑中型坦克,三式奇努中型,四式奇托中型,五式奇里重型。。。大多就是样品,基本没有投入实战就被投降了。


白马说


这个问题是存心搞笑吗?日本二战坦克是世界上最烂的主战坦克,没有之一。诺门罕战役遇到苏联坦克,基本就是废材,坦克炮没有贯穿力,坦克车没有防御力,没有机动力,苏联俘获了若干日本坦克,苏联坦克兵本来就是专挑小个儿,派最小的去观察日本坦克内部,仍旧钻不进去,日本坦克就是笑料,只能用来对付弱国的步兵和百姓。

矮小的鬼子兵站在二战日本坦克前,是如何的雄伟!哈哈哈!


mimidustie


如果不把苏联算入亚洲在内的话,二战初期日军确实是坦克强国,除了各独立的战车联队外,还有编成师级规模的第一坦克师团,可以日本人学到了德国的编制,没有学到人家闪电侠的思维。

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但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作战,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面对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甚至美军的重机枪的穿甲弹都能击毁日军坦克,完全成了活棺材。于是三式中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成为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是三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

  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后者才是能与敌方坦克作战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8.8吨,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却达到了约30吨和约35吨。也就是说,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过,到了1945年初,日本已是“秋后的蚂蚱”,四式坦克仅造出几辆,五式坦克仅造出样车,还未来得及在战场上“露脸”,日本就战败投降了,因此,这两种坦克就成为日军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日军的陆军作战思维其实一直停留在一战的思维,以炮兵和步兵攻击为主,战车部队只有在非常难以攻下的阵地才会使用,也是用于正面进攻,很少有德军那样集中坦克部队一点上突入,然后大范围的包围敌人。

唯一一次的大规模使用坦克是在远东和苏联的诺门坎战役,日军投入其唯一的第一坦克师,以对付苏军数量巨大的坦克师,然而日军没有集中该师的坦克,而是将坦克分散给步兵,所以面对苏联坦克集群的冲锋损失惨重,不能集中有效火力以抵抗。

总得来说日本在亚洲只是有坦克而已,不论战术还是坦克质量都难以同那个时期的美军英军相比,苏联德国就不用说了,那是坦克使用的巅峰着。

谢谢!


战略论


八九式,九二式,九五式,九七式四款坦克,不得不说二战时的日本穷兵黩武,海军发展的很强,陆军也是亚洲第一。但是,其陆军装甲兵简直就是日本陆军的耻辱,诺门坎战场上,太平洋群岛上,日本坦克的遗骸至今尤存。在太平洋战场上,小日本的豆丁坦克因为装甲太薄,经常被美军的重机枪击毁。其战力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