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聂荣臻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日本对中国早已经蓄谋已久。但是顽强的中国人奋起抵抗,不畏牺牲,无数的仁人志士奔赴一线战场,奋勇杀敌,在这期间,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流传至今,如“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狼牙山五壮士雕像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日伪军对狼牙山根据地进行包围,此时共有4个游击队、数万名群众藏于此地,第7连收到掩护任务,在吸引日伪军的火力中,大部分战士牺牲,为了拖住日伪军,给其他同志争取时间,第7连6班的班长带领这自己的战友将日伪军引诱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利用险要的地形,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打下去,战友们也一个个的倒下,最后只剩下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人,当子弹用完后,就搬起石头砸,当日伪军发现他们子弹已经用完后,加强攻势。五人为了不被日军活捉,砸碎武器,口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不屈的口号,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

在反扫荡斗争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老百姓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在消灭了50多个敌人后,五名战士砸碎了手中的武器,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那时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分别才21岁、19岁、18岁,而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因为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得以幸存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狼牙山五壮士剧照


幸存烈士——宋学义

宋学义,191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当童工,在其18岁时,因家庭欠高利贷,无力偿还,赖以为生的两亩田被地主夺走,从此宋学义只能四处讨饭。在1939年,宋学义流浪到济源王屋山时,正巧碰上了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了八路军。在跳崖之后,被19岁的余药夫所救,两人修养三天后就回部队进行治疗,因腰部受伤严重,无力参加抗日事业,于是在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担任农会主席,并与一贫农的女儿结婚。1947年,得知家乡解放,宋学义和爱人一同返乡,带领着村民艰苦创业,使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在郑州逝世1979年被追认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宋学义


幸存烈士——葛振林

葛振林,1917年出生于河北,于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狼牙山战斗中,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五人中只有他与宋学义得以幸存。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之后被送回部队进行治疗,伤势痊愈后,积极奋战,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担任了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葛振林认真对待工作,不居功自傲。

朱旭:“认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在后勤部负责军装的发放、后勤保障等物资的管理,从来没出过错。”

1982年,葛振林退休离职,享受正师级待遇,在离职后,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心青少年成长事业上。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衡阳市因多功能衰竭,与世长辞,享年88岁,2005年3月25日,葛振林骨灰安葬在衡阳市烈士陵园。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烈士,一位返乡造福百姓,一位参加抗美援朝

葛振林逝世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