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一场疫情的国难,将我们都困居在一室之内,全国人民都在齐心抗疫,不外出不聚餐,每日瘫在沙发上,花费几个小时刷刷手机,打打游戏,成了国人的标配生活,但日复一日也会令人倦怠,陷入麻木。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闲了,固然让人快乐,但如何闲,却有讲究,快乐亦有高下之分。清人张潮认为:“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这么看来无所事事不称闲,能陶冶情操者,才道闲!虽不说似宋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闲事”, 但也有一位“闲人”将“闲事”做出了花样。


前日致电吾一挚友“文达”君,一位痴迷明式家具爱好者,问其近况如何,此君回答忙的不亦乐乎,诧异间发来几张木器雅件照片与我分享,吾见之惊呼!因这几个物器“文达”君在当初收藏时我曾有幸一睹其容,而今日一见,简直脱胎换骨,美艳之极!这些器物表面光泽如玉,如琥珀般一样,竟然达到“镜面”效果。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文达”君直言:“如若未亲眼所见整个过程,哪怕是老行家,也不信这种效果是没有涂抹任何物质上去的!”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追及缘由,原来此君在居家抗疫期间,并没闲着,对自己心爱文玩雅器及明式家具均进行了一次“美容大手术”。


其将收藏的明式家具也照样抛光磨之镜面效果 ↓↓↓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文达”君坦言:“从220目砂纸磨至7000目后,再小心翼翼用德国进口打磨文物、玉器级别的砂纸由800目砂纸磨至12000目,前后共用25种型号砂纸,这个级别的12000目相当于原来的砂纸的20000目。最后还要用力盘磨几天,这种润泽效果才可以带来长久的悦目(上油、蜡的经不起时间的折磨,手感抚摸也没有那么舒适)”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惊呼!原来如此!
此君并将打磨的每一步过程中木器所发生的变化做了详细记录,以备学习求证!吾欣赏其做事认真严谨之风格,特讨来以供玩家共同学习观摩!


我们知道一件木器,包括家具或文玩,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磨抛光,这是传统家具中一种表面处理方式,把木器打磨至非常光滑之后,不断渗出的油质才会在家具表面形成天然保护膜,从而达到红木家具保养的最佳境界,并加速包浆效果。古人云:“三分雕工,七分打磨”,其表面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磨质量的好坏,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



前期需要准备各种型号的砂纸:180目-7000目以上砂纸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打磨时还须要注意各种技巧:


  • 打磨时要从最底级砂纸按次序来,不能跳跃砂粒号。


  • 打磨时要顺木纹打磨,绝不能纵横乱磨,否则会使木纹撕裂留下永久瑕疵。
  • 凡木器棱角处不能太大力,动作要轻;一定要保持原来的形状和轮廓不能使其弯曲、断裂、变形。
  • 打磨时一般用四指和手掌按住、拇指夹住砂纸,用力抛光。
  • 边磨边擦。因为砂纸的砂粒容易脱落,这些磨屑、尘灰容易嵌入木材的管孔中,因此在打磨时必须随时用干刷或干布把尘灰刷去边磨边擦直到表面平整光滑为止。

经过层层的砂纸抛光打磨,费时费力,但这些器物又被重新焕发了容颜。“文达”君给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并直言磨砺了其心性,同时也感受到我们传统家具行业匠人的不易,做好一件器物真的不易!在用砂纸打磨的过程,是修炼自身的过程。
想想现在我们还有砂纸、砂轮等这些现代打磨设备,但我们的古人呢,当时是用一种叫锉草的植物、或用青砖泥水、皮毛、贝壳来打磨,想像一下那种艰辛,可想而知!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只能用“膜拜”来形容对古人的敬仰!


有人说:打磨是家具的灵魂。一点也没错!


古有北宋石痴米芾,今有木迷“文达”君,用自己之喜好,以及玩物之专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闲”,这种闲,能化动为静,于无形之中慰藉精神。我们总把“闲情”和“雅趣”并提,也是因为如此,闲而不庸,方为雅趣。

将闲事做到极致,便是“道”


庸闲和雅闲之别,亦在于此。


此君将闲事做到了极致,便是“道”。闲事的最高境界,看来也莫过于此。



———— / END / ————


小贴士

●温馨提示:《朴道木器美学空间》力求原创,部分使用的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或撤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