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小棠今年說過很多次關於“久坐”的危害,也會呼籲大家要多站站多走走。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稍微站久一會發現自己小腿痠脹、發麻、睡覺時不舒服、常抽筋,就要警惕靜脈曲張了。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下肢的靜脈曲張也叫作“蚯蚓腿”,但很多時候它並不會表現出“蚯蚓”狀,只是單純的有乏力、酸脹的現象。

即便如此也不要小瞧了它,靜脈曲張可能導致皮膚長期潰爛,還可能引發靜脈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就可能堵塞肺動脈,並導致猝死。

| 靜脈曲張的可怕後果

靜脈曲張是由於久站久坐,或先天性靜脈管壁薄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在靜脈內蓄積,靜脈內壓力增大而出現的靜脈迂曲擴張。

【高發人群】

久站、久坐、懷孕、肥胖、便秘、40歲以上、慢性咳嗽的人。

【特點】

靜脈曲張是個緩慢積累的過程,一般不會自愈。初期不明顯,僅能感覺腿部酸脹、無力易抽筋等,很難引起重視。

當出現血管發青、凸顯,甚至有鼓包時可能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比如靜脈血栓、長期潰瘍等。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前兆】

癢:下肢局部刺癢,嚴重時會出現皮炎或溼疹。

疼:小腿抽筋,有輕度水腫。

沉:行走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腿肚子發脹的感覺,往往是早晨輕夜晚重,有時還會出現小腿水腫。

硬:表現為皮膚脫屑、發紅、變紫,甚至發黑,皮膚失去彈性變硬。

爛:開始可能只是有炎症滲出,繼而發生潰瘍,老不見好,越爛越大,越爛越深,最終皮膚全層壞死。

【最壞結果】

猝死

靜脈曲張是發生在淺靜脈的病變,而在腿的深處有深靜脈,血液就是通過淺靜脈匯入深靜脈,最後流回心臟的。

靜脈曲張如果長期沒有得到控制,靜脈血液會在下肢深靜脈血管內慢慢凝結,形成深靜脈血栓。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一旦血栓因某些原因脫落,就會順著靜脈流到心臟,再從心臟流入肺動脈,造成肺栓塞。

肺栓塞的後果:

·肺動脈堵塞,血液不能流入肺泡,無法完成氣體交換,血液中氧氣含量會急劇下降,呼吸功能衰竭。也就是說,人很快會被憋死。

·肺動脈離心臟很近,容血量比體動脈少很多,一旦堵塞,心臟裡的血液很難再泵到肺動脈裡,心臟內壓力急劇升高,心臟會迅速發生衰竭,導致猝死。

| 靜脈曲張,別聽信偏方

因為早期的靜脈曲張常常不被人重視,所以會出現少部分患者不去醫院聽信偏方的情況,可偏方不一定會治癒“蚯蚓腿”,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1. 熱水泡腳

有人認為泡腳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症狀。泡腳過多、過久,還可能會使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充血加重,表現為突出皮膚表面的血管鼓起更多,患肢越泡越腫。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2. 自行揉腿

經常揉腿容易導致淺表靜脈血管挫傷,引發局部紅腫、形成硬塊,影響走路。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3. 推拿

推拿、按摩易導致淺表曲張的靜脈血管挫傷,誘發血栓,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或更嚴重的肺栓塞。

靜脈曲張的五大前兆,你身上有嗎?


| 靜脈曲張患者如何日常保健

1. 可穿治療性彈力襪,增加下肢血液循環

2. 休息時,可將雙腿抬高,高過心臟有利血液迴流

3. 避免久站久坐,多運動增加腿部運動量,可幫助下肢血液循環

4. 避免便秘,以造成腹壓上升,影響下肢血液循環

5. 避免蹺二郎腿或穿緊身衣、高跟鞋,以免造成血液迴流不順

*察覺有靜脈曲張及時去醫院就診,所有的治療手段都要在諮詢過醫生後再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