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傳統清明節提前幾天上墳比較好?在傳統文化習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遲到小姐姐影視推薦


這個各地風俗不同,我們這有個說法叫:清明上墳上在前,冬至上墳上到年。就是說,清明當天最佳,但可以提前不能拖後,冬至到大年三十之間都可以祭拜。至於禁忌,基本上差不多,穿著以淡素為主,氛圍要肅穆,不能戲鬧。


冷眼觀天待風雲



用戶826912038760


傳統清明節提前幾天上墳較好?在傳統文化習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清明節具體哪天上墳就好,沒有嚴格的規定,提前幾天推後幾天都可以,主要看上墳人員的時間安排。

清明節上墳還是有講究的,現在的上墳和古代的祭祖是一個道理,在古代祭祖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要通知整個家族,有組織有紀律的去進行,程序繁瑣場面宏大。相對今天的上墳來說,那就簡單的多了。現在的上墳祭祖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要有組織的去上墳祭祖。清明節上墳祭祖是一個家族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個人行為。所以說上墳前一個家族的人要互相商量,統一時間地點集合統一去上墳祭祖,這樣表現了一個家族的團結力和凝聚力,是一個家族和睦相處的象徵,大家一同熱熱鬧鬧地去給老祖宗上墳,又拿鐵鍁的,又拿祭祀品的,有扛柳枝的,到祖宗的墳前一跪一大片,墳上填土時,你一鍁他一鍁,有燒紙的,有放炮的,有哭泣的,若有條件的大家上完墳後還可以在一塊吃吃飯聚一聚,老祖宗在天之靈也會知道他的後代們是和睦相處的。

如果說一個家族去上墳互相不商量,各行各行其事那是對老祖宗的不敬,老祖宗也會知道他們的後代之間鬧矛盾了,一盤散沙,合不到一塊。就是旁人看到也會笑話,這一個家族不團結。

第二上墳祭祖要按長幼有序的方式去祭祀。上墳要按先給長輩燒紙,再給晚輩燒紙,同輩的先給年齡大的燒紙後給年齡小的燒紙,燒的陰幣也必須大小面值都要有。讓去世的人在陰間大錢有大用處,小錢有小用處。在世的長輩一般不去給去世的小輩上墳燒紙。

第三上墳燒紙要注意安全嚴防火災發生。每年清明節都逢天乾物燥的季節,好多墳塚都靠近山林,一不小心就會引起森林火災,這方面必須注意。我們的老家在山區,去年清明節上墳期間,就引起三起大型火災。國家的直升飛機都派來了滅火,引起火災的人員,有的丟了公職,有的被罰了款,還有的蹲監獄。上墳祭祖是大事,防火更是大事,如果由於上墳祭祖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那是得不償失的。

[我是農人潘哥,一名熱愛三農的退伍軍人,喜歡我的觀點或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


農人潘哥


清明節也是鬼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說清明節是一個沉重的日子。一般拜山時間5-7點。最晚11點,下午基本上沒人去了。祭祀順序應先上香再上酒,上其它供品,然後燒紙錢祭拜。祭拜順序由老到小,由大到小,按輩分排,不能祭拜錯了。清明節祭拜不能穿大紅大紫衣服,不準蓬頭垢面,那樣表示對先人不尊重。外人不要跟從,孕婦,體弱虛病人不能去。因為陰氣太重,怕產生不好的影響。不要在墳前拍照,戲笑怒罵,非議先人。如買花環儘量買白色。清明節和中元年(7月15日)都是鬼節,清明節是祭奠亡人自已的先人,而中元節是祭拜孤魂野鬼。二者意義不同。


健康長壽A66


歲歲清明今又至,秉燭化紙寄哀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到來,我給大家說說清明節祭故人的一些常識和注意事項,因各地風俗習慣有所不同,僅供參考。

1、做好上墳前準備工作。如農村上墳要提前剪好白紙條(信陽農村叫“翹錢紙”,這“翹錢紙”有不同的解釋,有的說是給死者添磚加瓦,有的說是給死者添加的衣服,那種說法正確,也沒必要去追求明白,第三種說法是讓世人看到墳頭上掛白紙條,顯示這墳是有主的,有後人的。有的墳頭壓上一疊燒紙,也顯示此墳不是孤墳)。

除了買燒紙外,還有鞕炮、陰鈔(冥幣)。

如有近幾年安葬的親人想立碑的,也要提前把碑文刻好。需要在墳前砌“拜臺”的(墳前燒紙燒冥幣用的水泥平臺),墳要是在別人山地上,砌“拜臺”要佔地皮,要提前和山主商量好再行動,避免矛盾和糾紛。以上都是要提前做的準備工作。至於上墳或掃墓時間,提前一週進行,一般不推遲。

