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渦扇發動機有哪些型號,性能如何?

sugar5767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軍迷心中的痛,也一直是爭論的熱點,不過都是些外行人說外話,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談的只是紙面數據,中國軍工科研人員付出多少努力並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好在科研人員不會受到我們“無知、無畏的言論”影響。下面只是個人的一些看法。

中國的渦扇發動機,特別是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目前是處於落後狀態,但是隻是相對於美俄英等航空強國落後,一段時間內,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還只能從俄羅斯進口,比如殲10用的AL-31FN,殲11用的AL-31F,運-20、轟6K的D-30KP2。後來改革開放後,技術和資金均有一定基礎加上國家意識到不能受制於人,於是開發出一系列渦扇發動機。

WS-10

WS-10 由黎明發動機公司設計研發,核心機據說是參考了CFM-56核心機(參考美國的F110的核心機),起於國家高性能推進系統預研計劃,於1987年立項,後被選定為殲10戰鬥機的動力,但是研發拖延,殲10改選為俄羅斯的AL-31FN渦扇發動機。WS-10推重比初期為7.5,後期的WS-10B推重比為8.1,最大推力為12.5噸\\14噸(WS-10B),WS-10於2005宣佈定型,但是隨後傳出一系列問題,如發動機空中停車、噴零件等質量問題,一度被千夫所指,在網上更是被黑成“碳”,殲10系列目前不使用WS-10,更是坐實了其可靠性低的問題。

但是WS-10蟄伏几年後,開始大量裝備國產戰機,目前殲-20生產型使用的WS-10B,殲-16使用同樣是WS-10B,殲-11B裝備的是WS-10A,而且中國空軍也不再與俄羅斯簽到新的發動機購買合同,側面說明WS-10已經逐漸走向穩定、成熟。

至於殲20配套發動機WS-15,目前網上消息一大推,有的說是已經裝備,有的說是推倒重來,個人認為是目前殲20裝備的是WS-10B,WS-15目前還沒有定型,不過正在加緊試驗,網上的圖片都無法證明WS-15已經研製成功。WS-15為推重比為10的第四代大推力發動機,按照WS-10比對F110,那麼WS-15的數據指標很有可能是比照F119,最大推力可能為16-18噸。

同時中國還以俄製RD-33的基礎上研製了中等推力發動機-WS-13,由貴州航空集團設計生產,主要是計劃用於裝備出口的梟龍,不再使其受制於俄羅斯。巡航推力 51.2KN

發動機加力推力 86.37KN。

中國的大運之心-WS-20也有的進展,目前已經裝機的伊爾-76運輸機上試飛,估計未來3-4年內投入使用,WS-20估計推力範圍為13噸-16噸,油耗、壽命均強於目前裝備的D-30KP2,運-20換裝後運載量和航程將會進一步提升。


巴爾幹尖刀


中國目前的渦扇發動機,只看定型投產的也有很多種了,主要用在作戰飛機上,民航用的暫時還比較少。

1、渦扇-10“太行”

軍迷最熟悉的一種發動機,目前裝配國產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等,最新型號的加力推力可達14噸,推重比8左右,但涵道比太大,無法超音速巡航,殲-20搭載的渦扇-10即將被更先進的渦扇-15取代。

渦扇-10的核心機仿自CFM56-3,該型號在美國衍生出F110渦扇發動機(用於F-16、F-15等機型),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中、美目前三代機的發動機系出同門,性能也比較接近,早期渦扇-10、渦扇-10A的壽命還不太理想,最新的渦扇-10B則不僅推力進一步提升,壽命也提升到6000小時,基本趕上了F110的水平。

2 渦扇-15“峨眉”

國產最先進、推力最大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據傳其加力推力可達16.5~17.5噸,推重比超過10,適合超音速巡航,是為殲-20量身定製的四代機專用發動機。

目前渦扇-15進展順利,據不可靠消息稱已在殲-20上進行飛行測試,但目前該發動機仍高度保密,網絡數據均不太可信,大致推斷渦扇-15的核心機壽命剛剛超過1000小時,涵道比約0.25~0.3,成本相比渦扇-10來說也很昂貴,三代機雖然可以換裝,但成本太高、設計也太複雜,並不划算。

3 渦扇-9“秦嶺”

殲轟-7“飛豹”配套的動力系統,仿自英國“斯貝”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加力推力約9.2噸,巡航狀態下油耗很低,幫助殲轟-7實現了3000公里的大航程,但推重比只有5,相比1.84噸的重量,渦扇-9的推力並不理想。

