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国同科威特各自起草的涉巴勒斯坦决议草案双双被否决说明什么?


就没有什么可说明的,6月1日,美国和科威特各自起草的涉及到巴的斯坦问题决议草案都双双被否决。这与之前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叙利亚化学武武器事件调查的决议案,双方被否决不是如出一辙吗?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

首先,美国作为以色列的幕后老大,作为世界第一军事政治大国,处处在国际问题上都为以色列撑腰。这要是联合国或者其他国际组织针对以色列的不利的决议案,美国通通会使出自己的否决权,进行一票否决。
俄罗斯联合国代表拉夫罗夫(外长)

其次,美国为自己的中东利益而服务。美国不能让中东这个地区安静下来,并且团结起来。一定要在这个地区安插一个定时炸弹,只有混乱才能让各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向美国购买武器,这样美国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巴勒斯坦代表和科威特代表正在交换意见

其三,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的最重要盟友,从美国第一个出售给以色列F-35A战机就可以看出其亲密程度。美国国会很多利益集团都有犹太人的参与,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都是犹太人。美国保护以色列就成为了美国的国家政策。那么在联合国上否绝针对以色列不利的议案就成为美国的必然。


以色列的还不F-35I战机。

而美国所提出的关于中东巴勒斯坦问题的议案被否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因为美国的议案是直接偏袒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和整个中东伊斯兰世界极为不公,这也导致了世界其他安理会成员国的反对。
科威特住联合国代表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和霸权主义行径,在联合国上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反正我是老大,我谁也不怕,你们爱咋咋地,我就是我,你能能咋滴我!美国现在就是这么一副无赖的嘴脸,这在黑莉身上看的一清二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详细说什么,就是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恶略行径。以上是当然的个人观点。不知道朋友们是怎么认为的?欢迎大家的留言和评论。喜欢的可以点赞,转发,关注哦。


淡然小司


说明什么?说明联合国安理会现在对于巴以各方的态度泾渭分明,而不是之前各种“和稀泥”!也说明:巴以冲突在激烈对抗之后,又回到“老路”——打打停停!而这种状态,其实对于美国来说是欢迎的,但美国黑莉却表现的挺气愤;以色列就偷着乐呗!当然,表面上一定要表现的“很气愤、很愿望”,现在看来这个以色列代表“表演合格”!

1.联合国安理会,不能说没有用处,毕竟是二战后维持国际秩序的抓手;但现在各个安理会已经将这个安理会,作为自己利益实现的法理依据了。

2.美国和科威特,一方支持以色列,一方支持巴勒斯坦,没有“中间路线”,是提案无法获得通过的主要原因。

以色列也开始装: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时候,你们(反对以色列暴力残杀)却没有说什么,这跟基地组织有什么区别?

英武就想问问:你以色列残杀巴勒斯坦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已经变成了自己厌恶的人?!

3.目前这种状态:巴以升级保持在一个平稳状态,美国最高兴。因为:这样的平稳状态之下,美国就有机会让以色列出兵叙利亚,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同时,美国可以转移注意力,如何在西利亚西南部的德拉“做文章”,当然还有坦夫与伊朗的博弈(可能的后果:坦夫的美军撤离,同时伊朗军队也撤离,只留下叙政府军)。

总之,巴以冲突在联合国范围内,一时无法有突破,除非美国倒下了!


英武


这不是第一次美国与阿拉伯人在安理会就巴勒斯坦问题“角逐”。木叔在过去十几年的中东观察和报道中,无数次看到过类似场景。因而无论是科威特还是美国的提案,其实更具有的是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意义,因为在美国具有一票否决的背景下,任何美国反对的提案肯定通不过。

(图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现场)

木叔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两份提案的不同,大家就能看出安理会的博弈多么有意思。

科威特提案:严厉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使用“过度,不成比例和滥杀滥伤的武力”,并要求停止这种行动。但是没有一句提到对哈马斯的谴责。科威特之所提出提案,是因为该国是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唯一阿拉伯国家,他就作为代表了。

美国提案:严厉谴责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鼓动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冲击边境线,袭击以色列军警的行为。呼吁安理会制裁哈马斯。其实美国的提案是应对阿拉伯人提案的“反提案”,意思是,你提我也提,毕竟都是表明立场,在这点上不能落后。

投票时,科威特提案获得了10票支持,1票反对,4票弃权。美国当然是反对了,弃权包括英国、波兰、埃塞俄比亚和荷兰。美国提案只有美国一家支持,11票弃权,3票反对,他们是俄罗斯、玻利维亚、科威特。

考虑到安理会除了5常理事国之外,还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他们的态度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分别是:玻利维亚、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荷兰、秘鲁、波兰、瑞典。

其实从这个结果上可以看到,科威特提案获得的支持,说明安理会大部分还是认为以色列要在加沙冲突中负主要责任的。

而美国提案的11票弃权其实也表达了很多国家的态度,哈马斯也应该负责。只不过很多国家不敢公开支持美国罢了。其中科威特与俄罗斯的反对票是肯定的,玻利维亚因为是拉美的左翼国家,和委内瑞拉古巴关系都不错,反对美国提案也是肯定的。其他包括中英法在内的大国,甚至同为穆斯林国家的哈萨克斯坦都表示弃权,可见国际社会对哈马斯也是难以容忍的。

所以,通过木叔分析的这个结果,各位应该有几个基本的认知:

第一,安理会也是利益的角逐场,阿拉伯人长期利用这个舞台来反对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作为。科威特“拉偏架”,不提哈马斯就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别以为联合国安理会也是很公正的地方,不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二,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越来越没有兴趣。大比例的弃权票其实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毕竟阿拉伯人经常利用这个场合来制造分裂和吵吵嚷嚷,很多国家心里已经很烦了。特别是涉及恐怖组织哈马斯等问题,更增加了不少国家的疑惑。这对阿拉伯人也应该是个警示。


木春山谈天下


在安理会上,由美国和科威特分别起草的涉及巴勒斯坦决议案都没有获得通过。

我想说科威特不丢人,美国也没有占到便宜。

''这还是针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镇压暴行,提议进行谴责。而美国方面肯定是一如既往地出来替以色列小弟辩护,给巴勒斯坦人扣上恐怖袭击的帽子。反正轻车熟路了,给反对自己的人扣帽子已经习惯了,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从暴行刚发生时土耳其的大声疾呼,到伊斯兰紧急会议上的沙特呼吁,再到现在科威特出面发动谴责动议,不能说阿拉伯人没有发声,不能说伊斯兰人没有反对,但实际效果了了,声音和气势也越来越低迷。巴勒斯坦人陷于困惑之中,感到孤立无援的空虚。

不得已,在几经挣扎后,哈马斯已主动向以色列提出停火,而以色列方面也高调表示同意。几千巴勒斯坦人死伤事件,可能就这样过去了。不仅因为巴勒斯坦人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以色列手里,还因为他们开始对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不再祈求和奢望,只想静下心来,比较一下双方的实力,考虑如何现实地面对美国迁移使馆问题,现实地对待本民族的生存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