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麦价格低,为什么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卖麦子?

小张话三农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都知道,我国在小麦收购市场执行的是托市收购政策,因此,每年粮食收购的时候,从企业包括经销商,都会参照国家的托市收购价格来制定自己的收购价格。比如,如果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是1.12元的话,那么企业收购会去掉运输、装运等收购费用约0.02元,然后因为水分、杂质、容重的不同,会进行一定的扣量扣价,这样,最终到农户手里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会低一些。

其次,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小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也和供需关系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新粮下来后,往往是农户集中卖粮的时间,由于大家都在这个时候卖粮,自然造成市场上供过于求,所以贸易商和企业在收购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提价竞购就能收到足够的粮源。当后期卖粮的少了,市场价格自然就会涨上来——这也是为何一旦农民卖完粮,粮价就涨的主因。

最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小农经济,导致粮食种植过度分散,农户卖粮时很难统一步调,粮价不高时,可能一个村里有四十户卖粮,但全国有近70万个村子,即使有一半的村子都是四十户卖粮,全国也有1400万户农民。

总而言之,目前粮价的高低和粮贩子的收购价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最终决定价格走势的依旧是市场因素占主导作用。


每日粮油


小麦价格低,为什么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卖麦子?

小麦的价格低,既表现在近两年国家连续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从2017年之前的三等1.18元/斤,已经下降到了2019年的1.12元/斤;也表现在粮贩子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价格更低,普遍要比托市收购价格每斤低5分钱以上,有的甚至每斤1毛左右。

截止目前,2019年产新麦正在收获上市,从产区了解情况看,基层收购价格多在1元/斤左右,大多在1.0-1.05元/斤,但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上市量的增多,价格在不断小幅下降。预计到6月份,主产省小麦托市收购将会陆续启动,各类收购主体如粮库、加工企业等入市收购,也会带动小麦市场价格逐渐企稳。其中,中南部如江苏、安徽、湖北及河南的中南部等地区,很可能会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那么小麦的收购价格也会稳定在1.12-1.14元/斤,测算农民的卖粮价格(非净粮)将在1.04-1.1元/斤。

众所周知,小麦的主要用途是口粮消费,即通过加工成面粉之后进入食品领域。在往年,农村几乎都有磨面的作坊,农民在卖粮上也会留一部分口粮。但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作坊几乎都没有了,农民大多也不再存粮,而是将小麦全部出售,用钱买面粉、馒头等,或者直接用小麦到面粉厂兑换。这或许就是粮贩子不愁收不到粮食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粮小咖


以我的家乡为例,现在很多农民收获到新麦之后,第一时间并不是将家里的小麦储存起来,而是尽快的卖给粮贩子及时变现,因为他们耗不起。

然后购买第二天或者是近期的车票,继续回到城市打工挣钱,为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继续拼搏,而不是守在家里,为了家里那总共才几千斤小麦的几分钱的涨幅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即便日后期小麦价格能够涨一毛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小麦收入增加几百块钱而已,而如果趁这个机会外出打工的话,能够获取的收益要远远抵着几百块钱高多。

粮贩子之所以不怕农民卖粮,主要还是由于他们更有实力,比农民更加耗得起。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家庭都有条件儿将自家的粮食储存到价格高涨的时候再卖,而且对于一般的农活而言,即便是有这样的时间,也缺乏这样的场所条件,而对于有储存条件的农民而言,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粮食身上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粮贩子在这种背景下,就好比是钻了空子一样,能够尽可能地将农村的生产量员吸纳到自己手下,然后储存起来,在行情较好,价格走高的时候卖掉并从中牟利。

简单来说,如果小麦收获之后不立马销售的话,农民肯定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说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而言,这就意味着浪费时间,而时间在当下就是金钱,很多农民为了守住这点儿粮食,在家不能外出务工的话,由此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很多农民为了尽快地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在小麦收获完毕不久,便将这些小麦全部出售给粮贩子。这也是农民在选择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取舍。

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朋友很难对复杂多变的小麦市场行情有所了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售自己的小麦卖家更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将自家的小麦出手的最合理时间,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粮食,放了很久,但是最终价格没有上涨的尴尬局面,与其这样的话,倒不如在小麦收获不久就把粮食全部卖掉,然后不耽误自己外出打工挣大钱。

农民缺乏抵御粮食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很多农民现在也不具备大规模储粮的条件和习惯,所以很多农民在粮食收获之后不久便会迫于经济压力,或者是储存压力而变卖自家的粮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不靠重量来作为主要的经济手段和增收途径,外出务工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的务农收入,成为农民朋友日常生活中以及经济的最主要来源,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农村老乡常年在家务工,大小麦收获之后不久便将家里的小麦全部出售,然后继续外出务工,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要比常年在家务工或者守着小麦价格上涨要更加的经济和划算。





钟情三农


小麦价格低,为什么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卖麦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小麦卖给谁价格更高,不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动态,只能被粮贩子或者市场牵着鼻子走。所以,在新麦上市后不久,很多人便听从周围乡亲的建议,以当地的市场价格出售自家的小麦,至于说自己当时低价卖出的麦子最终价格能够达到多少,粮贩子从中能够获利多少,这些都和农民朋友无关了。

