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說:“媽媽,今天小朋友搶我的玩具了/打我了”,你是怎麼引導和解決的?

影視欣欣


我也是一個剛上幼兒園寶寶的媽媽,我的答案很簡單

“搶我的沒門,一定要搶回來,打了我,我要打回去。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現在說一下我為什麼要這麼教孩子,也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犯了很大的錯誤,從這些錯誤中反思的結果。

以前我教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行為,遇到任何問題要好好的說,打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怎麼教育的結果就是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出去玩兒的時候,被別的小寶寶強東西,推打在地後,人家還打她的時候,她才坐在地上給人家講道理呢。後來還是我過去呵斥開那個孩子。問我孩子的時候,你為什麼不還手,為什麼不跑開呢。我孩子說:“打人是不對的,打人的是壞寶寶,我不打人,遇到問題要講道理”好吧沒聽到孩子這麼說我一時也說不出什麼來,這明顯就是我教給她的處事方法啊。後來還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幾次,我徹底反思了我自己的教育理念。

再後來,我在這方面的引導就變了,我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的環境裡,獨善其身是不大可能的,我也想把孩子教成一個溫文爾雅,遇事決不動手。可是事與願違,所以我們只能去適應環境。

希望大家來指正


寶媽寶爸有話要說啊


作為曾經的名幼教工作者,孩子們搶玩具的事情經常有,我來分享下父母們的不同做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父母:教孩子搶回來

當聽到孩子在幼兒園受人欺負,還被搶了玩具時,這類型父母認為是搶玩具的孩子不對,自然心裡憤憤不平。第一個做法就是教孩子搶回來,憤怒地告訴孩子:“ 下次誰再搶你的玩具,你直接搶回來,就說我爸爸媽媽說的。下次再搶我對他不客氣。”

這類型的父母恨不得第二天衝去幼兒園,找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替自己的孩子出口氣。

第二種父母:指責孩子太軟弱

不分青紅皂白,事情前因後果,直接把孩子給罵一通“你怎麼這麼沒用,總是被人欺負,他搶你玩具,你就讓他搶麼?哭有個屁用,太沒出息了!”。父母認為孩子被欺負是孩子的錯,孩子太好說話了,應該變得強悍些才好。

第三種父母:啟發孩子怎麼做

先是同理孩子:“玩具被搶了,肯定很傷心。”

詢問了解更多情況:“然後你是怎麼做的呢?你還給你了嗎?老師知道嗎?”

啟發孩子思考:“如果他下次再搶你的玩具怎麼辦?你還能想到新的方法來應對嗎?”

繼續和孩子一起探討:“你覺得他為什麼要搶你的玩具?你說些什麼他就不會搶,而是好好的讓你同意了再玩你的玩具?”

給孩子提供參考建議:“你想聽聽爸爸媽媽的想法嗎?如果下次誰搶我的玩具,我就告訴老師,請求老師的幫助。我還會告訴他,搶玩具是不對的!我會生氣。或者,我可以和他交換玩具……”


同樣是孩子的玩具被搶,不同的父母所採取的方式完全不同。

第一種父母的做法,讓孩子學會了,當自己遇到問題時,要以牙還牙。

第二種父母的做法,讓孩子學會了,逃避問題、頂嘴、報復、反叛。

第三種父母的做法,讓孩子學會了,遇到問題可以找到好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可以提升社會交往能力,反而可以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高級職業園長、育嬰師培訓講師,正面管教講師。喜歡分享,熱愛學習,希望遇見有緣的你一起成長,歡迎你關注我@靈動育兒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你轉發給有需要的人,謝謝!

靈動育兒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作為一名寶媽真的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時候是孩子搶別人的東西,有的時候孩子的東西被別人搶走了。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引導有三步:

詢問問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的玩具被搶,或者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我們第1個要做的就是先詢問孩子的感覺,可以這樣說,剛才誰誰誰搶了你的玩具,你有什麼感覺/感受。

一般三歲左右的小朋友都可以說出來,他可能會說我很生氣,我很難過,我很傷心之類的感受詞。



引導孩子與小朋友相處的原則

孩子說出他的感受以後,我們可以幫助小朋友教會他與周圍的小朋友相處的原則。

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你想給他玩嗎?如果孩子回答不想,我們可以說,那麼你可以告訴他這是我的玩具,沒經過我的允許你是不可以玩的。

