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教孩子知识重要,还是教这几点更重要?

教孩子知识重要,还是教这几点更重要?

一日与同事闲聊,她问我平时你都教了孩子哪些知识,一时哑然,无以对答,一直以来我并没有刻意教她什么知识,只是在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她现在的知识都是自己通过看书自然习得而非学得。通过阅读,她早已认识1000多个汉字、上千个英语单词,中英文均从亲子阅读顺利过渡到了自主阅读。

前两天孩子很认真的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去美国上大学了。”(之前她说自己是全世界最乖的孩子所以要上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我问她“为什么呀”,她答道,“因为美国有龙卷风,我就不想去了。”原来这是她自己看《DK学前儿童为什么小百科》这本书后的想法,书上有一小节介绍美国经常有龙卷风出现,龙卷风有时候会带来人员伤亡。孩子很喜欢看科普书,问她最喜欢的中文书是什么,回答:神奇校车;最喜欢的英语书是什么,回答仍是:Magic School Bus。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出一些科技词汇,作为一个天生对科普有抵触情绪的文科生妈妈,看到孩子对科普书籍如此感兴趣,欣喜不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没有传授、耳提面命一些具体知识,从小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就相当于为她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一切靠自己去探索。相反我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注重以下这几方面的熏陶,我认为从小教做人比教知识要重要得多。

一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前些天过五岁生日时,我提示她,“宝宝,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要感谢一个人。"她有些茫然,忙问要感谢谁。我说要感谢妈妈,五年前是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她听了点点头。

这学期她在艺术中心报的兴趣班全部结课后有个期末汇报演出,孩子特别兴奋也特别期待这次登台表演,离演出还有半个月时就天天念叨,“什么时候才能上台表演"。当天演出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孩子直说,"妈妈,今天太高兴了,我登上了大舞台”。我启发她,你有这样的展示机会,应该感谢谁呢?她回答,要感谢老师。我表扬了她,是的,是老师一遍遍的带你们排练,严格要求,才能有舞台上的完美展示。接着我继续说,还要感谢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挣来学费,送你来艺术中心上课,才有这样的登台锻炼机会。

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性格。我们也不是当怨妇,天天上演苦情戏或给孩子发牢骚,如都是因为你才如何如何,父母做了多大牺牲等等,但在合适的时机里教导孩子感恩父母感谢老师很有必要,一个连父母恩情都不念的人,又如何能回馈社会?

二是要做个诚实的人。小时候父母就教导我做老实人,从小的家训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多年的家庭教育熏陶让我一直耻于投机取巧、偷尖抹滑,工作中也是“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其实人生活了三十多年,老老实实、不会说谎着实吃了一些亏。想当年在基层工作时,领导让每个人汇报当天的工作情况,别人都是光报成绩不说困难和问题,轮到我说时诚实反馈遇到的问题,结果迎头挨了一顿痛批,原来领导是只让报喜不让报忧,你报出了问题就相当于把问题抛给了她。即使如此,对于我的孩子,我仍然希望她做个诚实的人,我告诉她,做错了事不要紧,要勇于承认,只要诚实,妈妈就不会批评。有一次她和奶奶白天在家,我晚上回去发现她在房间里骑滑板车了,问她是不是骑了,因为之前告诉她不要在家里骑。她承认骑了,还说,“妈妈说了,犯了错误只要承认就没事。”我表扬了她,“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不喜欢说谎狡辩的孩子。”

三是要节俭、不攀比。在单位里有一个年长的同事大姐就经常对我说,孩子的东西没必要攀比,也不用追名牌,她家儿子到美国读研前才买了第一双耐克鞋。从孩子出生来我也是这么做的,从不盲目追名牌,孩子的衣服多数是网购,材料纯棉,舒适好穿即可。唯一“奢侈"的就是买书了,尽管孩子才5岁,她的书已经快装满两个书柜。在生活中我经常向孩子灌输节约的意识。在读到《弟子规》时其中有一条就是”衣贵洁、不贵华”,我给她解释就是衣服不用多华丽、干净整洁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洗手和脸,她就会把水龙头开得特别大,那水哗哗的流出来;为了锻炼她还不浪费水,我就在水龙头下面接个盆,这样她用多了水也不怕了,可以再用洗脸水冲马桶。后来读《神奇校车》桥梁书版“回收利用”那本时,我问她,你找找咱们家有哪些是回收利用,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洗脸水可以冲马桶、用了一面的纸另一面可以画画、过期的酸奶可以做面膜。”过年回老家时,姥姥要给她买支糖葫芦吃,她说“去问问贵的话就不买了,便宜就买。”把姥姥逗笑了,“你妈妈把你培养好了,从小就不乱花钱。”

四是努力比聪明更重要。家里有老人在时,总爱夸孩子,看到孩子认识得字多,会唱一些儿歌时总会夸赞,“呀,你这都会了,真聪明!”我不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因此一有机会就告诉她,“努力才有回报,你不是天生就会,而是通过学习才会的。”接着给她举例子,去年夏天时看牛津阅读树1-3级还需要听钱妈儿讲解呢,经过一年的坚持,今年夏天自己就可以自主阅读牛津阅读树的6、7级;之前小朋友在一起骑滑板车跟不上只知道哭,后来通过练习也能和小朋友一起比拼了。

有一次在艺术中心上完课,正好遇上剧场里有演出在彩排,我就带她进去看了一会儿,是一些小朋友在弹奏琵琶。我就问她,这些小朋友是平时不用练习就直接可以上台表演吗?她说不是,得在家天天练习。看来这道理小孩子都明白,不过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在家每天让她练琴很费劲。我接着问她,“那你看,学乐器就得天天练,学和不学到底哪个好?”孩子说,“学好,学了乐器才能登台表演,不学只能在下面坐着看”。这回答太让我惊喜和意外了,看来孩子起码的觉悟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