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图:来自网络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在社会舞台上广为流传。其实,在乡村,在民间,有些普通的百姓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确实充满智慧。他们一些“惩恶”的做法,想起来,很搞笑,可也很有趣。

一、如何对付村里的“恶狗”


狗,是乡村常见的动物,尽管现在很多狗已经成了宠物,可是行走在路上突然一声犬吠,再大胆的人也会惊恐袭身;一只狗紧跟着你不停地嚎叫,再好性格的人也会顿生厌烦。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过去,乡村没有高高的围墙,全靠养狗看家护院,于是,养狗的人家特别多,无论你走过大街,还是小巷,总会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犬吠,让人又害怕又气愤。


个别恶狗还不依不饶一直把你送到很远很远,这时你杀死它的心一定都有。童年,在乡村生活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都有被恶狗追赶惊恐万状的感受。


小学时代,我也有过被狗欺负的经过,每每路过那家养着大黄狗的门口,总是战战兢兢。为了对付我们巷子里这条恶狗,我多次请教本家的五叔,他老人家告诉我:咱乡村里对付恶狗的办法,多得是,我给你个法,保准那条恶狗以后不敢再咬你。


你找一个拳头大小的“苤菜疙瘩”(这是丰县方言),放在锅底下烧熟,狗咬你时,用纸包好仍给它。恶狗一旦把热的“苤菜疙瘩”咬在嘴里,就会把它的牙齿全部烫掉,从此它再也不敢咬你,即使咬,也咬不疼了。


那时,在乡村找“苤菜疙瘩”很容易。放学后,我找了一个大小适中的,放在锅底烧起来。那天烧的是芦苇叶,燃烧短暂,存火不多,烧了好长时间,我觉得应该是可以了。


上学的时间到了,我便拿着精心准备的“武器”,一试身手。离恶狗还有一段路,它就呲着牙发起威来,凶恶地狂吠,我走到适当的距离,便把我手中的“武器”扔了过去,那恶狗飞一般冲过去,衔了起来,随即一摆头,伴着一声嚎叫,夹着尾巴向家跑去。我心花怒放,治“恶”的办法,我也学会了。


谁知我高兴得太早,放学的时候,那只狗老早就在路口等着我,牙呲得更狠,声音更加吓人。我在纳闷:狗牙怎么没掉光,看光景一个也没掉,法子不管用?还有什么秘诀没有掌握?突然恶狗冲了过来,我马上弯腰做拾砖状,恶狗吓得向后退了一下,我立即拼命地奔跑。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恶狗得胜更猖狂,一阵阵嚎叫,一次次猛扑,以一种复仇的疯狂向我发起进攻。幸亏有一个干活回家的大人,用铁锨把恶狗挡住,我才得以脱身。遇险之后,我没有回家,直接去了五叔家,把前前后后的事情,给“师傅”说了一遍,他听后哈哈大笑。


我在一旁抱怨道:你还笑,幸灾乐祸,我差一点让狗咬着。五叔说:“乡村这些办法是管用,但是也有窍门。你主要没有掌握好火候,要用棉柴,豆秸秆,最好用劈柴,底火燃烧时间长,才能把苤莱疙瘩烧透,这样才能黏在狗牙上,达到烫伤的目的。”听了五叔的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烧柴没有选好啊!


第二天,我如法炮制。这一次效果非常好,恶狗咬住“苤莱疙瘩”之后,惨叫凄厉,落荒而逃。我不知道烫掉了几个牙,反正每次上学、放学,它不再紧跟着我嚎叫了,甚至每次见到我,还夹着尾巴,向家跑。


现在想起来,真的佩服家乡父老惩恶的土办法。苤蓝富含膳食纤维,不像红薯、萝卜之类,熟与不熟,狗牙都可以咬穿。“苤菜疙瘩”烧至半熟,韧性最好,膳食纤维多,极具缠绕性;水分少,又易于贮存热量,恶狗不会一下就咬透,烫掉狗牙,应在情理之中。


所以,过去没有药狗的药,在丰县的乡村对付恶狗的这一招,很流行,也很有趣。


二、如何对付“恶人”


