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陕西国改渐入佳境 延长化建筹划吸收合并陕建股份

在经历控股股东变更及董监高换届后,延长化建(600248)资本运作步伐显著加快。1月2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陕建控股购买其持有的陕建股份99%股份,向陕建实业购买其持有的陕建股份1%股份,并吸收合并陕建股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12月31日召开的陕西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省属企业混改股改和上市全面发力的情况,其中就包括陕建股份完成股改。会议要求,未来要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

吸收合并陕建股份

根据重组交易各方签署的初步意向协议,延长化建拟与陕建控股、陕建实业进行换股吸收合并陕建股份,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股权交易价格由三方依据陕建股份经有权国资监管机关备案的评估值共同协商确定,发行股份的价格按有关规则规定由交易各方共同协商确定。

目前,具体交易方案尚未确定,仍在商讨论证中。但各方确认,在意向协议签署后,应积极履行意向协议约定的义务或工作,各方应给予其他方以必要的配合,争取早日签署有关本次重组的正式合作协议。

延长化建称,此次重组是经与有关各方论证和协商的结果。实际上,2019年6月底,陕西省国资委就着手筹划将延长集团持有的延长化建29%股权无偿划转至陕建控股,这也为重组埋下了伏笔。

2019年11月26日,延长化建收到陕建控股函件,确认上述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至此,延长化建的控股股东由延长集团变更为陕建控股,实际控制人仍为陕西省国资委。

天眼查数据显示,陕建股份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及配套,建筑构件、材料等。去年7月2日,陕建股份由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企业类型也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资料显示,陕建股份是陕建控股所属的核心企业,也是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9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个、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甲级设计资质17个,及海外经营权的省属大型国有综合企业集团,具有工程投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为一体的总承包能力。

陕建股份完成股改,各方期望颇高,将其看作实现整体上市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整合内部资源,与资本市场接轨获取资金支持。记者注意到,陕建控股、陕建股份董事长张义光曾透露,陕建已提出五年两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目标是建成千亿集团,第二步目标是到2022年,实现企业整体上市和进入世界500强。

通过重组实现陕建股份上市有一定的偶然性,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张义光曾表示,陕建已启动上市工作,且完成了IPO尽调,选聘的中介机构全部进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张义光当时的表态,陕建上市会考虑A股、H股等不同板块,且不排除借壳上市。

陕西国改频频出手

陕建股份、陕投能源等18户企业完成股改,这在陕西2019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中可圈可点,而围绕陕建股份的一系列股权划转及资产腾挪的模式颇具代表性。

记者了解到,2019年4月8日,陕建控股注册成立,由陕西省国资委全资持股;陕建股份的前身陕建集团原本也是陕西省国资委全资持股,但在陕建控股成立一个月后,陕建集团的出资人就变更为了陕建控股。2019年11月,陕建控股又完成对延长化建的直接控制。

2018年底,陕西省印发了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国有资本要向符合陕西省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国有经济的引领、支撑和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要加大监管企业整合重组力度,企业户数明显减少。

上述围绕陕建股份的一系列操作正好符合陕西三年行动方案所明确的“专业化整合”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底,陕建还完成了对能源化工工程施工力量的整合重组,并成立陕西建工能化工程集团。

此外,陕西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动作频频。近日,陕西省物流集团重组成立,此次重组充分整合发挥省属企业物流板块的资源、资金、市场等优势,构建大物流平台,并设定了打造西北第一、西部领先的千亿级全产业链一流现代物流服务企业的目标。

据陕西省国资委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陕旅集团重组陕体集团、农垦集团分立、健康医疗集团整合省属企业医疗机构、新物流集团组建已完成,延长集团增资扩股陕西燃气、陕建集团重组延长化建基本完成;省属企业的内外部专业化重组也在压茬推进。

从陕西省国资委的表态来看,2020年是省政府国资国企改革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省属企业改革攻坚的决胜期;针对省属企业的重组整合,提出了要对部分重点重组项目整合融合效果进行评估,真正实现“1+1>2”的聚合倍增效应。

2020年的重点工作方面,陕西省国资委提出,要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工作,要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在推进布局优化上下功夫,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上下功夫,在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专业能力上下功夫,在对标先进创建一流企业上下功夫。

一位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人士告诉记者,2019年,上海、深圳及沈阳三大综改试验区落地,地方国企也进入“因地制宜”的国企改革,同时,在一系列减税举措实施后,财政压力将倒逼国企改革实质落地进度或将进入“雨点大”阶段。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