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現在的餘額寶收益越來越低?

鄉村的小黑




  餘額寶全稱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基金類型屬於貨幣基金,具有流動性強,風險低等特點,但其缺點也很明顯收益較低,抵不過通貨膨脹。



  從上圖的走勢不難看出,其有一定的週期性。最近的收益越走越低與2018年1月份相比,那還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也屬於正常現象,不要過多的究其原因。



  餘額寶的投資是比較保守的,因此其收益也不如很多貨幣基金,例如其投資佔比最多的債券17國開03為一年期的票面利息3.2%,佔比第二多的15國開01為三年期票面利息為3.85%。(今年一季度債券持倉公告未出,這是2017年第四季度債券持倉)



  也就是說僅靠債券收益是達不到如今的收益率的,那麼其主要較高收益可能來自其他資產,而其他資產和現金資產並未做出公告,未可知。

  最近的形勢不好,央行又收緊貨幣,可能導致其他資產收益不好,以致最近餘額寶收益下跌。


三人聚眾


我簡單說幾句:

1 首先 你要知道餘額寶是什麼!

餘額寶是螞蟻金服旗下的餘額增值服務和活期資金管理服務產品,於2013年6月推出。天弘基金是餘額寶的基金管理人。餘額寶對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餘額寶貨幣基金;目前,餘額寶依然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2018年5月3日,餘額寶新接入博時、中歐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中歐滾錢寶貨幣A”兩隻貨幣基金產品。

所以餘額寶就是一支貨幣基金。


2 知道是貨幣基金後,來看看貨幣基金是什麼,貨幣基金的收益跟什麼有關!

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閒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徵。


因為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而短期貨幣工具通常是對應期限的無風險市場利率的標的,比如國債、銀行存款等等。貨幣基金的收益主要受市場無風險利率影響。


從今年1月到現在,中國央行已經進行了4次降準,給市場注入了大量資金,以保市場流動性的寬裕。而降準帶來的效果不僅僅只有釋放流動性,而且也使得貨幣市場的利率出現下降。如果把資金看成是一種商品,資金的回報率看成是價格,那商品供應的多了,價格也就會下降了。而貨幣基金又主要投資貨幣市場,所以其收益率也就會跟著下降。

還有跟貨幣基金的規模壯大也應該有一定關係。目前貨幣基金的總規模達到了8萬多億元,佔總基金規模的百分之六十多,而貨幣基金的總數量不過才400只左右,平均下來每隻貨幣基金的規模超過了200億元。

歷史上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有過大起大落,而且現在的收益率也不是最低的。未來貨幣基金收益率要想回升,最主要還是取決於貨幣政策。畢竟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會一直持續,等到央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之時,也就是貨幣基金收益率上漲的時候了。

從18年開看

貨幣基金排名前25位的,大家的收益都在變低。


3最後想說的是:最近餘額寶的收益比較低,但是就我覺得餘額寶還是有它的優勢。

一、安全。餘錢放在餘額寶裡,總比現金放家裡好,而且丟了有理賠。

二、用時方便、快捷。急需的話,每日一萬,到賬非常快,一般情況下,就幾分鐘的時間,最長不過兩小時。

三、收益再怎麼低,還是比銀行高。


享生活去煩惱


最近半年,餘額寶收益率一路下行,從3月份的4.1%跌至10月初的2.8%左右,每日萬元收益從1.1元左右下跌至約0.75元,跌幅超過30%。

從年初的限制申購到收益率持續下行,對於用戶數超過3億的國民理財神器餘額寶,2018年算得上是流年不利。那麼為什麼會這樣?餘額寶收益率如此一跌再跌又說明了什麼問題?