可能孩子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懂得拒絕別人,讓他說出這樣的話,他會有點不好意思,然後至少我們家長可以領著孩子一起去和那個小朋友說。

如果是別的小朋友打了孩子,我們可以讓孩子想一想,如果別人打你,你有什麼感覺,你有什麼感受,你準備怎麼做,他如果下次還打你,你有什麼方法制止他。

為什麼要先為孩子們感受呢?很多時候小朋友相處,被別人打或者搶玩具,有的小朋友他的感受不是那麼強烈,他覺得這個事情沒有那麼嚴重,而是家長覺得很嚴重,所以我們要先詢問感受,如果孩子認為沒有那麼嚴重的話,那他自己就不會因為被搶玩具或者被打而難過,他會認為這是一種玩耍,並沒有放在心上,那家長就不要過多的干涉。



守護自己的邊界,也尊重別人的邊界

對啊,我們可以引申一下,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可以讓他好好的和我們來商量。

反過來的,如果我們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也不要用搶的方式,而是要詢問小朋友願不願意給我玩,給我玩多長時間,這才是真正的溝通的一個原則。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孩子大了都有物權意識,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就不要勉強他。

我家老大小時候也經常被搶玩具,完全不知道怎麼做,後來我和他溝通過幾次,慢慢他就明白應該怎麼說了,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也可以勇敢的拒絕。

我是二寶媽錦心,家有兩個男孩,一直在學習分享育兒知識和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定期分享科學育兒方法哦。

俊媽智慧養育


我家有娃剛上幼兒園,昨天就遇到類似的情況了。但是並不是孩子告訴我的,是老師告訴我的。

孩子到家之後,我問了下孩子。

我:今天幼兒園有沒有遇到什麼特殊的事情啊?

孩子:沒有啊,媽媽

我:那你今天開心嘛?

孩子:有小盆友搶我玩具了,然後我哭了。

我:你哭了,小朋友有把玩具還給你嗎?

孩子:沒有

然後我就告訴孩子,你看你哭了,別的小朋友也沒有還給你。那哭其實是沒有用的。媽媽希望你在幼兒園要保護自己,表達情緒。你可以告訴他,你不高興,請他還把東西給你,或者你告訴老師這件事情。

孩子回答說:媽媽,我可以和小朋友分享的。

我又說到,那你為什麼哭啊。孩子回答,因為他很委屈,小朋友沒有問他就把東西搶走了。

我又告訴孩子,你下次在遇到小朋友搶你東西的事情,你可以告訴他,你不高興,讓他還給你。如果小朋友不還給你的話,還要打人的話,你就保護好自己,不用怕,要勇敢,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後來我又把我老公叫過來,進行情景模擬了下,兩個小朋友發生衝突正確的處理方式。

我感覺吧,去幫助孩子識別他的情緒,然後找到他不高興的原因。然後再去教他表達自己,引導他解決,大人不要參與過多,孩子畢竟最後要自己獨自面對這個真實的社會。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求分享。


愛吃肉的北漂丸子


我女兒去年上小班的時候就是這樣,她每天都會說媽媽,誰誰打我了,這個男孩是我們樓下鄰居家孩子,但是當時我們兩家並不熟。

對於女兒的問題,我一般都是這樣做:

第一,先問她打哪裡了,我會看看有沒有傷,大部分時間都是看不到,沒有什麼異常。

第二,問原因,我會問他為什麼打你。問的目的有兩個,第一,讓孩子自己複述,講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第二,瞭解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第三,問孩子的感受。問孩子你被打了,你難受嗎?你生氣嗎?問問孩子內心的感覺,讓孩子講出自己的心理感覺,第一我們瞭解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第二,我們根據孩子的感受來決定事情如何處理。

第四,問問孩子,他覺得如何來處理。處理的結果無非是讓孩子自己處理還是讓家長處理,讓孩子自己說出是否需要家長的幫助。



作為父母,當孩子被打,我們應該關注的第一,這件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第二,教會孩子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處理這樣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在孩子對我們說自己被打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的點是:

  • 孩子的感受如何?
  • 孩子是否需要幫助?
  • 教會孩子下次面對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
家長千萬別聽孩子被打就急了,我們處理事情的方式會成為一種無聲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很緊張很焦慮,孩子對待這件事情也會很焦慮,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導!

