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的道台是几品官衔?


“道台”是一种尊称,和总督的“制台”、提督学政的“学台”“学宪”同理,并不是清朝的正式官职名称,清朝“道台”正式的官职名称是道员。清朝的道介于省、府之间,乾隆年间形成定制之后道员为正四品,略高于从四品的知府。如果将清朝的知府对应现在的地市级正职、也就是正厅局级,那么道员勉强算是高于正厅局级。但是,清朝的制度与现在完全不同,自从二品的巡抚往下、从四品的知府往上,涵盖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了三个等级!这其中还不包括地位尴尬的副省部级——从二品的布政使。而在现在,正省部级与正厅局级之间只相隔了副省部级一个等级。因此,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将道员与现在的副省部级划上等号。



将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实际上有些“勉为其难”了。清朝的行政区划和现在的区别并不太大,分为了省-府(含直隶州等)-县(含散州等)三级,大致对应现在的省-市(地级)-县(含县级市),各行政区面积与现在相比也只是略有出入,部分行政区甚至几乎完全重叠。虽然道下辖一府至数府不等,但是地位却颇为尴尬,既不能算一级虚设机关,又不能完全算作一级政府。大致有些类似于前些年的专区,差不多算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吧,道员大致有些类似于行署专员。但是,道员和行署专员又有所不同,行署专员只辖一个地级行政区,而道员却下辖一府至数府不等。而且,由于制度完全不同,其职权范围也是无法直接划等号的。



除此之外,清朝的道员并不仅仅作为行政区领导存在,每省还有许多负责专项事务的道员,如管理粮政的粮道、管理河务的河道、管理盐务的盐驿道等等,这些人大致有些类似于现在职能厅、局的主官,但是其品级却要高于“地级行政区”主官知府。



实际上,清朝最初除了负责专项事务的道员之外,道员是作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职出现的,其职能主要是协助布政使、按察使分管具体事务。根据所隶属的部门不同,隶属布政使者为守道、隶属按察使者为巡道。清初的这类道员实际上只是省级机关的临时派遣,一道分管一府、甚至数道共管一府。后来由于制度的不断完善,每道开始下辖数府不等。渐渐地,守道、巡道由临时派遣变成了固定分管某一地域的官员,具体职权也日趋统一。于是,便形成了后来清朝普遍存在的行政区领导——道员。



说到底,道员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清朝交通、通讯的不便而形成的。作为分管一省财政、政法的“副省长”,面对幅员辽阔的辖区,布政使、按察使分身乏术、无法兼顾到全省众多府、直隶州等,于是便出现了道员,他们协助布政使、按察使分管一府至数府不等的具体事务,对布政使、按察使负责,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应当还是算作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一级政府。但是,自乾隆、嘉庆年间开始,清廷出于稀释权力和相互制衡的需要,赋予了道员更大的职权,甚至还赋予了很多道员密折奏事之权,道员的权力也开始日趋膨胀,俨然是如同一级政府一般的存在了,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了清亡。民国北洋政府继续保留了道这一行政区设置,用以取代清朝的府。北洋政府时期的道虽然仍旧名曰道,实际上就是与清朝的府和现在的地级市相似的一级行政区,早已不是清朝的那个道了。后来,随着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取消道这一行政区,道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农民工歪说历史


清代,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最初,道是总督巡抚的直接属官,甚至可由幕府人员出任,主要有粮道(后勤部主任)、兵备道(总督或巡抚的兵役主官),因此甚至高达到正二品。

随后清政府在巡抚下设道员,分两种,一是专业官员,如河道盐道茶道驿传道海关道,一般正从三品,相当于盐业茶叶总公司总经理,省防汛指挥部主任兼河流巡查等。

二是分守道分巡道。分守道就是省内片区监督者,辅助布政使(省长)管理1至4个府州的钱粮,督促农桑等。分巡道则协助按察使(省司法监察主官)巡查州府司法及行政行为,是监察官,一般正从四品。

后期,分守道与分巡道皆加上守备衔,合二为一,比如浙江的杭嘉湖道,管辖杭州嘉兴湖州三府,兼海防,驻地嘉兴。

乾隆时期,明确道的品级为正四品。嘉庆时期再明确规定,知府以下官员上奏朝廷必须有道的批转,因此,道成为省—府州厅之间的一个特殊派遣层级,类似解放初的省内片区,比如苏南皖北等。


四川達州


道台为正四品官员。

原则上,道台为正四品官员。但实际操作中却有特例,驻外道员中二品和三品的皆有。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的道员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

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作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而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


扩展资料

部分清朝官衔: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副将。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案察使,参将。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游击。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都司。


茗斯特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道台,是清帝国规章制度下一种特殊的存在,是帝国统治者更好的窥探国家走向的一种法宝。

道台,地方政府官职之一

道台的职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正四品。

在明帝国或者其他朝代,正四品已经是大了天的存在。只不过,清朝准许捐官,官场职务就大大缩水了。

通常情况下,道台是仅次于省官员职位、仅高于府官员的职位。只不过,一旦加上其他的官衔,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比如说:台湾兵备道,就是正三品官衔。

乾隆十八年,政府对道台进行了统一规划,明确了道台的职务和职能,以及在政府中担当的地位。

讲解起来极为繁琐,简而言之一句话:道台不局限于省或者府,在任何地方只要有需求都会有道台,比如说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等等等。

没错,这就是事实

前一段时间看古装剧有这么一个情节:道台给皇帝上了一封血折子。

当时觉得很好奇,但凡官员奏折,一般都层层审批、层层审核,落到皇帝手里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手,可是这个道台的折子好像直接给了皇帝。

细细翻阅了下:乾隆、嘉庆年间,准许道台上密折。

何为密折?可以这样理解:全天下只有你和皇帝知道折子里有什么东西,其他人无从查阅。

这样的权力,在明朝也有,我们习惯称之为:锦衣卫。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就是最开始提到的那句:清廷捐官日益严重,官员腐败也越发猖狂,必须有一个杀手锏让皇帝知道官员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道台的职务,完全是帝国统治着与帝国管理者博弈出来的结果。


趣谈唐宋元明清


道台官阶不定,一般是正四品,也有二品、三品。

道台是省(巡抚)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朝还设有管粮食的"道"、管河道、河工的"道",以及"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


跪射俑


道台为正四品官员。

原则上,道台为正四品官员。但实际操作中却有特例,驻外道员中二品和三品的皆有。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的道员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

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作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而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