在丰县乡村,一些弱势群体对付恶人的办法,带有迷信色彩,很搞笑,却有时还真管用。乡村里总有一些恶霸凭借嘴口骂人毒,拳头硬称霸一方,横行乡里,欺压软弱的百姓。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那时候,没有扫黑除恶的运动,那些骂不过,打不过,经常受气的人家,尤其是妇女,便用炸面人的方式,惩恶泄愤。他们长期被恶人欺负,不敢当面骂,更不敢当面打,甚至连敢怒不敢言也做不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常常以泪洗面。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再没用的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一旦他们忍无可忍,便在夜深人静时,用面人惩治恶人,发泄心中的愤懑。其做法是:和一块较硬的面,然后捏出男或女恶人的样子。


第一步就是让恶人下油锅,在锅中烧开油,把要诅咒的恶人丢在油锅里,反反复复地炸,热油的煎熬,可谓痛苦至极。


第二步,则是把过了油的“恶人”捞出来,用乡村缝制衣服的钢针,插入面捏的“恶人”心脏部位,放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天三遍的咒骂。整个过程很搞笑,可是对于受欺辱的弱者而言,确实能起到泄愤消气的作用。


当然,也有偶尔碰巧,恶人出了车祸,生了大病,惩恶者便以为上天显了灵,为自己伸张了正义,惩罚了恶人。


其实,这种迷信的做法只不过是弱者的无奈之举,聊以自慰;至于恶人生病或者出意外事故,只能归结为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如何对付“泼妇”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乡村哪庄上没有几个泼妇,她们骂人什么难听骂什么,骂起人来三天三夜不掉价。有的老实人被她们骂的窝囊而生病,甚至有的想不开被骂得去自杀。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听村民传说,对付这样的泼妇,有一个智者,一次就把泼妇骂人的恶习彻底除掉了。有一天,泼妇又开始指桑骂槐地骂街了,好多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智者因为与她有矛盾怀疑泼妇在骂她,便用小瓶子灌了一点敌敌畏,趁机洒在了泼妇的胸前,并大声呼喊:“赶快来人,救命!小二家媳妇喝药了。”


话音未落,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跑了过来。智者边喊人边说:“快去到厕所挖大便,和屎汤子,促使她呕吐”泼妇嚎叫着:“别听她里个龟孙胡沁,我没喝药。”智者大声说:“别听她的,你们闻闻药味多大,寻死的人,都不承认喝药,快灌,别耽搁了!”


几个人按的按,灌的灌,泼妇一边呕吐,一边骂。智者给大家使眼色,不管不顾,只是不停地灌屎尿,直灌得泼妇不再骂人。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泼妇被折腾的有气无力,智者指挥大家:“吐出来一些,为防万一,赶快送医院,去人通知她男人。”几个人用架子车装上泼妇向医院奔去,到了医院,上了急诊,医生安排先洗胃,泼妇声音孱弱地说:“我没喝药……”“医生别听她的,寻死的人都说没喝,洗吧。”智者接着说。


医生一般对喝药自杀的病人,也常常把喝与不喝都当做喝来治,让其吃点苦头,长记性。于是,又一阵按的按,灌的灌,折腾得泼妇已经没有力气说话。


泼妇男人满头大汗地来到医院,智者告诉他:“小二,你媳妇喝了敌敌畏,已经洗了胃,医生说已经无大碍,保险起见,给她挂个吊瓶补充点葡萄糖吧。”


泼妇男人感激地说:“好的,谢谢兄弟爷们!你们回去吧。”葡萄糖点滴了一半,泼妇缓过劲来,一把扯掉针头,拉着男人就走。从此,泼妇骂人的病被一次根治。


岁月是一个搭建积木的任性顽童,它拆毁一切,也重建着一切。这些惩恶的做法,在科技发达,文化普及、文明昌盛的今天,在农村早被淘汰。


乡村记忆:当年,农村这些“惩恶”的做法,你见识过吗?


然而,乡村是一个民族风俗文化的滥觞,蕴含着各类艺术的宝藏。经验源于生活,智慧出自磨炼。我们不得不感喟:生活在社会底层才能真正看透世间万象,人间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