目前殲轟-7逐漸淡出視線,也有傳言稱其將換裝渦扇-13,”秦嶺“的歷史使命即將結束。

4 渦扇-13“泰山”

為解決FC-31配套動力系統、及外銷項目FC-1“梟龍”而仿製俄羅斯RD-33發動機的國產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結構與RD-33基本一致、推力和壽命略有提升,渦扇-13的加力推力約8.8噸,推重比超過7.0,壽命2000小時,油耗表現中等。

渦扇-13原定的裝機對象是“梟龍”和FC-31,由於FC-31前途尚不明朗,目前也有給殲轟-7換裝的傳言,但考慮到殲轟-7本身是一款比較老舊的平臺,目前使用渦扇-9也能保證經濟性和戰鬥力,除非軍方決定繼續生產新的殲轟-7(殲-16投產後,這基本不可能),使用渦扇-13的可能性很小。

5 渦扇-18

仿自俄羅斯D-30KP-2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很顯然,主要用於取代伊爾-76和國產運-20上使用的D-30KP-2,與後者相比,渦扇-18的重量更輕、結構與美製CFM-56有一定相似之處,不加力推力(運輸機用的發動機沒有加力)約12噸,油耗更低,載機的航程略有提升。

客觀評價,渦扇-18的性能並不是十分先進,但可以解決有無問題,避免國產運-20的發動機受制於人,意義十分重大。

6 渦扇-20

取代渦扇-18的新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裝機目標與渦扇-18類似,早年間進度遲緩、催生了應急的渦扇-18計劃,但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

和渦扇-18相比,渦扇-20是從渦扇-10的核心機研發而來,性能更加先進,最大推力預計可達15~16噸,壽命也比渦扇-18有進一步的提升,未來不僅可以作為運-20的動力系統,還可以配套轟-20這樣的遠程隱身轟炸機。

除上述作戰飛機用的大、中型渦扇發動機外,還有一些配套教練機、無人機和導彈的小型發動機,不再贅述。

——


炎黃軍武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在航空發動機方面,我國一直很落後,尤其是先進的渦扇發動機,直到今天,落後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研製渦扇-8,後來裝備到運-10,僅僅生產了8臺。

七十年代還進行了英國“斯貝”MK511渦扇民用發動機的國產化工作,結果乾了三十年才完成,這就是後來的渦扇-9秦嶺。

渦扇10太行發動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研製,核心機參考了美國CFM56民用發動機,還借鑑了俄羅斯著名的AL-31F發動機的技術,到1997年正式開始型號研製,目標是裝備殲10和殲11兩款我國主力發動機,在當時看,這是風險很大的舉動,一旦渦扇10研發失敗,造成的損失,耽誤的時間都巨大的。

AL-31F發動機

由於對發動機技術吃的不透,基礎薄弱,渦扇10歷盡20年的挫折和磨難,到2015年總算交付海空軍400多臺,目前尚無因發動機問題而墜毀的事故發生,總體性能和俄羅斯AL-31F發動機相當,可靠性稍高。

渦扇10

渦扇10問世之初,已經落後,無論是F-22、F-35還是蘇35的發動機都比它先進,殲20只能勉強用渦扇10過渡一下,等待渦扇15的問世。

渦扇15“峨眉”三維矢量渦扇發動機目標就是裝備殲20,它寄託著中國發動機工業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希望,研製完成的時間節點是2020年。

早在1995年,俄羅斯因為雅克141垂直起降戰鬥機下馬,配套的R-79發動機無用武之地,且經濟困難,我國乘機購買了R-79全套設計圖紙和資料,以及生產設備及資料,此後又購買了其矢量噴管技術和後續的R-179-300發動機技術,在此基礎上,開始研製渦扇15。

渦扇15據說最大推力可以到18噸,綜合技術水平可以進入世界頂級發動機的前三,希望渦扇15可以如期完成,裝備殲20。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渦扇9是8090年代從英國引進,渦扇十也就是在航展上扭屁股那個,應該成熟量產,其餘的13,15,17,18,19,20都是在雲裡霧裡,都是在網上傳來傳去,但估計沒有人見過,當然,見過的人可能因為是保密原因,也不會說。

所以,一般屌絲軍迷能有機會親眼見到服役的,就渦扇9和10。

但這次珠海航展,沒有哪位大神專門去瞅瞅,L15到底用了國產發動機了嗎?難道用的還是烏克蘭的AⅠ22225?一個用於出口及教練機,總不至於還要保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