餘額寶收益率

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宏觀上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帶來的影響,這個對包括餘額寶在內的所有貨幣基金都有影響,這說明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去槓桿”進入“控增量降利率”的新階段。

3月期shibor走勢圖

Shibor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的簡稱,通俗講就是銀行跟銀行相互借錢的時候,願意支付的利息。Shibor利率代表貨幣環境的寬鬆程度,Shibor上漲意味著貨幣緊縮,Shibor下跌則意味著寬鬆。最有代表性的3月期Shibor與貨幣基金收益率直接相關,上圖3月期Shibor走勢亦與餘額寶走勢完全吻合。

本輪“去槓桿”指的是始於2016年下半年的宏觀調控,原因是應對中國經濟的高債務風險,到目前為止,本輪去槓桿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16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歷時約20個月,央行媽媽和銀監爸爸聯合行動,媽媽管住宏觀貨幣總量,爸爸嚴管微觀金融機構,爹媽一起發力,特徵是“控增量升利率”,這非常容易理解,關緊貨幣閘門嚴控影子銀行在內的廣義信貸投放,代表作是出臺《資管新規》,對超過百萬億規模的影子銀行加以規範,信貸陡降帶來市場利率的快速上升,房價牛頭得到初步遏制、P2P頻繁暴雷都是這一時期的註腳。

第二階段從2018年二季度開始至今,特徵是“控增量降利率”,簡單說就是銀保監爸爸繼續(2017年下半年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為銀保監會,2018年中人員基本調整到位)嚴管金融機構投放,但央行媽媽恢復慈母本色,通過數量工具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快速下降,爹媽陰陽雙劍意圖創造一個寬鬆的去槓桿環境。

請注意,“寬鬆的去槓桿”核心依然是“去槓桿”,“寬鬆的”是定語,是相對於第一階段而言的寬鬆,並非重新回到加槓桿。這種調整是希望通過降低金融體系內部的資金成本,達到守住金融機構自身系統性風險的同時,為實體經濟去槓桿爭取時間的一石二鳥效果,所以筆者推斷如果外部環境不發生重大變化,金融體系內部較低的資金成本將成為至少持續數年的新常態,貨幣基金收益率3%以下也將成為常態,甚至可能跌破2%。

二、餘額寶收益率快速下降的第二個原因是6月1號發佈的《貨幣基金新規》(全稱為《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

《貨幣基金新規》第二條第(二)點:“除具有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外,基金管理人、非銀行基金銷售機構等機構及個人不得以自有資金或向銀行申請授信等任何方式為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任何機構不得使用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為“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自本指導意見施行之日起,新開展的“T+0贖回提現業務”應當按照前述要求執行,自2018年12月1日起,對於存量的“T+0贖回提現業務”,相關機構應當按照前述要求完成規範整改。”

這條規定使得餘額寶收益率和商業銀行代銷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差額拉大,原因如下:

對於老餘額寶(天弘餘額寶),天弘基金本身是基金管理人,不得以自有資金或申請銀行授信為“T+0贖回”墊資。對於新餘額寶(中歐滾錢寶等多隻貨幣基金),網商銀行代銷,網商銀行是商業銀行可以墊資,但網商銀行受資本金約束能夠提供的“T+0贖回”授信額度也有限,當然網商銀行可以增資,但他們銀行股東不只有阿里一家,其他人家是否願意也打個問號,即使願意了後面還有監管批准增資,總之這條路理論上存在,實際上太難。

那麼餘額寶有三個選擇:

一、大幅降低“T+0贖回”的額度(比如每天1000元),甚至取消“T+0贖回”;

二、留足備付金,保持每日1萬元“T+0贖回”,但代價是收益率大幅下降;

三、多留備付金、降低“T+0贖回”每日額度,這兩個措施同時進行。

目前看來餘額寶採用的是方法二,付出的代價是收益率顯著低於其他貨幣基金。

如下圖所示,匯添富現金寶和易方達易發寶收益率顯著高於同期餘額寶收益率,並且自6月份以來,差額呈擴大趨勢。此外,《貨幣基金新規》要求的整改期限是2018年12月1日,也就是說12月1日之後餘額寶的收益率和其他貨幣基金的差額可能進一步擴大。

匯添富現金寶收益率

易方達易發寶收益率

至於為什麼會有貌似針對餘額寶的《貨幣基金新規》?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餘額寶作為用戶數超過3億的超級貨基,其規模和影響力已經大到了足以擾亂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致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程度。比如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本輪去槓桿宏觀調控的第一階段,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適度提高市場利率,傳統上這種提高的幅度和節奏是央行完全可控的,但餘額寶因為足夠大所以擾亂了這種機制,影響路徑是:央媽減少貨幣投放>貨幣市場收益率上升>餘額寶收益率上升>吸引更多存款從銀行搬家至餘額寶>銀行缺錢>貨幣市場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上升的正反饋打破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使得市場利率螺旋式攀升,上升的幅度和節奏完全超出了央行的預期,結果就是2017年債市、P2P高頻度暴雷。

