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左右,原计划要建在河南的大学最后没有建在河南,原因是什么?

听-花开的声音


我们先不说中科大为什么没有迁入河南,说实话一个中科大就能改变河南高等教育的落后吗?现在安徽的高等教育很强吗?

解放后,河南大学的拆分,焦作路矿学堂(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的迀出,才是河南高等教育落后的开始。河南大学的财经系组成了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植物病虫害是今天的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组成今天江西农业大学。

焦作路矿学堂建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矿业高等学校,解放后被迁出河南组成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

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今河海大学)齐名解放后迀武汉,组成今天的武汉水利水电大学。

是河南本身没有好学校吗?解放前,河南大学,焦作路矿学堂,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都是国立大学,当时全国有30多所国立大学,河南有三所,今天河南有几所大学能进入全国前三十名?说河南人小农思想的可以闭嘴了,迀出的高校在今天不是985就是211,河南并不缺一个中科大,把本属于河南的大学给我们就行了!


云台山闲人


1950年前后?从小就听说过不少的传言,中科大曾经计划落户河南,但是被拒了,不过那不是50年代的事,而是1969年。

这个跟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当时很流行北京的大学下迁,总共迁走了13所高校,中科大是其中之一。其实也是当时爆发文革以后,工作在北京不好开展,谁想离开北京举校迁往别处呢。资料显示:

1970年,中科大迁入安徽省合肥市办学。南迁使学校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50%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截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当时中科大决定南迁时,考虑了多个地点,其中就包括河南。

当时中科大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中央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的亲笔信,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河南建议小组去南阳地区看看。据后来回忆说:

在谈话中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科大来河南不大积极。我们在南阳周边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地区的同志说: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地没有条件,不能去。接着又派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之后几经波折,定到了合肥。

只能说,当时的大背景下确实不好,普遍不重视高等教育,也没什么远见。对于河南来说,错过中科大真的是一个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