豌豆媽媽育兒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說:“媽媽,今天小朋友搶我玩具了/打我了,你是怎麼引導和解決的?”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和其他小朋友因為搶玩具,或者是其它一些事情鬧小矛盾,這都是很常見,也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些孩子太過調皮,還會打自家的小寶貝,欺負他。

對此,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訴時,可能就會和孩子講,“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呀!”也有些家長可能會教育孩子說,“寶貝,咱們別和人家計較,退讓一些就沒事了。”

面對這類事情,這兩種家長的引導和解決方式都是不正確的,也是最愚蠢的。前者,只會教出“暴力型”的孩子。後者,則會讓孩子變得十分懦弱。這對孩子身心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我表妹的兒子在她的教導下,像極了她的性格,感覺有點唯唯諾諾的。聽我表妹講,他在幼兒園裡,經常被同班的男同學欺負,甚至有些女同學還會欺負他,搶他的玩具,有時還打他,而他每次也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敢告訴老師。等回到家後,我表妹有時發現他手臂上有淤青之類的,詢問他後,他也才把自己受到欺負的事情說出來。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比較膽小,所以,在面對這類事情時,作為父母,我們更加要給予他們一些正確的引導才行,要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但要給孩子多一點耐心才行,不能因為孩子做不好就責備他,這樣孩子會變得更加膽小怕事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這類問題呢?

教孩子勇敢的“反抗”

當然,這裡所說的反抗不是說讓你教孩子和別人打架。而是要教會孩子合理、有效的“反抗”方式。

我們要告訴孩子,如果有小朋友搶了本該屬於你的玩具,而且,還拒不歸還的話。這時就要強硬一點,要學會去勇敢的捍衛屬於自己的東西。可以理直氣壯的走過去,先在氣場上壓倒對方,等對方心虛的時候,你再對他說,這個玩具是你的,告訴他不能佔為己有,然後直接拿回去就行。

而要是其他小朋友莫名欺負自家的孩子,甚至還打他的話,就告訴孩子要勇於把事情向老師反應,回到家後,也要及時把事情和爸爸媽媽講。

這樣做,一來是當我們和老師第一時間知道這件事情後,能安慰好孩子難過和不安的情緒。二來是其他小朋友看著有老師和家長給孩子“撐腰”,以後就不敢太過肆意的欺負孩子了。這也才是孩子該有的,勇敢的“反抗”方式。

教孩子“帶眼識人”

孩子還小,辨別事物的能力較差,所以也才會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就要教會孩子“帶眼識人”。

平常要帶孩子多出去走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外面的人和事。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比較好的事例,就要善於去教育孩子,從小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教育孩子去結交一些益友,遠離那些“損友”,孩子自然就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不受欺負了。

有些小孩子太過頑皮,不易教化的,我們就要告訴孩子,別和他們過度交往,要儘量減少和他們接觸。

教孩子學會“帶眼識人”,這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無法常常陪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遇到事情時,孩子也要學會獨立的去解決才行。

賢思媽媽有話說

當孩子告訴你說,自己被其他人欺負時,教孩子打回去,或是教孩子一味的退讓,這都是最不可行的方式。我們是孩子的引路人,所以,我們只有採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加以引導,才能有助於孩子更好的成長,也更好的保護自己。


賢思媽媽


其實問題總是有感而發,看到你的提問想起孩子幼兒園的時光。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幫助。

“爸爸,今天下午肖導鄲強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就推我,還打我,好疼,爸爸……”說著說著兒子委屈的趴進我懷裡大哭起來,我沒有說話,輕輕地摟著他,漸漸地他的抽泣聲小了,又過了了一會,他仰起頭“爸爸,今晚吃啥,我餓了”


孩子在幼兒園收到“委屈”,我們要讓這種“委屈發洩出來”,我們要給予他行為上的、心裡上的安慰,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發洩出來後,那種“委屈”就不再是事了,他也很快就拋諸腦後了。

吃過晚飯,一邊陪兒子擺多米諾,一邊和他聊天“肖導鄲不是你好朋友嗎,你怎麼不和他一起玩啊”,“新玩具我先拿到的”“嗯,我想你們倆一起玩會更有意思,就像我們倆。學會分享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你不是最喜歡交朋友嗎”“我明天找他一起玩”。


