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口岸交通組在疫情防控方面

都做了哪些工作?

目前各交通口岸秩序恢復情況如何?

全市在建的交通建設項目

何時才能復工

按照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部署,3月3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進行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次集中發佈。

市防指口岸交通組組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少成,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孫剛,大連海關副關長曹建華,大連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曰承,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站副站長孫洪喆介紹疫情防控與服務復工復產的相關工作舉措與工作進展,並回答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口岸交通組組長

大連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王少成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大連市交通局副局長 孫剛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大連海關副關長 曹建華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大連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王曰承


大連出行情況恢復咋樣?重大交通項目何時復工?新聞發佈會來了

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

大連站副站長 孫洪喆


口岸交通組

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金普城際鐵路

計劃一季度復工


前段時間,根據疫情變化和全省應急響應等級調整要求,口岸交通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及時完善細化疫情防控措施

實施精準防控,累計查驗旅客600餘萬人次。交通口岸各單位結合實際推廣應用“市民雲”系統進行信息採集和大數據分析,優化工作效率:鐵路方面設置省內來連人員信息核驗的快速通道,有效減少了出站口旅客滯留;大連機場值機辦理實行“旅客隔位、分散就坐”,安檢通道加裝隔離屏;省際客運港口強化與船方和對方港信息共享,實現水路客運的全流程管控。


全面加強機場入境人員管理。及時共享數據,強化入境人員信息通報和健康檢測;大連機場安排了專用廊橋、通道,全力配合現場組織引導;交通運輸部門派出人員到機場,根據入境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申報信息做好分類管理,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無縫隙銜接,分別送至目的地,全程做好服務保障。


守住海港口岸,港口貨物作業碼頭嚴格控制人員擅自離船和登船。全面加強進京人員管理,機場、火車站實施2次測溫,設置等候專區和專用通道,加強信息填報,嚴控重點人員乘坐飛機和火車進京。繼續暫停進京道路客運班線,要求進京貨車辦理通行證,做好車輛消毒、司機健康檢查、填寫信息卡,嚴格按路線行駛,任務完成後立即回連。


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運輸服務保障。


民航大連監管局組織南航大連分公司圓滿完成我市馳援武漢500名醫護人員運送任務。


交通運輸部門每日投入800餘人全面排查公路路障;發揮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作用,向全國運送疫情防控物資5453.4噸、生活物資7273.1噸;為市六院醫護人員和來連醫療專家提供通勤保障,組織30臺網約車為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家屬提供免費出行服務。


省際港口客運協調保障大連至煙臺水路運輸航線不間斷,為應急運輸車輛免費辦理乘船手續,累計保供山東來連新鮮蔬菜1.6萬餘噸。


全面恢復正常交通秩序

疫情期間,省際港口客運站每日安排進出港20餘班,日均進出港旅客2000餘人,保證充足運力和低於50%客座率。


全市20個陸島客運站全面恢復通航,保障居民出行和物資運輸。公交企業增加配車、增開區間車、開通大站快車,進一步壓縮車隔避免車廂擁擠;地鐵集團每條線路預留2列應急車輛。


加快恢復正常交通運輸秩序、保障交通暢通,2月23日起全市52個高速路口全部開放,普通公路11個卡口全部撤銷,貨運車輛正常運輸通行。道路客運班線和旅遊包車有序恢復運營,目前已開通運營客運站8個,恢復客運班線375條,其中省際3條、市際51條、縣際140條、縣內181條。


有序推動行業企業復工復產

幫助企業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安全有序開復工。截至目前,全市交通運輸企業累計開復工1641家。其中道路貨運企業822家、客運90家、出租車175家、汽車租賃59家、汽修353家、港口91家、水運51家。公交、出租、地鐵一直保持運營,開工率100%,道路客運除高風險地區外全部開通,貨物運輸企業開復工率82%。


加快推進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交通建設項目開復工。大連港鯰魚灣港區新港航道疏浚工程已經復工,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金普城際鐵路等2個市級重點工程計劃一季度復工,其他建設項目也將陸續開工建設。


大連市交通運輸局

取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

33個檢查點


疫情防控期間,市交通運輸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通保暢工作。截至3月2日,全市公路系統累計出動人員16900人次,車輛3710臺次,及時開展公路養護及環境整治,清理安全隱患,確保了公路路網平穩運行。


加強巡查檢查,保障路網暢通。全面開展公路排查整治工作,及時發現並取締擅自封閉國省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私設卡點,取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33個檢查點,全力保障全市各級路網暢通。


加強日常養護,保障通行質量。制定“開方抓藥”“重點型養護”和“維護型養護”三種作業方式保通保暢。對公路沿線附屬設施及時進行維護;對公路道口、公路用地及時進行清理、平整,累計整平邊坡、綠化帶4200平方米,清掃路面10200萬平方米。