從這個角度看,筆者認為監管層對餘額寶的監管會越來越嚴,至少不會放鬆。由此推測餘額寶和其他貨基收益率的差額可能將進一步擴大。

總結來看,筆者認為餘額寶收益率一跌再跌至少反映出:

1、寬鬆低利率環境下的去槓桿已經成為今天的新常態,從邏輯上來講這是實現去槓桿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監管層希望看到的;

2、低利率環境將維持較長時間,儘管短期通脹回潮,但經濟增速持續回落必將帶動PPI和CPI下降,具備維持低利率的宏觀環境;

3、對於互聯網和金融結合的新業態以及其帶來的潛在風險,監管層已經能夠較好的理解並把握,當然在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嚴峻形勢下,監管對於金融領域的創新總體呈謹慎態度。

10月7日,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1個百分點,再次佐證監管層通過數量型工具引導市場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新常態”。


智慧網點小馬哥


去年餘額寶萬份收益還有1塊錢,今年就沒見過一天超過1塊了,剛打開餘額寶看了一下,一萬塊錢一天有6毛6的收益,數字很吉利啊,前段時間還有7毛來著的,這端時間收益率是呈下滑趨勢!

什麼原因讓餘額寶收益率越來越低呢?

有人說因為降準銀行間資金流更充裕了,貨幣基金找不到更高的投資標的,導致收益率下降,當然這肯定是其中一個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貨幣基金整體收益率都在下降,餘額寶對接的二十支左右基金,收益率都很低,沒有超過3%的。這不光是餘額寶一家的情況,打開微信零錢通看一下,也可以發現今天收益率最高的貨幣基金竟然只有2.869%,再看一下京東小金庫理財金的收益率也沒超過3%。

對比三家主流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的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可以發現,收益率降低不只是餘額寶一家,所有的貨幣基金都在降低。

那麼問題來了,貨幣基金可以投資於一年期以內的銀行存款產品,來看一下銀行智能存款的收益率是多少,大概是4%左右。有人說這類產品限量發行 ,那如果說貨幣基金參與投資,還會有普通投資人的份嗎?很顯然貨幣基金並沒參與這類產品。

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投資行為更加謹慎了,投資標的中的大銀行存款產品在增多,目的是為了降低系統性風險,畢竟貨幣基金的存量太大了,承受不了任何問題出現。


財來不會晚


很多人都認為錢越多越好賺錢,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但現實當中越大的資金越難保值,因為市場有一個天花板存在,就比如說我們用100萬掙50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用十個億一年賺5億,也有方法能夠完成,但要用100億一年賺50億就很難,到了支付寶這種上千億級規模的資金,如果還要追求一年賺500億不現實,因為市場容量有限!國際鉅額資本,那種百億千億級的資金,追求的年收益率是5%,能達到就是合格,只要能跑贏通貨膨脹就是及格!


鉅額資金追求的不是高利潤而是低風險,支付寶一開始的收益率很高,是因為那個時候資金盤小,加上支付寶開拓市場給出的補貼,所以收益率比較高,但是隨著資金盤的擴大,資金運轉的效率越來越低,它本身的投資收益率也在降低,隨著支付寶市場地位的鞏固,補貼燒錢這種初級市場開拓的策略必然被放棄,所以能夠給出用戶的收益也越來越低,任何一個企業,首先都要保證自己的利潤,自身利潤降低了,能夠支付給用戶的收益自然也要降低,任何燒錢的行為都不可能是一種持續行為,企業不賺錢就是耍流氓!


