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提倡在小学、中学普及书法教学,有必要吗?

水木天子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普及书法教学非常有必要。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落实,而不是停留在政策上。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个人如果能过写一首漂亮的汉字,无论是走到哪里,都能够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另外,通过练字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耐心。这些优秀的品质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阵网上一直在流行“衡水体”,笔者相信大家肯定都看到过。“衡水体”之所以能够风靡于网络最主要是得益于孩子们那堪如印刷的字体。这些漂亮的文字在我们看来是赏心悦目,行云流水。非常漂亮。

这都是得益于孩子们经年累月的练习和坚持。如果我们的中小学可以开设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可以养成书写的好习惯,相信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写成“衡水体”。这只是练字过程中最直接的一个作用。

其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和意志。能够修身养性。这是书法最大的魅力和内涵。


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说文写作


很有必要。我们上小学时中年级每天大楷一篇,也不多就二十个字,用的是描红本或是拓的隐帖,老师每周批改一次,写的好,字上圈个红圈,学生们都互相比看谁得了一条龙或一条蛇或满堂红。到了高年级就加了小楷,并且作文也要小楷写,长大了,同学们的字都写的不太差。而现在好多学生上了大学字却写的很不美观,更有师范类毕业的学生钢笔字都写不好,更别提板书字了,要知道老师的字写的好,学生会佩服的,对学生也会有很大影响的。


孤行者39405521


我是刚解放上得小学,那阵学校每天早饭后,三、四年级学生一到校先要做完写大楷作业。大同学写字我就趴在人家跟前看,不小心还把人家的砚台推到地上打破了,赔了个新的给人家,父亲倒还没有责骂我。

那时我就十分佩服毛笔字写得漂亮的大同学,心想我也要学会写好毛笔字。不料升入三年级描红还没过关,了:


用户6673924728616



笔者80年代初生人,家父信奉棍棒孝子说。很小的时候,我即被要求每天临写大量字帖。写不完,写不好即要被耳光、扫帚头、皮带……方式不一而足,结果都是挨揍。那会儿河边挖泥鳅,邻居家地里偷玉米远比自己在家摆弄臭墨有意思,(一得阁很贵,用的都是刷黑板的墨,那个味儿~)于是乎毛笔字跟挨揍就成了等价词……直到现在还在跟媳妇儿抱怨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就是因为当年挨揍。


后来也跟那个时代所有的学生一样,小学中学每周一次书法课,更多的时候是被数理化英各个老师给占用了。偶尔一次上课,用的同样是刷黑板的那种墨,全班四五十方砚台……这里多喊一句口号:“水写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推广功不可没。”尽管有人不喜欢,但我认为它确实拉低了软笔书写的门槛,让更多人能更快的感受书写的乐趣。


直到后来大学的课堂上,老师让我台前讲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一通板书下来发现老师和同学们看我的眼光有了一些异样……那会儿小小的成就感让我感怀当年的扫帚也没全白挨。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从事书法教学软件的设计,接触了更多书家跟书商。当时即遭遇了普及教育应采纳哪种书体之争,颜派贬柳派孟浪、欧派贬赵派浮夸……其实都是背后利益集团的巨大利益之争。抛开不谈,但从书法本身而言,能够传承并影响至今的大书家自然都绝非凡品,看谁有眼缘就学谁,功夫到了,嘈杂声自然就不再理会。


回到主题,中小学普及书法教育在我看来当然是好事。需要教学家跟从业者更多思考的是教学方式。眼光放外看,我们的邻居日本的教育方式,孩子从小在学校里就参加自己有兴趣的社团,与一群同好的朋友相识结伴,培养伴随自己一生的兴趣爱好。(还记得苍老师的字么,抛开审美意趣不谈,绝非信手涂鸦,还是有功底在的)反观国内的书法启蒙教学,大多依赖课外的培训班。我个人持支持态度,开蒙教育,不追求师者是名家,让孩子感受这门技艺,熟悉基本技法,培养兴趣。在孩子兴趣的前提下,经济能力能支撑的基础上,何乐不为。当然我更希望书法教学能走进课堂,家长可以更低的付出学习成本,老师可以跟稳定的收入,并以此为职业专心教学。



希望书法艺术能在这边土地上更多地开花结果!


书画博物馆


里面有两个极端的答案,一些看重于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觉得书法是浪费时间的人,绝对不会认可在小学或者中学来普及书法教学。

一些把写字看得非常重要的人,或者他们认为字如其人的时候,他们觉得写字很重要,因此他们会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普及一些写字教学,当然包含硬笔和软笔。

可是从素质的综合发展来看,在我们工作之后,发现有些人写字非常漂亮,产生一种羡慕的时候却往往会感觉到,写字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把这些情况落到不喜欢写字的人身上,他们觉得那是一种折磨。

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写字当成我们的中小学课程,毕竟中小学其他的课业负担已经非常严重,另外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孩子对于写字并不是那么执着,甚至大多数孩子会认为写字就是在浪费时间,特别是把字写的那么板正,它的实用性并不是太强,但是他的美术性非常好,大多数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发展到这一步。

所以总结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根本没有必要去让孩子们去,有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写字,太浪费时间,本身孩子的休息或者运动时间就不足。


义诚老师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在中小学中普及一下书法教育也好,让他们了解、学习一下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很有必要!



