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网络时代下带给孩子的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孩子思想太早熟,失去了孩子的童真,沉迷网络逃离现实世界,好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跳跃,因开发的早,有更好更特别的想法。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因此现在的小学生都不容小觑,他们有时候的想法比大人更新奇,老师家长都解决不了小学生的疑惑,这一点从小学生试卷,小学生写的作业上就能看出来,有时候他们坚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被判错了也会据理力争,找家长老师反馈。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11减4等于7”被判错误答案,家长怒气质问。

有这么一位小学生,一天哭着回去找妈妈,说自己的一道数学题明明没有错,却被老师打了叉,孩子义正言辞地问宝妈:“11减4不等于7吗?”家长一听孩子说的这并没有错啊,拿出试卷一看也觉得孩子的答案没有任何问题,那么“11减4等于7”究竟什么被老师判是错误答案呢?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家长心中疑惑,来到学校怒气质问老师,想给孩子讨回公道,老师看到孩子的答案,一脸淡定地解释道,这道数学题的目的不是靠考孩子的数学能力,而是思维方式,“教室里11盏灯,灭了4盏灯,还剩几盏?”,虽然灭了4盏灯,但是教室里灯的数量不变,而孩子没有弄懂提议,就单纯的一位是一道数学减法,所以被判错。

家长听了老师的话,才理解到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当时自己看题的时候,跟孩子一样也没有发现,也以为答案就是单纯的7盏灯,听过老师的解释家长有些羞愧难当,现在自己连小学数学题都教不了了,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题也变得有难度,而且很有深意,一般家长搞不懂,家长的错误理解,误导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一: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

家长错误的理解,会让孩子的思路跑偏,接力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偏离正轨,不适合应试教育,自然学习也不会好。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二:孩子要不太固执,要不没主见

家长错误的理解,还固执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像上述宝妈认为孩子的思维方式没错,帮孩子找到辩解,这会让在孩子今后的学习中变得固执,一味地按着自己的错误答案走下去。

而有的家长则是直接把自己额错误思想告诉孩子,孩子一直按着家长的想法去学习,去答题,去做作业,久而久之形成固有思维,会变得没有主见。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辅导孩子做作业,做习题?

一:松一下紧一下

教育孩子和谈恋爱有点像,不能太松懈,也不能太紧绷,就像放风筝一样,松一下紧一下。可以看着孩子做作业一段时间,规定几点之前必须写完,养成习惯后就让孩子自己去写作业学习,培养孩子自我学习意识。

二:不要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教孩子怎么做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育孩子也是,交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式,而是不是教孩子怎么去做一个特定的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没有创新能力。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三:控制情绪,多夸奖孩子

每次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总是非常暴躁,因为孩子的思维与成年人不同,一个简单的题做起来都非常费劲,因此父母被气到不行,不管怎么样,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禁止大吼大叫,多夸奖孩子,建立自信心。

“11减4等于7”被老师判错,孩子哭着找家长,家长怒气质问老师

你觉得上述“11减4等于7”的数学题有歧义吗?欢迎留言交流。

育儿寄语:

孩子有专属于自己的方式,家长老师都不应该破坏,抹杀孩子的创造力。我是一个萌娃控,和我一起关注儿童心理,一起解读成长的那些烦恼,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鸣,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