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防控疫情的人】陈建成:“拼命三郎”的抗疫故事

 一串串脚印,一滴滴汗水、一句句叮咛......道路上、楼院里、卡口上......处处都留下了他奋战的痕迹。“很少会赶到饭点吃饭,基本上天天泡面,天天操心,天天奔波,血压升高,头晕目眩,还硬撑着......”同事说的这个人就是刘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建成。

【防控疫情的人】陈建成:“拼命三郎”的抗疫故事

  陈建成分包裕华社区,负责街道31个无主管楼院和35个卡点消杀工作,道路保洁工作。疫情开始后,他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左右,夜以继日地奔波于楼院里。因为工作起来玩命,所以大家偷偷封他“拼命三郎”。“社区刚通知我们一家隔离的时候,瞬间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们,但陈老师带领社区的同志每天都会给我们打一次电话,询问我们的身体情况,需要什么,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后来社区同志建立一个隔离户微信群,陈老师每天都会准时地在群里挨家挨户的询问......如果哪一天看不到陈老师的留言,我们就好像没了主心骨,他的细心真的超越了我们的想像......”一位从省外返郑的居民,被解除隔离那天哽咽地说着。

【防控疫情的人】陈建成:“拼命三郎”的抗疫故事

  听到群众的赞许,“陈老师”40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其实,在群众心里,口中的“陈老师”早已成了居民心中的“定心丸”。疫情期间,作为基层干部,时间不再属于自己,每一个人都是24小时待命的义务“志愿者”。同事问他累不累,“连续一个多月了,说不累是假的,但想想我们守护这么多天,群众都平平安安的,累也是值得的......”陈建成疲倦的脸上挂着憨憨地微笑。“10号楼那户,门口垃圾及时清理一下,今天解除隔离,不要忘记提醒他们办理出入证,宣传防疫知识......楼栋里消杀不能留下任何死角......”一边输液一边电话指挥着战“疫”,其实,陈建成的心已“飞”到了战场。

  社区15个卡口,陈主任每天都坚持检查一遍23日,有一个从湖北荆州的返郑人员,别人都躲得远远的,陈主任二话不说,把他们安置到惠济区集中隔离点,从下午两点忙到深夜,一切安排妥当才离开......”说起陈建成这一个月的感人瞬间,社区的同志滔滔不绝,好像永远说不完。关键时刻,迎着病毒而去,忘却自己安危,他的努力配得上“最美逆行者”这个荣称。疫情之下,陈建成带领着消杀团队和保洁团队150多人,背着沉重的药桶,每天穿梭在刘寨街道的各个角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们消杀组的弟兄们默默的心疼.......他忙的顾不上好好吃饭,却仍在群里留言提醒大家,及时吃饭,增强抵抗力!陈主任没有豪言壮语,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感觉很暖心......”

【防控疫情的人】陈建成:“拼命三郎”的抗疫故事

  陈建成用自己的“无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说起家人,陈建成沉默了。“每天晚上都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的,每次都是被他的电话吵醒,晚上很晚或者早上很早,电话一个接一个,不是同事找他就是群众打电话,他常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妻子嘴上一边牢骚着,一边悄悄地抹着眼泪,还故作坚强地说,“没事,我和孩子已经习惯了......”话音里五味杂陈,也包含着心疼和无奈。

  “群众的事没有小事”,这朴实无华的言语不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吗?40多天来,陈建成一头扎入工作中,始终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心上,用行动默默守护着居民生活的每一帧片段。

郑州电台新闻中心 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瑞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