第二,普通老百姓没有卖价更高的渠道。一般而言,新产小麦特别是优质麦非常受小麦临储收购以及用粮企业的欢迎,而且给出的价格还不低。可是一般的种粮农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渠道。比如当年国储收购价格较高的时候,农民朋友都去收购点门口排队,队伍甚至长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很多地区出现了“卖粮难”的情况,虽然这些年这一状况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但是农民想要高价卖粮依旧是非常的困难。

第三点就是很多农民等不及,时间不允许。大家都知道,现在真正还坚持在老家常年种地的农民比以前少了许多,而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他们乃至整个农村的最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所以,每年的麦收期间从工厂里请几天假,赶紧回家收麦,然后尽快卖掉变现,随后就购买车票尽快赶回城市上班,没时间和基层的粮食收购者扯皮。

说实话,现在很多农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新麦收获后不久便把家里的小麦卖给了粮贩子,而且价格都不是特别高,而粮贩子们经过储存,烘干或者其他工序,最终以低买高卖的方式卖掉这些从农民手里收购来的粮源,要么是以临储收购价格标准卖给国储收购库点,要么就是以市场够小的方式直接卖给用粮企业。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办法,这些所谓的粮食贸易中间商的最终卖价都是要明显高于普通老百姓的。反正现在种地也赚不了多少钱,对于很多每年还回家几天收麦的人而言,几亩地,几千斤小麦的产值算不上什么,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情结和对于家乡以及土地的眷恋把。


粮油市场报


小麦价格低,为什么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卖麦子,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实际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先从农民的角度来分析,农民收了麦子以后,为什么不论价格高低都会卖掉。

在以前,粮食产量很低的时候,农民收的粮食除了留够自己的口粮,几乎所剩不多,那时候种地的收入很低,农民种地只为了吃饱肚子;现在,农民种地,虽然利润微薄,但在种地之余,会到外面打工,并且麦子的产量很高,家里只会留下少量的麦子作为口粮,甚至有的农民觉得留作口粮麻烦,麦子一收下来,稍微凉晒一下,就会卖掉,他们不会在上面花费时间晾晒储存管理,有那个时间,到外面打工挣钱倒更合算。

所以,现在的农民收了麦子以后,只要有人收购,不论价格高低,都会及时的卖掉,很少储存起来,等着卖高价,或者不卖。

再从粮贩子的角度来分析他们为什么不怕农民不卖粮食。

粮贩子挣的是差价,虽然国家有小麦收购的最低价格,但那是对粮食企业说的,很少有农民直接把粮食卖到粮食收储企业,而是通过小贩子的收购,来卖粮食;这样一来,农民手中小麦价格的话语权,就掌握在粮贩子的手里。他们会根据小麦的含水量,品种,在计算出自己应得的利润后,给出农民小麦子的价格,一般会比国家收购价,低0.05-0.1元每斤;如果农民觉得价格低了,要求太高价格,他们干脆就不收购。但这样的农户很少,大多数的农户经过讨价还价后,粮贩子稍微给的价格高一点,就出售了。

其实,粮贩子还掌握了种麦子农民的心理:如果农民不及时的把收获的麦子卖掉,储存起来,不但需要花费时间,劳力来管理,并且这些小麦还会因为虫害,鼠害等原因减少重量,即便等到小麦涨价再买,涨价也是很少的;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涨价带来的利润,许多农民看到了这一点,粮贩子同样也看到了农民的心理,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农民不卖麦子。

农民不卖麦子,对粮贩子没有什么损失,但对自己却有损失。所以,粮贩子根本不担心农民不卖麦子。

同意我的股ANDIAN,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小麦价格低,为啥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买粮,

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人。最有发言权。最能感悟到做农民的艰难。农民,从小麦播种到收获。大概都有将近八九个月的时间。耕地,施肥,播种,冻灌,春灌,除草,打药,到收割等等环节,历时最长。土地,的确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土地上的农作物的收益,则是农民生活的最根本保障。

农民,除了家庭副业的一点微薄收入,再平时农闲打零工的收入,勉强的支撑全家人生活外,再无其他经济生活来源,所以,农民唯一把希望寄托在来年的农产品收入上。

在农村生活靠的就是黄土地。善良本份的农民再没有其他。可农民平时的家庭开支。也不是小数目,像孩子上学,农资,化肥,等基本都是靠借,或者信誉担保赊欠而来的,等到了小麦受获季节,除了自家家庭开支外,其他的开支。也来按约定给人家支付,虽然,农民不富裕。但善良守信诚实是农民天生的秉性。到了小麦收获季节了,那怕小麦价格低,砸锅卖铁也得卖,因为。他压不起价,丢不起人。为了生活,只能坼了东墙补西墙。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虽然,小麦价格低,可农民也得忍疼割爱,为了生活,他只能把小麦卖了,转换成人民币,而维持家庭的运转,盼了今年盼明年。一年又一年,日月轮回。无可奈何。


