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常听人说:善书不择笔,意思是擅长书法的人不会去挑剔毛笔的好坏,不会因为笔的好坏而写不出好字。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以前学书法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说这句话。记得那时候是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用的是一支不知道什么笔庄产的大白云,软的出奇,我总觉得这支毛笔书写不够如意,写不出笔画方笔、转折以及钩挑的锋利感。于是我便给老师说了我的想法,老师捻须微笑着告诉我:善书不择笔!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从来都不会在意毛笔的好坏,你要慢慢领悟其中的妙义。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那时候学习书法,是真真带着一腔的热情,求知若渴,老师的话从来都是奉为金科玉律的。于是,老师的这句“善书不择笔”便在我心里扎了根,坚持用大白云写了一年的《玄秘塔》。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后来,随着学习书法的深入,书法理论知识也慢慢积累了些,我发现老师说的古人善书不择笔的书法其实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根据的。

古代关于“善书不择笔”的记载,较早见于《旧唐书》:

高宗以(裴)行俭工于草书,尝以绢素百卷,令行俭草书《文选》一部。帝览之,称善,赐帛五百段。行俭尝谓人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唯余及虞世南耳。”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又载,欧阳询能不择笔而书:

俗论云:善书不择笔,盖有所本,褚河南尝问虞永兴曰:“吾书孰如欧阳询?”虞曰:“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若此!”——(宋)陈槱《负暄野录》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另外,关于“善书不择笔”之语的记载在明人的笔记之中也有涉及:

余无字学,兼不好书,间有挟卷轴索余书者,逡巡引避。然遇佳纸笔入手,辄弄书数字,书后或弃去,独喜购佳纸笔。

或谓善书者不择笔纸,余曰:“此谓无可无不可者耳,下此惟务其可者。”——(明)陆树声《清暑笔谈》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裴行俭善草书,而褚遂良善楷书,点画精工,自然需要笔墨精工,二者没有可比性;陈槱《负暄野录》所记录的“善书不择纸笔“之语,也是“俗论云”;陆树声所载也并非是自己总结,只是

“或谓”,意思是他也是听别人说的。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由此可见,善书不择笔这一说法确实古来有之。但是奇怪的是,这句话并没有见诸于古代的书法理论经典著作中,并加以展开,而只是“俗论云”、“或谓”,这一点不由得引起我的怀疑:到底这句话是自古善书者的共识呢?还是一直流传于典籍之外的书法术语呢?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笔者以为,善书不择笔这种说法其实是存在着诸多前提的,如字体、风格、临创状态等。善书不择笔可以作为一种书法术语而存在,但必须要厘清它存在的前提与条件,不能单单理解为“善书就不择笔”。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首先,书写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毛笔的要求不同。如行书,若学习二王行书,则对毛笔的笔毫有一定的要求——总体上来说以硬毫或者弹性较好的兼毫为主。试想如果当年王羲之写《兰亭序》时身边没有鼠须笔,是否还会有“尽善尽美”的“天下第一行书”行世。当然,王羲之是善书者,即使使用羊毫笔也能写出经典之作,但那样的《兰亭序》恐怕是另一种味道吧!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如写草书,文征明一路的草书与王铎一路的草书风格差异极大,创作这两类风格的作品则需要用不同的毛笔。文征明草书线条洗练匀净,适合用狼毫、紫毫或者弹性较好的兼毫来表现;而王铎草书大开大合,用笔变幻莫测,并时有涨墨技巧,创作这类风格的作品则须用兼毫、羊毫等蓄墨性较好的毛笔。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其次,要根据临创状态来选择适合的笔。如处于临习模仿阶段,则需要根据所临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毛笔,如学米芾行书,则用弹性较好、锋颖较为尖挺的狼毫笔为佳,学黄庭坚行书,则兼毫长锋更合适,这是由他们书法的不同书写特点所决定。

如果处于创作状态,则不必刻意去选择毛笔,尊重书写的自然规律,自由挥运,充分表达性情,则作品往往有不经意间的难得妙趣。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最后,处在不同习字阶段的人对毛笔的要求不同。如果是“善书者”,书法功底较为深厚,则可以不必在意毛笔的好坏、软硬等;但是,如果你是初学者,那就一定注意毛笔的选择。因为初学者处在筑基阶段,如果毛笔选用不合适、不顺手,则很容易因为心手不畅而失去写字的乐趣、进而放弃学习。如让你用廉价的大白云来写魏碑,因为是羊毫,弹性本逊色于狼毫,如若再笔毫选材不佳,则很难顺手,也就无法写出魏碑方笔与骨力了,初学者不可不察。

善书不择笔?书法家说:这个锅我不背

关于善书不择笔,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亮出你的观点。

关注晓舟书法,关注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