2、上墳那一天穿什麼衣服。上墳人穿的衣服不能大紅大花,因為上墳是件的悲哀事,要顯得莊重嚴肅。有的讓認為紅色可以避邪,就穿件紅衣服。所以遭到人們的說三道四,但現在有的人為避嫌,就穿紅內衣、紅襪子,外表不顯露。

關於上墳的程序是,先掛“翹錢紙”、然後燒錢紙、敬酒、放鞕炮,後人用樹棍在紙灰堆四周劃個留有開口的圓圈,意思是燒的錢紙讓故者進來領走。如果是上墳的後人多,可以分工,同時進行。

3、為什麼過去有的墳頭上白紙條一頭是紅色的。其區別是死者有兒子墳頭掛的紙條全是全白色,死者有女無兒的 ,掛在墳頭白條紙上部是紅色的,別人看到就知道這家老人死前沒有兒子。實際上是舊社會留下來的陳規,對沒兒子的家庭是一種岐視。但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平等,兒女都一樣,所以,現在也就看不到紅頭“翹錢紙”了,女兒在其父母墳頭上也都是全白色紙條。

4、立碑問題,有父母雙親的墳在一起緊挨著的墳墓,碑要立在兩墳中間,不能偏向哪個墳。我在鄉鎮工作時就碰到這麼一件事,老人活著時,兩個兒子各養一個老人,老大養父親,老二養母親,雙老死後,老大(在城裡工作)拿錢讓老二給父母立碑,老二心眼有點歪,沒有立在雙親墳中間,而是偏向母親墳,引起老大兩口子不滿,鬧起矛盾,最後才重新立中間。

5、包墳和遷墳問題(由於風吹雨淋,墳土流失),農村也有講究,潤年潤月是不立碑、不包墳、不遷墳的,至於有什麼說法,還不得而知。

在城市不叫上墳,叫“掃墓”。人死了都安葬在公墓或陵園,死者都立有碑文,拿 些水果、鮮白花及酒,和失去的親人或戰友說些思念的話,撒酒寄哀思。

2019年春節為防控疫情都是在家裡度過的,憋在家裡很長時間, 不能探親訪友,好多人期盼著清明節期間回家鄉上墳 ,探親看望父母,不知能否實現。到時候還是要聽從黨的號召,從國家大局出發,服從當地政府規定,令行禁止。即使疫情解禁了,還是要少聚會,不吃請。墳在山上的,燒紙一定要把紙火燒盡,無明火星再走人,以免發生火災。


yunan申城


清明節,是活人痛心節,這一天我們要去追思去世的親人,一般來說,去世三年以上是沒有條件限制的,前三天,後三天都沒有事的,限制的時間是去世的人,三年中必須上墳要在清明節當天!我們這裡的慣例,新墳要清明正天,上三年。

最要記住一點,清明上墳時,千萬不要在親人墳墓拍視頻,拍照片,這樣不好,對親人不忠,對自己也不好。

個人觀點,請理解![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撒花][撒花][撒花][握手][比心]


七色彩虹0K


明時處早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而到處生機勃勃,是春遊和郊外娛樂的好時光,所以清明前後自然成為人們樂於到戶外、郊野嬉遊的的好時光。但清明中掃墓的習俗卻繼承於已經消失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增加掃墓、遊樂活動的準確時間,目前尚未見到明確的記載。但從北宋王溥所撰《唐會要》的記載,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經蔚成風氣並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22年),朝廷發佈了一道詔令,禁止民間“臨喪嫁娶”和“送葬之時,共為歡飲”,也禁止寒食節上墳,更不許在悲傷地掃墓之後又歡快地郊遊:“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卷二三)顯然朝廷認為民間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議的行為,是對亡靈、鬼神的不恭,是不嚴肅的、傷風敗俗的。但是,民間習俗並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減,反而越來越興盛。所以,過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頒佈敕令,准許寒食上墓行拜掃之禮,並定為常式。

但同時也規定掃墓之後不得就地飲食作樂“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闕,寒食上墓便為燕樂者,見任官典不考前資,殿三年,白身人決一頓。”(《唐會要》卷二十三)而在墳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間自古以來的習慣,雖有朝廷嚴令也難以禁除。

從此以後,寒食掃墓之俗更為盛行。後來,因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朝廷又頒佈幾個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全國性節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蜡祭。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天。