即便是普及书法教育,但书法教育也不是主课。普及书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小学生写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认为,这个导向是正确的,应予以大力支持!



做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把汉字写好,写漂亮!近年来,由于电脑打字技术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由于书写少了,书写能力就会下降,当下,补上书法普及这一课不但有必要,而且很及时。



据了解,书法教育进课堂的提法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不少中小学校也正在加紧落实,当下最关紧的是缺少书法教育方面的老师。我相信,随着学校对中小学书法教育重视,用不了几年时间,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就会进入常态化轨道,热爱书法的中小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小學生普及書法沒這個必要。理由 1 當今書法家協會不承認楷書是書法。就是二田的楷書寫的那麼端正都遭到中書協會員的口株筆伐。說二田的書法是館閣體,印刷體。既然楷書不是書法,讓小學生學啥體呢?行書和草書嗎?小學生要求把字寫的端正,教小學生寫歪歪扭扭的行草書顯然不合適。特別當今能教孩子們學中書協提倡的醜書嗎?如教孩子們學楷書,書法家協會又不承認是書法,學了又有何用?學生寫楷書也叫書法,不是打中書協的臉嗎?

2,書法家協會提倡書法進中小學生課堂,是要把孩子們都培養成書法家嗎?中國需要這麼多的書法家嗎?中國不需要全民都是書法家。日本鬼子是靠寫書法打跑的嗎?國民黨是靠寫書法打敗的嗎?兩彈一星是靠寫書法搞成功的嗎?非也!書法既不能救國有不能靠書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學他何用?讓孩子學個木匠,瓦匠,就是學個美髮修鞋也比學書法實用。如把書法當成小學生必修課,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精力。孩子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再給孩子們增加負擔了。

3 學習書法有前途嗎?我是研究書法的,我認為學習書法將來沒有用武之地。浪費幾十年的功夫成功了,可書法除了浪費紙和墨,更重要的是浪費大好的人生光陰,可除了幾個書法協會頭頭的書法賣錢外,一般寫書法根本不能賣錢。既然書法不能賣錢,就無法養家,學書法就是圖個“書法家”的好名聲嗎?,學了又有何用?到頭來,書法不能養家,其他課程就耽誤了,豈不耽誤孩子的前途?中書協一些所謂專家鼓吹書法進中小學生課堂,就是誤人子弟。

有人說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必須傳承下去。這本人也認可。但是少數人的事情,不是全民都要學成書法家。如有必要,中小學生可在個人有興趣的情況下,報書法興趣愛好課外班也未嘗不可。但不可把書法當做必修課。千萬不要被一些所謂的專家給忽悠了。這是本人的一孔之見,供參考。


用户龍山老鐵


我个人觉得在小学,中学普及书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提倡,“书法进校园”也在切实实行!

记得庞中华先生在创立中硬协的时候就说过“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写好中国字!写好中国字每个中国人都责无旁贷!

以前有一句话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书法也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小学普及书法教学,普及书法教学不仅能提高写字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所以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说普及书法有必要呢?因为普及书法有如下好处:

第一,在中小学普及书法是传承书法的最好途径,因为在中小学普及书法,受众面比较广,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

第二,在中小学普及书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写好字,在练习书法的时候,不仅能学到传统的书法文化知识,还能陶冶性情,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也有好处!

第三,普及书法教育让中小学生终身受益,写一手好字,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觉得有以上这三点好处,在中小学普及书法是很有必要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笔尖写字课堂


书法,应视为数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或者说是见证物(个人愚见),是探寻和学习中华文明的钥匙。通过临习历代书体碑帖,阅读书法相关著作,便能窥见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可以大大增加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方式,中华文明的符号记录,在各种地球人类交流的文字形式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演变而不衰,且历久弥新,足见中华文化的底蕴之深厚、韧劲之长久,优秀文化特质尽显(想不优秀都不行,实力不允许啊😀)

以上所述,结合题主的问题,个人觉得,中小学开设书法,甚至普及,大有裨益。通过书法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很自然的融入到中华文化的氛围中(这是否应了现在很流行的语言-叫“体验式学习”)。什么是中华文明—拿起毛笔,伴着墨香,静放纸宣,临帖而书……,与古圣先贤对话,此教,胜万语千言。

一点拙见,欢迎指正!











合肥洪波来写字


早在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就提出,心正则笔正的典故。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也是在修炼品格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字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天真幼稚,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不断的学习古人的字帖。一方面不仅仅是字写的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作者为世人所称颂的人品。

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和专注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一个字的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反复的品味,感悟其技法特点和规律,对碑帖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益求精的去对待,长期坚持下去,将磨练出坚韧的意志,这种品质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须的。

滋养学问,增长才智

从古到今,字体不断进行演变和完善,古代名帖甚多,都反应了书家的风格特点和精神状态,还有当时的人文背景,必须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丰富知识,才能读懂字帖背后的秘密。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有利于发现孩子们的个性,培养创造创新能力激发求知欲,有助于儿童全面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认为普及书法教育是应该的,而且还要大力扶持和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