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前段時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大家每天買菜的時候挑來挑去,摸來摸去,會不會被攜帶病毒的人感染,然後傳染給別人?

事實上,病毒無論是傳播到蔬菜、水果還是肉上,病毒需要藉助活性細胞來進行繁殖複製,所以超市的蔬果、肉類都不具備病毒的繁殖條件,存活時間並不長。

當然,如果擔心會有病毒沾染,可以用一個食品袋套手上去抓。回家後把蔬果通風放置,然後放進冰箱。吃前徹底清洗感覺就好了。另外,最好是每次出門多買一些,減少外出頻次。

不過,問題也來了,買那麼多的食物,如何正確存放也是個大問題。因為食物儲存不當,可能會存在食物變質、細菌交叉感染等問題。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正確使用冰箱這件事!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現代化的生活讓冰箱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是冰箱的正確使用相信並非人人都會,那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下冰箱到底應該怎麼用?

一般的,冰箱分冷藏室和冷凍室,冷藏室的溫度在2至10度,冷凍室的溫度在零下16至零下26度。

冰箱內溫度分佈是上高下低,造成溫差的主要原因是冰箱的製冷器處在下部並靠後壁的地方,冷氣通過管道沿著冰箱後壁傳輸,因此,冰箱下部的溫度要比上部的溫度低一些,靠內壁的區域溫度要低一些,靠門區域溫度高一些。

如何正確使用冰箱的不同位置

根據溫度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冰箱劃分成門架、上層靠門處、上層後壁處、下層靠門處、下層後壁處、保鮮盒及冷凍室等七個部分。根據不同的食物性質可以存放到冰箱的不同位置。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1門架

門架是冰箱溫度最高的地方,適合儲放一些即使常溫下也不太容易壞的食物,比如蛋類,番茄醬、沙拉醬等調味醬類,飲料類等。

番茄沙司、沙拉醬這類鹽分較少的醬類如果不開封可以放在常溫下,一旦開封最好還是放冰箱;而像果汁、飲用水等也可以放進門架上進行冷藏。

另外,新鮮的雞蛋在室溫下可以存放兩週左右,之後再放進冰箱也可以,但如果我們在市場上買回來的雞蛋無法分辨其新鮮程度,還是建議買回之後就放入冰箱。


2上層

上層靠門處溫度相對較高,適合擺放溫度不能過低,可直接入口的食物,比如酸奶,巴氏殺菌乳等。上層後壁處適合放置不怕凍的剩飯菜、熟食類。

酸奶中的乳酸菌在常溫下會失活,如果不放冰箱,就會失去酸奶的保健價值。

巴氏殺菌乳是一種“低溫殺菌牛奶”,其中的有害微生物一般都已經殺死,但還會保留其他一些微生物,因此這種牛奶需要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防止裡面的微生物“活躍”起來使牛奶變質。

熟食類食物尤其是一些熟肉製品和豆製品由於蛋白質含量豐富,非常有利於細菌繁殖,所以一定要冷藏。而剩飯剩菜放進冰箱後,其中的微生物在低溫下雖然繁殖減慢,但這並不代表微生物被殺死了,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經過徹底加熱。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3下層

下層靠門處適合放綠葉蔬菜和蘋果、梨等溫帶水果,避免靠近內壁被凍傷,造成營養素的流失,同時儲放時最好能用保鮮袋裝起來減少水分流失。

下層後壁處適合未煮熟、需要低溫保存的食品,如豆腐及等待化凍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化凍食物在儲存時需要放進密封的保鮮盒裡,千萬不要和剩飯菜、蔬菜水果等食物接觸。


4保鮮盒

排酸冷藏肉,鮮魚蝦及半化凍的魚蝦等海鮮類。由於水產品中的細菌往往耐低溫,溫度稍高容易加速其繁殖,而保鮮盒既可起到隔離作用,避免交叉汙染,又具有保溫功效,避免頻繁開關冰箱門產生的溫度波動。此外,如果有專門的可調溫保鮮盒,最好把肉類放在-1℃—1℃的保鮮盒中