適當的引導還是很有幫助的,不要長篇大論的說教,累死沒用,孩子根本接受不了。

“老爸,如果他明天還打我怎麼辦?”“兒子你跆拳道學的可不錯”“那當然,我都黃帶了”(心裡暗笑,就你那花拳繡腿)“他敢打你立即用你的功夫制止他,再打我我可要告訴老師了,讓老師罰你一個月不準玩玩具”擺了個跆拳道架勢“哈、哈”

學會分享、學會忍讓,也要告訴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我們不去欺負別人,但也不能一味忍讓。一味地忍讓容易讓孩子變的膽小、畏懼,保護自己的意識要從小培養。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的引導方式也不同,但目標一致,希望您看後,有借鑑的地方。

課外進修室


我家孩子也遇到這種情況了。有一天晚上我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發現破水孩子脖子後面那裡有一道紅紅的痕跡,看起來像用指甲劃的也像被咬的。我用手去摸,孩子痛了,跟我說不要碰那裡。

我問他“你怎麼受傷的”,他說“受傷了”,我再問他“是你自己抓傷的嗎”,他說“不是的,是某某某弄我的”。因為我家孩子才兩歲,他說的話,我也不好判斷是不是真的。我沒問他的時候他也一直在很努力的把事情經過說給我聽,他說某某某搶他的玩具還打他,還說他經常搶我的玩具。

我當時就先幫他處理一下傷口,然後我再去跟老師瞭解情況。但是老師也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老師說可能是玩玩具的時候沒注意看他們。我就問老師某某某小朋友喜歡搶玩具嗎?老師的回答是確實那個小朋友很喜歡搶別人的玩具。我就知道了我家孩子說的是真的。而且孩子一個晚上都在說是那個小朋友打了他,跟他爸爸告狀跟舅舅告狀。

我問孩子“他為什麼搶你玩具”,他回答不上來,就一句話“他搶我玩具”。那麼小的孩子也是不會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就跟他說“下次他再搶你玩具打你,你叫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他”。他“嗯”了一聲,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

我跟孩子說“除了跟老師說以外,你也要跟他說不能搶我的玩具,這是我的如果你要玩可以去找老師。如果他還是搶你的還動手打你,那麼你就放手把玩具給他,我們再找別的玩具玩。”

孩子畢竟還小,他能理解的不多。因為一般發生爭搶和打架都是在小班和中班的時候,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受傷,最好就是不要叫孩子跟別人打,因為不管是哪一方受傷都不好。

而我的解決方法重點還是在老師身上,我會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多注意觀察孩子。還要多留意喜歡搶玩具和打人那個孩子,因為他肯定是習慣性的去搶別人的東西,搶不到就會動手,今天我家孩子被打,明天也會有其他的孩子被打,所以關鍵還是老師一定要看好孩子。

從那次以後我沒有再聽到孩子跟我說被搶玩具和被打,我知道是因為老師的原因,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跟老師溝通好。


全職寶媽小包


先來說一個真實案例,事件的起因就是兩個男孩打鬧,結果,打人的一方反而受到了心理創傷,找到了我的大學時期的心理學老師,來進行干預。

丁丁和鵬鵬是兩個十歲男孩,同班同學,平時關係也算是要好。一次體育課上,丁丁在專心練習投球,屢試不中,鵬鵬在一旁干擾他,並且說了幾句諷刺的話。於是丁丁惱羞成怒,打了鵬鵬。因為情況不嚴重,老師沒在意,丁丁也沒把這件事告訴家長。

第二天,中午課間操,鵬鵬的爸爸突然闖進學校,掂起丁丁的衣領,讓他跟鵬鵬道歉,並且當著全班人的面,大罵丁丁,並說要弄死他。



請家長,溝通,協調,丁丁媽媽道歉,帶鵬鵬去體檢……丁丁家長將姿態放低,畢竟是自己兒子有錯在先。然而鵬鵬爸爸,依舊不依不饒。最後嚇得丁丁再也不敢上學,因為父母的一再妥協和對方的強硬,讓他沒有了安全感。鵬鵬也因為這一鬧,在班中人緣下降至冰點,不得不轉學。

小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並不鮮見,我們要告訴孩子,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一、孩子被打,還手?不還手?都容易鑄錯!

孩子被打,大人鼓勵還手,結果呢?可能就是“以暴制暴”互相對打,衝突升級;不打回去,趕緊離開?又容易被貼上“懦弱”的標籤,換來更多的暴力…



正確的做法是教會孩子,如何應對“被欺負”的情況。

二、大聲說不!

