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開國功臣藍玉說了哪句話,導致了朱元璋枉殺15000多人呢?

貓眼觀史


藍玉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又是皇親國戚。

他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標的岳父,所以太子也要隨太子妃叫他一聲舅父,同時他的女兒又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地位是尊貴無比了。

可是這樣一個人的結局卻是很悲慘的,藍玉被剝皮實草滅族,受他牽連致死的都還有一萬五千多人,就連嫁給蜀王朱椿的王妃都被朱元璋賜死了,可以說是趕盡殺絕了,不留任何餘地,為什麼朱元璋對他這麼狠了?

藍玉說過“上疑我矣”這話,意思是說朱元璋不信任他,但是要是因為一句話被殺還是不可能的,朱元璋給他定的是謀反罪。

其實應該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朱元璋殺他的最主要原因是朱標病逝了,朱元璋要給年幼的皇太孫朱允炆掃清登基的道路了。

藍玉在初期其實沒有受到重用,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分封功臣,一共封了6位公爵和28位侯爵,而藍玉當時卻連侯爵都不是,但是常遇春常常在朱元璋面前誇他,加上他也英勇善戰,最後才得到朱元璋重用了。

洪武五年,藍玉在雁門關外的野馬川之戰中,擊敗了元朝的名將擴闊帖木兒;洪武十二年,又和沐英征討西蕃得勝歸來,朱元璋對他是另眼相看了,覺得這個人數次立下大功,還真的是個人才了。

朱元璋封了藍玉為永昌侯,

藍玉終於也躋身侯爵之列,從此得重用。

藍玉是太子朱標的擁護者,因為他和朱標是親戚,加上朱標也的確有才能,所以兩個人關係很好,藍玉一直不喜歡燕王朱棣,從蒙古班師回朝,還讓朱標提防朱棣這個人,說他有天子氣象,很可惜仁愛的朱標沒有聽。

但是藍玉這個人了不懂的低調,立了幾次大功之後,開始囂張跋扈了。

據說他認了上百個義子,有次和朱元璋談話的時候,還有幾個義子跟著,朱元璋喊這些人後退,這幾個人居然沒有退,直到藍玉喊退才退,朱元璋就不樂意了,因為藍玉這個時候居然比皇帝還有權威了。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帶兵15萬揮師北上,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元軍從此一蹶不振,不敢南下,藍玉此功勞可比肩衛青、李靖了。

可是他回來的時候,在喜峰關不等主將來開門,而是自己破關而入,態度可以說是囂張跋扈了,但是朱元璋還是沒有下令殺他,只是把原定封的梁國公改為涼國公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愛屋及烏選了皇太孫朱允炆做繼承人,這個時候藍玉就必須死了,為什麼這麼說了?

因為朱允炆這個時候還沒有18歲,在朱元璋看來,自己和朱標還能鎮住藍玉,可以讓藍玉給大明朝擋風雨立戰功,可是年幼的朱允炆就未必能鎮得住這個人了。

朱允炆年幼,藍玉又囂張跋扈,

所以朱元璋就殺了他去保護自己皇孫了。


湘西小木魚


朱元璋晚年搞的“藍玉案”,以謀反罪將戰功赫赫的功臣藍玉剝皮實草,被牽連誅殺的人數達到一萬五千人,這些人因為藍玉說了一句“上疑我矣”而被牽連其中。


為什麼說因為這句導致朱元璋殺了這麼多人?原因就是藍玉從這句話開始,就有了一系列的動作。

一代將星藍玉橫空出世

藍玉是明朝非常出名的將領,是猛將常遇春的妻弟,不過在元末明初徐達、常遇春等名將在的時候,他的光芒顯現不出來,藍玉真正出名的戰役,是洪武二十一年,率領明朝十五萬兵馬向北征討的捕魚兒海戰役。

當時元順帝的孫子脫古思帖木兒即位後,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經常騷擾明朝的邊塞,朱元璋就點了藍玉去征討,藍玉帶著十五萬人馬雄赳赳氣昂昂的向北進軍,出大寧進軍慶州,探子報說元朝殘餘在百眼井,藍玉率軍趕到百眼井沒找到脫古思帖木兒,藍玉四處尋找元軍主力,可是依然一無所獲。


由於大漠氣侯問題和糧草問題,藍玉想要撤軍回去,定遠侯王弼勸他這樣一無所獲回去怎麼跟皇上交待,藍玉想想也是,於是命軍隊不要生煙火,並乘著夜色趕到捕魚兒海南邊,在那裡發現了敵蹤,藍玉命王弼為前鋒,偷偷逼近敵營,當時大風揚起沙塵,能見度很低,元軍以為明軍缺少糧草不敢深入,也未加防備,王弼率軍衝至元軍營前,元軍倉促應戰,被明軍大敗,只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率幾十騎逃脫。

藍玉此戰俘獲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後要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餘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還有寶璽、符敕、金銀印信,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焚燬甲仗無數,這一戰元朝殘餘遭到毀滅性打擊,至此基本上已經瓦解。

朱元璋聽聞大喜,下詔獎勵慰勞,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可以說藍玉此時達到了人生巔峰,也是藍玉隕落的開始。

居功自傲的藍玉開啟了作死模式

藍玉是朱標太子妃的舅舅,自然站在朱標這邊,朱元璋對屢立戰功的藍玉也是優禮有加,不過藍玉為人行事卻越來越跋扈,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剝皮實草的結局。

