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新会:掀起新一轮复工复产热潮

<table> 新会:掀起新一轮复工复产热潮

江门站寓意“生命之树,小鸟天堂”的造型已初现雏形。杨兴乐 摄

/<table><table> 新会:掀起新一轮复工复产热潮

江门站效果图。中共新会区委新闻信息中心供图

/<table>

2月28日13时许,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下称“江门站”)施工现场不断升温,工人们吃过午饭,短暂休息后纷纷返回岗位,戴好安全帽,测量体温,依次进入战场。远远望去,江门站已现雏形,“生命之树,小鸟天堂”树状编织筒钢结构蔚为壮观。

当日下午,新会区另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启动,掀起新一轮复工复产热潮,珠西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12项工程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这批项目的启动,标志着珠西枢纽新城开发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新会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正式拉开。”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会正迎来全新的蝶变。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千年古郡”新会精准把握发展脉络,在深厚底蕴下持续释放发展潜力,紧抓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疫情当下,新会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乘借发展东风顺势而上,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快进键,助推珠西枢纽新城跑出加速度。

●撰文 任龙 李霭莹 肖浩 林文杰

核心驱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二月中旬以来,新会大地春暖花开。走进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将疫情对工程的影响一点点补回来、抢回来。“目前仅我们配套工程就已有160多名工人复工,工程已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内即可投入使用。”江门站城市综合配套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李占生自信满满。

作为新会珠西枢纽新城核心项目,江门站一直备受关注。据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珠西枢纽新城”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定位为“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区域总占地面积19.6平方公里。“珠西枢纽新城”规划以“T轴、一核、七片区”为主。其中,“T轴”是以江门大道作为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以今洲路创新走廊作为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一核”即以江门站为中心的约2.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七片区”则是枢纽新城周边的七个功能片区。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新会区深入推进大交通建设,多条高铁、城轨在江门站集结,进一步提升了新城集聚辐射能力,为新城产业升级积蓄动能,为新会连通珠三角核心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打下坚实基础。“江门站毗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是集国铁、城际、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李占生介绍说,该站建成后将达到8台20条线的规模,有望成为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

从空间分布看,江门站位于“T轴”一横一纵交汇点上,毗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将汇聚深茂铁路、广珠城际铁路、珠江肇高铁、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高铁、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等7条轨道交通线。向北直达广佛核心地带,向南至珠海、澳门,往东到深圳、厦门、上海,向西至贵州、广西、海南。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路网将使江门站成为真正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发挥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门户的重要功能。

依托江门站得天独厚的优势,珠西枢纽新城作为新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其高强度的吸附效应已迅速显现。“近年来,新会珠西枢纽新城共引进3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文彦介绍说,今年,随着江门站建成运营,珠西枢纽新城各项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将进一步汇聚于此。

项目引领

构建一站式生活圈

近年来,新会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各项服务配套工程加快推进,珠西枢纽新城迎来巨变。大型商业机构、高端住宅、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构成“一站式”宜居生活圈。“珠西枢纽新城发展日新月异,以前一年一个样,现在几乎一天一个样。”近期,在该片区一家楼盘看房的林先生说,之所以选择这里,正是看中珠西枢纽新城的发展势头和配套,“路对面就是文华小学,现在又在新建新会实验幼儿园和三甲医院新会中医院新院”。

林先生所说的幼儿园和三甲医院只是日前珠西枢纽新城集中启动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此次启动的珠西枢纽新城公共服务配套工程涉及市政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文教卫体及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多个方面。其中,市政基础设施项目4项,包括明德二路工程项目、新会科创走廊周边道路项目、TOD项目周边路网建设工程项目、启超大道二期等现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3亿元;商业服务设施项目2项,包括江门农商银行总部大楼项目、文华商业广场项目,总投资18亿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配套设施项目3项,包括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分园)项目、枢纽新城体育运动设施建设项目、新会中医院新院项目,总投资14.3亿元;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项目3项,包括枢纽新城碧道工程、城央柑葵湿地工程、英洲海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总投资9.6亿元。

“近两年来,为进一步使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与枢纽地位相匹配,新会区不断完善枢纽新城中各项公共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打造高品质生活圈。”新会区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区域已聚集了碧桂园、保利地产、美的置业、富力南湖壹品、方圆地产等一批高端住宅小区。此次,启动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分园)、枢纽新城体育运动设施建设项目和新会中医院新院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配套,将进一步快速补齐公共设施建设的短板,进一步完善珠西枢纽新城公共服务配套。

优化服务

培育投资兴业沃土

如今,走进新会珠西枢纽新城,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崭新的城市干道两侧20层以上的高楼林立,商圈遍布。放眼望去,美吉特广场、万达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启超大道两旁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珠西枢纽新城内,大型商城建成开业,悦泰珠西金融中心、新会区金融服务中心、文华商业广场加快建设步伐。

近年来,随着一品总部经济、大型商超等精品商业项目纷纷选择落子珠西枢纽新城,该片区“吸金”能力持续增强。2月28日,总投资10亿元的江门农商银行新总部大楼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新会珠西枢纽新城举行。同日启动的还有总投资8亿元的文华商业广场项目,是新会珠西枢纽新城居民生活配套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新会珠西枢纽新城是珠西枢纽江门站的所在地,定位是未来的中央商务区,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前景广阔。”江门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代平说,选择新会珠西枢纽新城,不仅是看在该片区优越的区位优势,更是因为离不开新会区贴心、精细的政务服务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新会不断优化服务,为企业创设一流的发展软环境,是新会打造投资兴业沃土的重要法宝。一方面,深化“放管服”,实施承诺和容缺审批项目142个;300家企业获“黄金十条”奖励近亿元,其中自动兑付资金超七成;加快建设“数字政府”,37个部门“十统一”标准化梳理已经完成,425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准入准营制度改革提速增效,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办结;探索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新举措,建立高质量发展“效益十条”评价体系,搭建亩产效益大数据管理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新会区不止有“黄金十条”。2019年3月,新会区出台《新会区优化营商环境“政令十条”总体实施方案》。这不只是一个方案,更是一纸“军令状”。新会区明确提出:打造“审批更快、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为此,该区打响优化营商环境之战,各级、各部门掀起开拓思路、对标先进、力争上游之风潮,涌现出一批精准施策先进代表,使“政令十条”照进现实,落地见效。

“目前,中科创新广场进驻企业已有70多家,主要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环保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行业以及金融、商业配套和科技服务企业。”江门中科新时代孵化器有限公司招商经理罗春野十分看好珠西枢纽新城的未来前景,他说,新会地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通往港澳和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冲,是江门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珠西枢纽新城依托江门站,必将成为门户中的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