那麼,這時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什麼關係呢?如上所述,此時寒食節的習俗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唐宋時期人們所過和所說的“寒食節”其實是現在所說的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混合。寒食與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要換新火,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與寒食就連在一起,清明的換新火活動成為寒食活動的一部分。其實,唐宋時期清明前後的一系列活動是連成一片的,在當時人們的觀念裡清明節是寒食節的一部分,作為換取新火的一天也被當作重要的日子。因為清明前幾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燒紙上供也應該是在清明這一天。有些詩文所記載的寒食掃墓燒紙的事其實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稱上,稱“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堯臣詩《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寫郊外遊春的盛況;有稱“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大曆五年長沙清明節遊春的熱鬧場景:“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媚,爭道朱蹄驕齧膝。”也有並稱“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烏嘀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有些詩文將二名混稱,有的詩題為“清明”,下面的詩句又說成“寒食”;或題為“寒食”,詩句說成“清明”。據《唐會要》,在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到元代此俗大體消亡,“寒食”的名稱自然越來越少被人提及,而本來是節氣名稱的“清明”突顯出來,以之概括這一段節期的人漸多。到明清,“清明”之稱多於“寒食”,成取代後者之勢。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但還有少數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地方。

清明節與原本意義的寒食節在習俗內容上共同之處並不顯著,二者主要的聯繫有兩點:一是時間相連,二是都有懷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訴求。這兩點聯繫最終使清明節置代或兼併了寒食節。由寒食節的禁火到清明節的祭奠的置代,是民眾在時間鄰近的條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古代中國沒公曆,卻有陽曆。清明節本來就是按農曆中的陽曆部分(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屬陽曆)算的。首先農曆不是的簡單陰曆,而是陰陽合曆。所以古代中國早就有陽曆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位置。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其實是地球公轉規律)制定的。所以屬於太陽曆。要知道這個太陽曆是世界已知最準確反應太陽規律的歷法。而公曆(格里曆)也是太陽曆。所以看似“以公曆計算”了。其實二十四節氣對季節反應更準確。它每個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上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分秒不差。而公曆因為閏年的關係前後會有一兩天誤差。首先最先能確定的是“兩至”,即冬至與夏至。冬至太陽到達南迴歸線,晝最短;夏至太陽到達北迴歸線,夜最短。冬至、夏至那兩天比較好測,一年中圭表表影長最長的一天是冬至,表影最短的一天是夏至。規定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迴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稱為二十四節氣。那時由於天文的知識欠缺,採用按時間等分的平氣。從冬至開始,每隔一個氣,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氣;其餘十二個,如:小寒、立春、驚蟄……等都叫節氣。從清代時憲曆之後採用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


行者天下行


清明節確實是提前幾天上墳的。從問題來看,各地都是差不多的。我們這也是。

我們這對於給先人上墳,是這樣幾個時間節點。清明節、陰曆十月初一、春節,平時還有如果家門內誰家需要娶媳嫁女,也是要去上墳的。

對於這幾個節點,上墳的時間是這樣的:清明節在前不在後,十月一在後不在前。至於說,清明節在前應該是多少天,這個沒有定規,只要提前個三兩天即可。也有的人因為急等著出遠門,提前個月把半月的。

反正,清明節上墳,只要是在節前,何必拘泥於多少天呢?


一株吊蘭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令,在這一天,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長城內外。千千萬萬兒女們都要去墓地為逝去的先輩們掃墓祭祀,焚燒紙錢,以示緬懷。這是華夏人的傳承美德,是千百年來,先民們遺流下來的民族風俗習慣,更是一種喪葬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在清明上墳祭祀活動中,各地都有一些風俗習慣,人們都遵循這些“理數”,提早備好供奉食品、水果、香紙錢。攜子前去。

題主問在傳統的文化習俗中,有那些禁忌需要注意?在這方面,我只能說說關中大地東部一些規程。人常說,十里鄉俗不同,何況華夏之大,各地風俗肯定都有差異。下面就關中清明上墳細則說一下


①、凡是未過三週年的墳墓,都叫新墳,新墳的兒女們每逢清明到來時,都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必須去墓地的。三週年以上的墳墓都是清明節當天去的。

②、清明上墳去,當天只能在墳墓前燒一次紙、香、錢。不能一天內連續出現兩次。這是忌諱,是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天機不可洩露”。所以說去上墳的時候,孝孑賢孫你都要事前約好,一同前往。


③、在外供職做事,身不由已,忠孝兩難全。有些時候人們為了調理工作,都是選擇在清明節前適當時候上墳祭祀,都是情理之中、近乎人情、無可厚非。


風雨人生3293


按清明節的前三後四做沒錯。

儘量規避孕婦、嬰兒、逝者長輩等參與祭祀,同時,不要在墓前拍攝視頻、照像。注意文明上香、燒紙、圓墳(或掃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