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足這地方就是石刻之鄉,九張老照片,真實反映1980年的渝西生活


大足區位於重慶市西部,是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的組成部分。晚唐至兩宋近400年間,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所在地,為川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大足區境,夏商周時屬巴國,秦屬巴郡,漢屬益州巴郡墊江縣。東晉、南北朝時期,先後屬梁州巴郡墊江縣、宕渠縣、合州墊江郡石鏡縣、普安郡永康縣。隋代,大足東北部為涪州石鏡縣地,西南部為資陽郡隆康縣地。唐朝,大足東北部先後為合州石鏡縣、銅梁縣、巴川縣地,西南部為普州隆康縣地。

乾元元年正式建縣,以境內有大足川而得名,隸屬於昌州。大曆六年,張朝、 楊楙作亂,昌州州治被焚,撤昌州。大曆十年,西川節度使崔寧奏準復置昌州,“以鎮僚夷”,昌州州治移到靜南縣。光啟元年,昌州州治又遷移到大足縣。景福元年,撤靜南縣,雙橋境域歸屬大足縣。


宋朝,大足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元代,至元十七年併入合州。明朝,洪武四年復置;洪武十年改屬重慶府;嘉靖四十四年蔡伯貫起義,建國號“大唐”,號“大寶”。清康熙元年併入榮昌縣。1728年復置大足縣。

1674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周,“全川悉陷”。1678年至1680年間,雙橋境域為吳三桂佔據。清末民初屬重慶府、川東道。清光緒年間,餘棟臣三打教堂,兩次起義反洋教。1911年張桂山組織保路同志軍進縣城,宣告大足獨立,並攻克富順,被推為富順都督。

中華民國時期,先後屬重慶府、川東道;1935年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解放後,先後隸川東行署區璧山專區、四川省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7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從大足縣劃出置雙橋區,隸重慶市。 1983年永川地區撤銷隸重慶市。1997年重慶市恢復中央直轄市後,仍隸重慶。


大足石刻是位於中國西南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迄今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雕像五萬餘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大足石刻始鑿於公元七世紀的初唐時期,在九至十三世紀的兩宋時期達到鼎盛。

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徵,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早期的“廟宇殿堂”式結構,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灣造像全都裸露在外,與山崖連成一片,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感覺。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約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