風險與收益永遠是成正比的,市場上現在有很多收益很高的理財產品,很多人只看到利潤的方面,看不到後邊的風險,凡是利息超出正常範圍的項目不是騙局、就是賭局。投資就有兩種可能,賺錢或者虧本,不賺也是虧。現在市場競爭很激烈,支付寶的蛋糕雖然越做越大,但市場資源在被無限分薄,經過前期的高速發展之後現在也面臨著市場困境,也就是遇到了自己行業的天花板。


任何產品,包括金融產品,都存在一個產品週期的問題,就是產品的導入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導入期的時候通常投入比較大,這個時候賺不到錢,為了快速開拓市場所以會有高額的補貼,進入成長期以後市場規模會快速擴大,企業是沒有能力繼續提供高額補貼,企業要也要開始考慮投資的回收,當進入穩定期以後企業要保證正常盈利,會逐步減少市場投入。如何儘量延長這個穩定期、保證持續、長期、穩定的收益,是所有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難的工作,因為這個時期之後就是衰落退市期。


大多數成熟企業營銷工作的重點,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儘量維持這個穩定期,不再追求高增長,因為容易拿下的市場都已經拿下,拿不下來的都有各種各樣的困難,繼續攻克這些市場,花費的代價會非常高,所以這個市場上沒有絕對的壟斷。支付寶本身的收益現在是平穩的,它能給出的收益也要在盈利能力之內,對比導入期的時候有所降低,將來會不會繼續降低,也取決於支付寶自身的盈利能力,和他們開發市場的決心!


大糖必下


餘額寶在最近2個月以來,7日年化收益率確實是在持續下降,分流之後,餘額寶的9只基金中,銀華貨幣A在8月27日、8月28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降至3%以下,分別為2.8770%和2.8930%,接近歷史最低。

舉例來說明一下,2018年5月以來,天弘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從3.96%一直下降到今天的3.2%;其他8只基金不一一列舉,除了個別幾隻在接入餘額寶後出現過短暫的拉昇外,基本都是一路暴跌。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餘額寶收益率的持續下降呢?

這些就要看一下餘額寶對接的幾隻貨幣基金的底層資產,貨幣基金是嚴禁資金投向證券的,只允許資金投向現金存款或中央票據以及逆回購,而這些產品利率水平的高低,於貨幣政策息息相關。

2018年5月份以來,央行動用了定向降準、擴容MLF擔保品抵質押範圍、超額投放一年期MLF等等手段,持續地釋放流動性,銀行的資金面目前來說相對寬鬆,這樣導致貨幣基金的底層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

其實很簡單的一句話瞭解,貨幣基金十分依賴銀行,銀行缺錢,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就會提高;銀行不缺錢,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就會下降。

目前來看,餘額寶部分基金跌破3%的收益率,已經是性價比較低的手段,可以選擇將資金贖回,投向公募理財產品當中,流動性略差,收益要高出很多。


不立而立


我現在有一點零錢就會放在餘額寶裡,每天進支付寶看看收益也是一種樂趣,但長時間下來收益越來越低,那麼為什麼收益會越來越低呢?

先看一下以前的餘額寶。

最高收益率是在2014年1月2日,七日年化收益高達6.763%,遠高於現在的4.1%左右,以前存在餘額寶裡每天少說也能賺個早飯錢,現在要好幾天的收益才能賺夠一頓早飯。

它的原因有兩點。

1.跟市場資金緊不緊張有關,餘額寶本質上就是貨幣基金,銀行需要錢,餘額寶正好有,銀行會給餘額寶一定的利息。所以資金緊張,到處都需要錢,自然利息就高,收益就高,資金不緊張,那麼收益就低了。餘額寶的收益是跟市場相關,所以說也不是一直不變的。


2.跟支付寶宣傳也有關。當時支付寶推廣期間,它需要更多的宣傳買點來吸引用戶,把錢放進餘額寶來穩健理財。如今支付寶已經很普遍了,有錢的年輕人都會放一部分到餘額寶內,這也跟上面第一點扯上關係了,市場上錢多了自然利息就不高,也就是收益就不高了。

現在餘額寶還可以直接用來支付,又有收益,又能支付,可樂而不為呢!不過有很多的閒錢想投資的話,相信餘額寶現在的收益也滿足不了你了,找一下收益高一點投資一下吧,不過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鍾大仙來了


簡單地說,市場上不缺錢了。

所謂餘額寶,廣義的說是支付寶APP其中的一個提供資金管理的功能或者服務,目前至少提供8只貨幣基金可供投資,而狹義的說是天弘基金旗下的餘額寶貨幣基金,但無論怎麼說,你把它看做是一隻或一組貨幣基金就對了。