用户1389254


个人的拙见!物质因为人的需要而具有了价值,农民朋友种出的小麦,如果在自己的仓库里那只能作为口粮饱腹而已!但农民不是遗世独立的,他们也处在这个社会大分工的前提背景下。工业社会打破了小农的自给自足,他们的生活资料,以及这个社会发展延伸出来人的需求,农民靠自己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创造的价值最直接的就是粮食(包含小麦),拿自己创造的价值换取社会一般等价物(即钱)来购买自己需要物质和精神资料!这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需求!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现代农民大多除了种地之外有第二副业(虽然当前已经成为主业)但粮食的产量足够全家的吃食。剩余的粮食在储藏期过长后会有变质及品质变差的问题!农民首先就会想到将多余的口粮变卖!(因为第二年的口粮产量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会基本不会巨大的变动)。

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是谁来种地!谁来保护基本耕地!谁来保护几千年来最底层的农民!这是考验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危机,十几亿的人口,如果粮食出现危机!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秋雨愈寒


俗话说货卖当时不吃亏,即使小麦价格再低,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出于种种考虑还是要及时卖掉的,粮食贩子之所以不怕农民不卖麦子也是看准了商机的。

现在农民基本专业种地的不多了,大多数都是务工为主,种地为辅,所以小麦基本上也不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顶多算是一种副业了。管理上也都不怎么精耕细作了,对于粮食产量高低也多不是太在意,对于粮食价格也不在是斤斤计较了。对于务工为主的人小麦收割时也大多数都还要请假,不但假期有限,而且每天经济损失也都是要在100元以上,即使按照国家小麦保护价折算,也每天至少损失100斤小麦以上。再说,小麦刚收割,一般水分比较大,销售时比较压称,同时即避免了晾晒存储的麻烦,还减少了晾晒存储的损失于费用。加之现在家里留守的也多为老人小孩等,也更是不方便让他们去存储销售小麦的,因此大部分农民都是在小麦收割后不久,甚至直接田间收购后就销售了,虽然小麦价格方面比较低,些,但是出于自己其它方面的考虑来说大多数认为还都是很划算的。

对于粮食贩子而言,他们也更是看准了当前农民怕麻烦,不愿意在进行存储,同时也更没有充足时间 甚至能力去让自己小麦达到国家收购标准而卖个好价钱,因此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对于农民小麦价格则还会进行压质压价,而在销售时,又多会利用当前市场销售潜规则,甚至以次充好,混水摸鱼或里外勾结等获取较高小麦差价,加之商贩们又多有一定存储能力进而敏锐市场判断能力,因此更是会在农民集中出售时大量低价收购,高价时再择机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另外,农民销售小麦时还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加之上述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即使小麦收割后价格再低大部分也都还是要及时出售的,这也正是晾晒贩子不担心农民不卖麦子的主要原因。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今年的小麦保护价是1.12元/斤,小麦收购价格的波动范围在1.11-1.15元/斤之间。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为什么不会出现大涨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粮食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份饮食消费,可以说粮食的地位是仅次于空气。粮食在我们人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类的生存是需要粮食来支撑的。

如果粮食的批发价格上涨幅度大,同时又有中间商利润、搬运人工等成本。而最终小麦销售给消费者的价格会更高。我们每天都会消费一定的粮食量。如果粮食价格太高,很多家庭是消费不起的。


这时候可能会有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都会回家乡种植粮食吧。如果粮食市场过于饱满的话,粮食价格就会急骤下跌,然后就会出现滞销的情况。而农民在短时间内又消化不完大量的粮食,粮食在储存时又会损耗,如果不卖粮食又没有经济收入,这时候就会浪费粮食和影响农民生活质量。这样就会有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粮食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所以每年都有粮食的保护最低价格。

小麦价格低,为什么粮食贩子不怕农民不卖麦子吗?

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种植粮食为收入,今年小麦的国家保护价格是1.12元1斤。而那些主产小麦区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都是以大规模种植小麦,所以按总收购量来算的话,这个价钱还是不错的。农民还是会得到不错的利润。而且储存小麦时间越长,就会损耗更多小麦,农民损失更重。

农民大规模的种植小麦,就是为了卖小麦赚钱,基本上每年的小麦批发价格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农民种植小麦就是为了卖小麦赚钱。而且有一些家庭是世代农民。他们以种植小麦为经济来源,可以说种植小麦是他们的事业。



农民不卖小麦的原因,除非他种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自给自足。

举个例子,广西受非洲猪瘟影响。猪价低到惨不忍睹,难道养殖户会不卖生猪,然后把猪供着,留着自己吃吗?


三农天地


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价格持续走低,为何粮贩不怕农民朋友不种或者不卖呢?原因可归纳如下:1、不管价格再低,农民朋友会照样种地种麦,这就是农民朋友的土地情结,就是说农民朋友对土地是有感情的。见不得土地荒芜。2、中国几千年来,历史证明,我们什么都可以缺,但是不能缺粮,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价格再低,还是会种粮食。3、不管价格再低,我们农民朋友哪怕不赚钱,粮贩子还是会赚到自己的钱,哪怕利润低一点,粮贩子通过自己的渠道,手段照样能生存下去。4、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物流环节是最赚钱的一个环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