“不要!還給我”

“這是我的玩具”

“打人是不對的,你要我告訴老師麼?”

還有面對成年猥褻者的“我還不滿14歲,你想坐牢麼?”

告訴孩子,任何時候,他都有權利捍衛自己的身體的權力,勇敢的自我保護及表達意願,要比打回去,來的更重要!


三、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學會寬容

遇到“被欺負”後,情緒的宣洩同樣重要。

要讓孩子在事後,情緒穩定時對沖突進行回顧,表達自己的感受,分析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會怎麼做,然後情景再現,學會寬恕。

很多時候,衝突對於孩子而言,不過是一時的小插曲,也許第二天就忘記了,反而是大人斤斤計較不能忘懷。孩子的事情,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吧。

當然,如果對方如鵬鵬家長一樣實在過分,那麼,不妨和孩子“並肩作戰”!


光影閒話聊育兒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說:“媽媽,今天小朋友搶我的玩具了”,你是怎麼引導和解決的?

題主的這個問題,也是我經常遇到的。

我家女兒6歲了,經常和隔壁大她一歲的小姑娘一起玩玩具,但是兩人經常會發生因為爭搶玩具而鬧得不愉快,此時女兒就會給我打報告,在大人眼裡一個玩具而已,而小孩子卻看得無比重要。

做父母后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父母們不理解小孩子為了一個玩具爭得面紅耳赤,於是就會給孩子敷衍過去。

其實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定的原因。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小朋友喜歡爭搶玩具背後的原因

幾歲的小孩子,他們心裡的“物權”跟大人們理解的不一樣。

  1. 我喜歡的就是我的:兩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其中一個看中了對方手裡的玩具,伸手就想要拿走,此時大人開始著急勸說:這是別人家的玩具,不能拿。眼看已經將玩具拿在手上又被人生生的奪走,此時小孩會委屈的哭道:這是我的玩具。大人也只會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2. 我先玩就是我的:在小區健身器材跟前,小朋友在玩盪鞦韆,正當她玩得盡興時,這時候再來一個小朋友,眼巴巴的站在她跟前不走,此時她會不高興的說:這是我的,你不能玩。很多大人想“這小孩太自私”……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我先玩的就是我的”。他們沒有公共資源的概念,需要大人引導。

  3. 這是我的,別人不能玩:家裡堆滿了各種玩具,平時她都不玩,扔在角落裡。直到有個小朋友到家裡來做客,拿起她放在角落的玩具時,她就會著急的上前拿走玩具,還一邊說這是她的,別人不能玩。這時很多大人可能會想“自私鬼啊,自己不玩了也不肯給別人玩”。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玩具是我的,我要捍衛我的玩具所有權”,這些小孩還不懂“分享快樂”的意義。

孩子爭搶玩具沒處理好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小孩子爭搶玩具的時候,大多數父母只是一味的給孩子灌輸要與人分享,便敷衍過去忙自己的事了。

孩子天性喜歡玩具,玩具也能給孩子帶來很多快樂體驗,孩子不捨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是他大腦裡的思維框架就只能理解到的,如果一味強迫孩子跟別人分享,會壓抑孩子的真實需求。

在大人的“教育”下,孩子表面不會發生什麼,但內心的這種壓抑心情會伴隨著孩子,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壓抑的情緒得不到緩解,孩子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化解小孩子爭搶玩具的問題

關於如何化解這一問題,我們的目的是既讓孩子學會分享,又不壓抑孩子的內心需求。本著這兩點,我有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對題主有用。

  1. 幫孩子理解“物權”:比如帶孩子去商店買玩具,孩子總是習慣性的拿了就走,此時大人可以告訴她:你看,媽媽沒有付錢的這些玩具不是你的,咱們把錢付了後,這個玩具就真正屬於你,誰也拿不走。

  2. 通過小遊戲增加孩子同理心:孩子在爭搶玩具的時候,即使看到對方已經哭了,仍然堅持要玩具,就是同理心不足的表現。此時可以通過一個小遊戲來決定誰來玩,此時孩子一般都會妥協讓步,這比一味的說教強多了。

  3.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當發生搶奪玩具的時候,此時大人不要一味干涉孩子,而是給予孩子更多尊重,告訴他玩具是他的,他有權利決定要不要小朋友玩。尊重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總之,孩子們還不知道何為規矩,很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動物性的一面,大人們的責任就是引導孩子成人。而這之前,先要理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