藍玉仗著軍功,在夜間來到喜峰關口,守關的將領因為夜裡不準入關的規定,讓藍玉天亮再入關,藍玉居然縱兵毀關而入。

還有將俘獲的元主妃子侮辱,使得元妃自殺,私自蓄莊奴、假子數千人,霸佔民田,御使去查問還被他打,朱元璋請他吃飯,藍玉舉止也是傲慢無禮,軍中將士的任免也是藍玉說了算,在西征回來後不滿自己只被封為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卻給了馮勝和傅友德,頗多怨言。

最後發展到朱元璋對藍玉的上奏言事多不採納,藍玉看到朱元璋對他開始冷落,再加上他的親家葉昇在洪武二十四年牽連進胡黨案被殺,藍玉害怕葉昇說了對他不利的話,所以才有了“上疑我矣”的說法。

在懷疑朱元璋懷疑他的情況下,藍玉產生了自己遲早也要步入別人的後塵的擔憂,私下裡跟親信聊天的時候露出怨言,還會加上“趁早下手做一場”的言詞。這就跟李善長最終被牽連進胡黨案一樣,你知道胡惟庸要造反卻不說,就要殺!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年邁的他看到文弱的皇太孫朱允炆,想到藍玉的種種行為,朱允炆絕對無法駕馭藍玉這種人,於是在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後,開始了自胡黨案爆發後的又一輪大清洗,被藍黨案所牽連的幾乎是洪武三年之後崛起的新貴,幾乎拔掉藍玉以及他所有有聯繫的勢力。


歷史紅塵


這個也不是一句話被殺,是長期的問題,積累起來,使朱元璋起了殺心。


因戰功赫赫,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形同造反!朱元璋也沒處罰他。只是把他的梁國公的梁改成涼,用來警示他,但是他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操於他一人.這讓朱元璋心裡很不安!這時他開始考慮這些開國元勳,孫子能不能駕馭!所以藉著錦衣衛指揮 蔣瓛告發藍玉謀反,殺個徹底!其實我覺得這何嘗不是朱元璋暗中指使的,要不以當時錦衣衛剛剛轉型好的能力,還不敢私自告發如日中天的藍玉,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也只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後來由於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才開始將錦衣衛的職權無限擴大,一般來講,錦衣衛的工作只限於偵察各種情報、處理皇帝交付的案件。所以告發藍玉,是朱元璋指使的!




所以說藍玉和受他牽連而死的人不是一句話而死,是死在朱元璋對他的孫兒朱允炆的溺愛上!

私人意見!僅作參考!加我關注!可以留言!可以私信交流


胖胖看微小世界


因為一句話被殺?這恐怕有點太誇張了,藍玉的死是自己一步一步作出來的,朱元璋製造“藍玉案”也不是針對藍玉一個人,而是針對舊功臣集團,藍玉案一共牽連一萬五千餘人,其中有一公、十三侯、二伯,這些人加起來哪是藍玉可以比的。

如果非要找出藍玉說的最為致死的話,那就是"玉不樂居宋、穎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這句話著實有些過分,哪有自己向皇帝要官職的,你當皇宮是你家開的?這位藍將軍還曾經因為幾次向老朱提意見沒有被採納,說過“上疑我矣”,這些話放在一般的臣子和一般的皇帝身上自然是沒什麼,但是放在藍玉這樣功高震主的將軍和老朱這種極其擅長拆橋殺狗的人身上,那無疑就是要誅九族的罪名了,事情已經過去好多好多年了,我們現在應該關心的問題是,藍玉這樣對社稷有大功的人該不該死和老朱為什麼要殺他。

藍玉雖然南征北戰,立功無數,但是他本人的性格卻異常跋扈,在一次遠征蒙古回軍時夜抵喜峰關,要求守將開門,按照明朝的制度,晚上是不可能開門的,藍玉當下大怒,命令士兵攻城踏關而過,到這裡其實藍玉就已經很該死了,但是老朱卻表現出了出奇的剋制,僅僅是把他的封號從梁國公改成了涼國公,提醒他收斂一點,沒想到藍將軍更加跋扈了,不僅對百姓們作威作福,還騎在皇親國戚的頭上屙屎屙尿,逼死了元王的妃子,不過,就算是這樣,朱元璋還是忍了,只是把他叫過去說了兩句,藍玉自然是更加不高興了,數次口出狂言,表達了對自己的老上司朱元璋的不滿。

朱元璋是什麼人,他的手上沾滿了開國元勳的鮮血,區區一個藍玉還敢跟自己叫板,這真是屎盆子往腦袋上扣——死到臨頭了,給藍玉安了個造反的名義,全家老小一起上了刑場,朱元璋要殺藍玉,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的孫子能夠順利繼承皇位,“垂拱而治”,朝中沒有功高震主的武將,也沒有不聽話的文臣(因為被他打怕了),邊境有藩王守衛,也是萬無一失,大明江山真是鐵桶一塊,這是在是太棒了,可是他沒想到,最終造反的正是他最放心的兒子之一,燕王朱棣,當燕王起兵南下時,他的孫子才發現,那些能打仗的都被爺爺殺完了,當時他一定給老朱送了兩個字:呵呵。


漫威百科全書


藍玉見朱元璋乘輿經過,之後便指著說:“那個乘輿的人已經懷疑我了!”這句話一說出來,大禍臨門,錦衣衛密告朱元璋藍玉謀逆,說藍玉試圖與一些大臣合作,以圖謀反。


歲月神偷760


寵你的時候錯的也是對的,嫌你的時候什麼都是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