那麼所謂餘額寶收益越來越低,就是貨幣基金收益率越來越低,而整個貨幣基金市場的也是如此。

但拿天弘餘額寶貨幣基金為例,在今年4月份之前,還能保持4%以上的收益率,之後一路下滑至 現在的2.57%,直奔其歷史最低收益率。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開篇講了,市場資金不緊張。

我們都知道,當市場上資金緊張的時候,如果有投資者願意把錢“借”給市場中資金需求者,市場利率越高,而當市場上遍地都是錢的時候,就變成了買方市場,誰提供的資金利率低我用誰的,這樣資金的利率就低了。

貨幣基金也是如此,因為它的投資渠道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存在銀行,另一個投資債券市場,假設說這兩個市場的平均利率是3%,貨幣基金能給投資者收益率4%?這不賠錢賺吆喝嗎,基金公司圖點啥?所以理所當然的要刨除自己的管理費和利潤再給投資者,這樣2點幾的收益率很正常。

而今年央行一系列操作,無論是降準還是MLS,都釋放了資金流動性,當市場資金不再緊張時,一系列產品的收益率都會下降,當然,股票跟這個無關。


鑫財經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


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如果一滴水也沒有了,兩天沒有喝到水,這時候有人拿出一瓶純淨水來,想必一千元一瓶也會很樂意買下的。


但是如果天降暴雨,洪水肆虐,房子都衝沒有了,如果這時候給你一桶純淨水,想必一分錢也是不願意花的。


餘額寶收益率,就是上面的道理了。


貨幣政策寬鬆的時候,企業會大舉負債,肆意擴張,甚至忽視了債務風險,唯恐落在人後。此時市場上到處都是借錢的企業,並且願意為此付出較高的利率。銀行能夠從中賺的盆滿缽溢,願意為了存款付出更高的利息,相應的貨幣基金自然也能從中受益。


當債務風險出現,貨幣政策開始收緊,但是為了穩定經濟,“譁”的一下子又放開了閘門開始大放水的時候,市場上不再缺錢了。此時銀行也開始謹慎,一方面有些缺錢的哪怕開出高利率也借不到錢了,另一方面銀行不差錢了,自然對大筆的存款也不願意開出高價了,相應的貨幣基金收益就會越來越低。


就以央行降準為例,每降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多出近萬億資金可以讓銀行們自由使用,對於銀行來說,這筆資金的使用成本是極低的,或者說成本已經被之前放出去的貸款均攤了。


缺錢的時候,給貨幣基金分口肉,不差錢的時候,自然就只能給口湯了。


財智成功


我是實話實說。純屬個人意見。現在一實名認證是不能胡說的。擔著法律責任呢。

入正題。

啥叫有人說收益越來越低。是本來就一天比一天低好不?前年開始餘額寶開始限購。並且額度越來越低。到上半年竟然9點限購。。。那個時候到處都是銀行加息。調息。大額存單上浮40%等等等等。拉客戶。瘋狂攬儲。傻子都能看出來咋個回事。後來天弘基金轉成博時基金。剛開始幾天還可以保證4點多。半月時間跌四。二個月跌3.5。只到現在馬上破3。一路來越來越低。個人感覺一方便支付寶越來越大。直接威脅到了銀行。小銀行不說。支付寶是馬雲的。五大銀行那是國家的。客戶流失太嚴重。你想諾大的國家銀行都快沒有錢了還怎麼經營。已經很嚴重的破壞了國家的利益了。可以沒有馬雲。沒有支付寶。但是政府敢沒有銀行麼?能看著你越做越大嗎?馬雲做的再好。並且受到太多人的鼓掌和尊重。但是你終究是將。林大招風。悠著點吧。

從支付寶開始6點多的收益到現在的馬上破3。支付寶上放8萬以下的小錢。購個基金或者定期另外的買個保險日常消費就可以了。真是放大錢已經太不划算了。(餘利寶也一樣)做下來好好算下就知道了。不知道大家怎麼理財的。反正從轉換博時基金時(3個月前當時是4點多的樣子吧)我是已經退出了。支付寶只留點日常消費的小錢。反正每天店裡收著錢呢。無所謂啦。

最後要說的是。支付寶目前做的太完美了。花唄。借唄。備用金。網商貸。等等等等。哎。不打你打誰呢。功高蓋主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