加強應急防範,保障通行安全。把城市出口路、與外市交界的11處普通公路路段列為重點管控路段,加大橋隧巡查、日常養護頻率,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配備應急保障隊伍及搶險車輛設備,遇有險情可隨時投入搶險保通。


大連海關

出臺十五條措施

幫扶企業防控疫情復工復產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連海關加強口岸疫情防控,確保進口防疫物資快速通關,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申報,海關在口岸對申報內容進行審核;嚴格出入境檢疫查驗。進一步加強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或地區交通工具的查驗,全部實施登臨檢疫,第一時間對所有旅客進行首次測溫。


加快防疫物資通關速度。

全面推行“無障礙”通關,確保“零延時”。開通防疫物資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提供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多元化服務。簡化疫情防控物資及其生產原料通關手續,實施“免到場”便捷查驗模式。截至3月2日,大連海關共驗放疫情防控物資55295批次,共計6411萬件,總貨值11456萬元,其中登記放行捐贈防疫物資45批次。


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月11日,大連海關出臺幫扶企業防控疫情復工復產十五條措施,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繼續全力保障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對疫情防控物資及其生產原料等簡化通關手續,繼續實行“7×24小時”無障礙通關、即到即查即放。壓縮《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審批時限,對進口糧食、肉類、水產品以及企業生產原料等實施優先查驗、優先檢測、快速通關。


二是簡化業務辦理方式。

鼓勵資料電子傳輸、快遞辦理等“少接觸”“無接觸”方式辦理海關業務;疫情期間符合規定的,海關貨物查驗時收發貨人可免於到場;除涉及重大現實風險情況外,實行“非侵入式稽核查”的外勤作業,降低實地稽核查頻次。


三是支持企業復工和重大項目工程建設。建立“百人千企”對口幫扶機制,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企業和重大項目工程的影響。目前,共收到海關業務問題231項,包含加工貿易賬冊核銷或延期、防控物資通關、稅款或擔保金繳納等方面,已協調解決223項,正在協調解決8項,解決率96.5%。


大連國際機場

安裝隔離防護裝置

工作人員與旅客物理隔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機場集團全力保障廣大航空旅客和貨主的運輸需求,重點採取以下防控措施。


體溫檢測全覆蓋。大連機場對所有進出港旅客實施100%體溫檢測,候機樓共設立18個體溫檢測點,配備了紅外線測溫儀5臺,手持測溫儀70餘臺,儘可能讓旅客無感“通關”。


全面消毒無死角。航站樓內每天不少於5次全面消毒,對公共設施設備,如飲水機、座椅、垃圾桶等,高密度高頻次進行消毒。增加航站樓的新風換氣量,對風機過濾網進行清洗消毒,確保樓內通風透氣,讓航站樓“健康呼吸”。


全面防控除隱患。旅客進入航站樓後,機場在顯著位置安放帶有二維碼提示牌,提醒旅客填寫健康申報信息;在安檢環節,機場安檢區域、設施嚴格消殺,在驗證臺安裝隔離防護裝置,實現了工作人員與旅客的物理隔離。


提醒廣大旅客


大連機場執行航班起飛前40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航班起飛前15分鐘關閉登機口。但在疫情防控期間,機場設置了測溫點,旅客乘機時還需進行健康登記。同時,有些旅客乘坐飛機時攜帶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很多是不能帶上飛機的。


這些環節無形中增加了旅客的乘機時間,請廣大旅客合理安排行程,預留充足的時間,以免造成誤機。如需瞭解詳情,歡迎撥打大連機場客服熱線0411-83886699進行諮詢。


大連火車站

實施“一日一圖”安排運力需求


隨著工廠企業陸續復工,鐵路返程客流開始增加。大連站積極應對運能變化產生的需求,堅決防止客流增大後新冠病毒通過鐵路傳播。


按需恢復列車開行。自2月21日起,大連站按需恢復開行瀋陽、丹東、延吉、吉林等返程熱門方向的旅客列車19列。下一步,大連站將密切關注本市復產復工情況和學生返校時間,根據客流變化及時復開、加開旅客列車,通過實施“一日一圖”,精心安排運力需求。


做好旅客乘車過程防控。車站繼續執行旅客進出站必須佩戴口罩規定,對未佩戴者予以勸離。對目前大連站(大連北站)開行的列車、車站實行離散選座、分散候車等方式,將每趟旅客列車客座率控制在50%以內,均不發售無座票,並由列車乘務人員引導旅客分散就座。車站延長檢票作業時間,控制檢票速度流量,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密集程度。


強化信息登記制度。嚴格執行互聯網購票提供乘車人手機號碼制度,每一名購票人須提供乘車旅客本人使用的手機號碼,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重點旅客以及無手機的旅客,可提供監護人或能及時聯繫的親友手機號碼,港澳臺旅客、外籍旅客可提供電子郵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