5冷凍室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冷凍室上層可以儲放一些饅頭、麵條以及其他澱粉類主食,同時也可以放置各種冷飲。

饅頭、米飯等主食在冷藏或常溫下放置時間過長,會發生澱粉老化回生現象,變幹變硬,口感會變差,而在冷凍則可以避免老化回生現象。

同時,由於饅頭、冷飲屬於直接入口的食物,所以放在冷凍室最上層有利於避免受到其他食物汁液流出等汙染。

冷凍室中層可以儲放一些購買的速凍食品,或自己做的速凍包子、速凍餃子。一般速凍食品在-18攝氏度可以保存3個月,但由於受到運輸、儲存條件的影響,一些速凍包裝食品很難一直處於-18攝氏度,所以容易提前過期。

同時,在冷凍條件下,微生物雖然不會繁殖了,但食物的口感風味卻會變差,脂肪會緩慢氧化,維生素也會緩慢分解,所以即便是速凍食品也要儘快吃掉。

冷凍室下層可以儲放一些冷凍的生肉類或生魚蝦類。生魚生肉都會攜帶很多細菌,甚至多種致病菌,所以千萬不能和熟食、速凍主食和冷飲混放在一起。


這些食物不適合放進冰箱


1熱帶水果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芒果、荔枝、香蕉等熱帶水果如果冷藏,反而會“凍傷”水果,令其表皮凹陷,出現黑褐色的斑點,不僅損失營養,還容易變質,這是因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害怕低溫,這與它們的生長地區和氣候有關。

一般來說,在溫暖地區或夏季生長的水果,比在氣候較冷的地區和秋季栽培生長的水果耐低溫的能力要差。這類水果應避光、在陰涼通風處貯藏。


2乾製食品及醃漬食品

臘肉、風乾肉製品、餅乾、鹹菜、蜜餞等。乾製食品的水分含量低,微生物很難繁殖,而醃漬食品由於添加了大量的鹽或糖,滲透壓很大,微生物也無法繁殖,所以這兩類食物完全沒有必要放進冰箱。


3蜂蜜

蜂蜜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和葡萄糖,它的水分含量極低,所以微生物很難繁殖,即便在常溫下也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而把蜂蜜放進冰箱後,低溫會促使它結晶析出葡萄糖,這雖然不影響蜂蜜的安全性,但對口感還是會產生一定影響。


4巧克力


疫情期間擔心蔬果沾染病毒?不如正確使用冰箱


巧克力在冰箱長時間放置之後,由於溼度過高,巧克力中的糖分會析出到表面並結晶,也會導致巧克力表面出現白霜。同時,低溫還會使可可脂晶粒溶解滲透到巧克力表面再次結晶,導致巧克力再次出現反霜現象。這樣,巧克力雖然不會變質,但是會失去原來的醇香口感,巧克力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18℃。


5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切忌冷凍,尤其是罐裝碳酸飲料。一方面,水結冰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膨脹。因此碳酸飲料結冰之後體積比以前大了很多,會把罐體撐變形,甚至撐爆。

另一方面,碳酸飲料結冰或部分結冰時,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會釋放出來,增加罐體內壓力。所以,如果將碳酸飲料冷凍,很可能會發生罐體爆炸的現象。

而在絕大多數碳酸飲料的瓶體也有標註禁止在0攝氏度以下儲存。如果想喝冰鎮碳酸飲料,可在飲用之前在冰箱裡冷藏2-3小時。


TIPS

在冰箱存放食物,難免會用到保鮮膜、保鮮袋和保鮮盒,那它們的用法又有什麼講究呢?


  • 保鮮膜:合格的保鮮膜透氣性強,內外氧氣可以交流,有效阻止厭氧菌的繁殖,在一定時間內,能保證食物新鮮,保鮮膜適用於水分較大的水果和蔬菜。
  • 保鮮袋:保鮮袋比較厚,透氣性不是很好,相對適合一些像饅頭這類的面製品,但使用時儘量不要把口封死。
  • 保鮮盒:保鮮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將生熟食品隔離儲存,使冰箱空間利用率加大,適用於盛放一些剩飯剩菜等。

參考文獻:

《食物營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