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科技股護盤、滬指短線企穩,A股節後繼續深挖成長股機會

週三大盤呈現探底後逐步回升走勢,滬指早盤一度下跌超過40點,最低點逼近3000點大關,而隨著科技股拉昇,大盤頑強收陽。業內人士認為,春節前最後一天,大盤震盪或收窄,而節後市場將逐步恢復正常,成長股有望繼續領跑。

3000點區域支撐顯現

週三早盤股指低開後一路快速探底,滬指盤中下跌一度超過40點。從領跌的個股來看,績差股、題材股成為短期殺跌的主要群體。個股方面,宏圖高科在發佈預虧公告後跌停。公司預計2019年度虧損19.07億元-27.85億元,公司股票可能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而類似這樣大跌的個股還包括銀鴿投資、美都能源、交大昂立等。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隨著年報大幕拉開,一些績差公司風險正逐步釋放,而一些前期被炒高的題材股也孕育了較大的風險。儘管週三大盤收出較長下影線,但隨著大盤短期趨勢走弱,大盤節後或繼續考驗3000點的支撐。

科技股強者恆強

雖然大盤出現調整,但科技股無疑成為近期最大亮點之一,特別是芯片半導體板塊。22日芯片板塊繼續領漲科技股,上海貝嶺、捷捷微電、雅克科技紛紛漲停。

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上半年全行業經歷了嚴重蕭條後,從三季度開始芯片行業朝向穩健復甦成長的態勢發展,存儲器價格回穩,代工、封測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主要龍頭企業的各項數據環比也持續反彈,並且從下游來看,這樣的狀態具備一定的持續性,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度回溫的信號十分明顯。當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更多以“安全可控”為主線。因此,2020年國產替代會繼續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線。2020年為5G元年,在相關芯片、終端裝置以及5G基礎建設完善到一定程度後,帶動新一代5G手機銷售起飛。在5G芯片、RF通訊模塊等解決方案就緒後,國內二線手機業者最快在2020年第二季即可陸續推出5G手機。經由更多高性價比手機推出,預計可快速推升整體5G手機的出貨量能。最快在2023年,全球5G手機出貨佔比可望超越4G手機,成為全球手機的主流規格。

國泰君安證券高級經理薛先生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短期大盤調整格局已經確立,題材股風險正逐步釋放。節後,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兩條主線:一、高成長科技股,主要集中在芯片、新能源、電子等板塊;二、生物醫藥,受到事件性因素刺激,中短期有交易性機會。

南京一職業投資者胡俊告訴記者,大盤短期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個股分化會比較明顯,對於股價累計漲幅過大的品種應逢高減磅。

記者 湯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